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题长林丰草图》 |
释义 | 《题长林丰草图》李流芳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 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李流芳(1575—1629),明书画家、诗人。字长蘅,又字茂宰,号檀园、香海、泡庵、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居嘉定、常熟。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曾“举南畿”,再试不第,遂绝意功名。擅画山水,学黄公望、吴镇,风格峻爽流畅。与王时敏、王鉴、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有“画中九友”之称。亦工书,学苏轼。又精镌印,与何雪渔齐名。诗风清新自然,著有《檀园集》、 《西湖卧游图题跋》等。传世画作有《长林丰草图》、《山居读易图》、 《仿黄公望山水图》、 《吴中十景册》等。 《长林丰草图》所画为作者隐居的理想境界。图为纸本着色立轴,下部近景画疏林茅舍,屋中一长者作怡然自得之状,屋周翠竹森森。中景湖面开阔,水草丰茂,可见风帆。远景青山朗秀,天宇晴明。全图一派江南水乡秀丽景色。 题画诗抒写作者挂冠隐居的思想。神武门,在建康(今南京),为宫之西门。南朝宋陶弘景于永明十年(492),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即此门。宋苏轼《再送蒋颖叔帅熙河》诗云: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题画诗首句即用此典,意谓自己要学陶弘景那样挂冠归隐。次句紧接着说,为了能有一个宁静的隐居之所,便先要到渭水之南,去寻找一个长满竹子的幽僻村庄来。 “水竹渭南村”五字中,隐舍两个典故。一个是姜太公吕尚隐居渭水边、直钩垂钓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另一个是渭川千亩竹的典故。 《史记·货殖列传》载,汉人谓有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清郑板桥《为马秋玉画扇》云: “渭川千亩,淇泉绿竹,西北且然,况潇湘云梦之间、洞庭青草之外,何在非水?何在非竹也?”郑板桥虽在李流芳之后,但他认为江南水乡,何处无竹,更是隐居的理想之所。这意思可启发我们正确理解这首题画诗。李流芳在这句诗中,合用两个典故,也是指江南水乡有竹有水的理想隐居之地,并不是真的要到渭南去找。如此活用典故,使诗句的艺术性增强了。 第三句中“斩楼兰剑”的典故,原指汉武帝欲通西域,因楼兰国当道,而派傅介子刺杀楼兰国王的故事。唐诗中则常用来表示出征塞外、杀敌立功的意思。如李白《塞下曲》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第四句中“买得黄牛”则是活用苏轼诗中“卖剑买牛吾欲老”的意思,并与上句典故相连。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是说,宁愿弃官不做,归隐躬耕,教育子孙。深层的意思却有大材小用、怀才不遇的牢骚在,这只要细味“却将”、 “买得”两词的语气便能知道。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