诗文 | 《风赋》 |
释义 | 《风赋》《风赋》 辞赋篇名。战国宋玉作。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赋)》、 《智(赋)》,宋玉《风(赋)》……,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唐吕向说:“时襄王骄奢,故宋玉作此赋以讽之。”(《文选·风赋》题注)明陈第《屈宋古音义》说:“夫风岂有雌雄?人自雌雄耳。以雌雄之人而当天风之飘飒,判乎欣喜悲威之不相侔也,则谓风有雌雄亦可。……人君苟知此意,则加志穷民,又乌能已。”近人林纾《古文辞类纂》说:“虽名为赋,直讽谕耳。雄雌对举而言。对庶人言雌风,对王不斥言雄风,但曰‘大王之风’,不敢以雄雌比并也。‘雄风’二字于间杂中出之,不留痕迹,自是运用妙处。直到结束,始指出雌风”;“通篇斥王不能苏民之困,自飨兰台之乐。风一也,入高爽之处,则愈病析醒;入于瓮牖之间,则生病造热。盖借风以斥楚王之不恤民隐。然言之无迹,但以贵贱共乐相形,盖善于谲谏也。”今人汤章平撰文《〈风赋)是‘讽谏’之作吗?》则认为:此篇是阿谀奉承之作,没有丝毫的讽谏意义,在思想上应予以否定。今人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辨析说:“这不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作品中把雄风和雌风加以强烈的对比,并分别描写其不同情状,这分明是引起楚王的注意,说明楚国存在着贫富不均的现象,楚王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而贫民则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描写难道没有讽谏意义,仅仅是为了奉承楚王?……《风赋》是有思想意义的,决非歌功颂德之作。”然今人刘大杰、游国恩等在其所著文学史中,皆认为此篇并非宋玉所作。理由如次:一、行文是散文赋体,这在宋玉的时代尚难产生;二、格式是叙述宋玉与楚王的问答之辞,观其文气,显然是出于第三者的口吻。今多数研究者认为,此篇为宋玉所作。它通过宋玉与楚王对话的形式,把风分为“大王之风”与“庶人之风”即“雄风”与“雌风”。将两者进行对比描写,展示了宫廷生活的豪侈荒淫和庶人的贫穷悲惨,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现象,讽刺了楚王一味骄奢淫逸而不知体恤百姓的疾苦,反映了战国后期严重的阶级矛盾。在艺术方面,作者选用准确而生动的词语,传神地描写了风自形成、扩展到平息的过程,表现出细致地观察事物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能力;借风喻事,把雄、雌二风分别从属于君王和百姓,形成了强烈对比,讽谏有力;语言上韵散相间、参差错落,词藻华赡,善于铺陈夸饰。明陈第《屈宋古音义》评道:“宋玉之作,纤丽而新,悲痛而婉,体制颇沿于其师,风谏有补于其国,亦屈原之流亚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