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本世纪正好两岁……”》 |
释义 | 《“本世纪正好两岁……”》《“本世纪正好两岁……”》 雨果
本世纪正好两岁②! 罗马替代斯巴达③, 拿破仑脱颖而出,外表却是波拿巴④, 首席执政的冠冕可已经显得太小, 多处已经被戳破,露出皇帝的头角。 这时候在贝桑松,一座西班牙古城, 有个布列塔尼和洛林的孩子诞生⑤, 他像颗种子被风一刮,就落地安身, 孩子脸上无色,嘴中无声,眼中无神。 简直是一个怪物,这样萎弱和羸瘦, 人人见了都摇头,只有母亲肯收留; 颈脖又东倒西歪,细得像芦苇一般, 无奈只好一边做棺材,一边做摇篮。 这个已被命运从大书上勾掉名字, 这个甚至连明天都活不成的孩子, 就是我。 我有一天,也许会对你讲明, 对我刚刚出世就注定夭折的生命, 她倾注多少乳汁,多少祝愿和关心, 给我两次生命的,是我固执的母亲。 天使脚边拖着的三个儿子都很小⑥, 母亲在播撒爱情,可从不计较多少! 啊! 慈母的爱情啊,人人不忘的春晖! 是大家都有的面包,但由神仙分配! 是父亲家的餐桌,饭菜已摆得丰盈, 人人都各有一份,都吃得高高兴兴。 有朝一日,我成了老头,喜欢闲聊, 外面的夜色沉沉,我说个没完没了: 皇帝所到处,世界跟着他地覆天翻, 威风凛凛的命运,真使人心惊胆战, 毫不费力地把我挟走,如狂风呼啸, 将我的童年随风在各处颠簸飘摇。 因为,当北风吹起阵阵急速的波澜, 骚动的大海,不问大船有三层甲板, 不问岸边飘下的树叶是又轻又小, 都一一卷进浪涛,一起翻滚和咆哮! 现在,我虽然年轻,却有严峻的考验, 我思绪纷繁,额前有条条皱纹出现, 皱纹里深深印着许许多多的回忆, 其中还看得到我已往的不少经历。 要知道,不少老人头发已秃得光光, 他们都心灰意冷,他们都饱经沧桑, 要是有人见我心灵像浪中的深渊, 是个住满了形形色色思想的大院, 看到我不断挣扎,看到我苦难尝遍, 谎言像虫蛀的果子,对我百般欺骗, 看到我虽是未来向我微笑的年华, 看到我内心的书每页都密密麻麻, 看到我大好时光已一去不复再来, 看到我喜怒哀乐,会吓得脸色发白! 如有思想和歌曲从我的胸中飞升, 思想能有人附和,而歌曲有人应声; 如果,我喜欢借助嬉笑怒骂的小说, 作为藏匿爱情和痛苦的某个场所; 如果我驰骋想象,动摇了当今舞台, 如果在为数不多的有识之士看来, 我会是与我同声相应,并借我声音 向人民说话的人相互争斗的原因; 如果我的头颅是点燃思想的火炉, 炼出青铜的诗句,不断地翻腾飞舞, 加上节奏像铸模一般的奇妙无穷。 炼出的诗行张开翅膀,就飞向天空; 这是因为:爱情和坟墓,光荣和生命, 后浪推着前浪的波涛在奔流不停, 任何声息和闪光,也不论是凶是吉, 都使我水晶的心闪耀和颤抖不已! 崇敬的上帝把我铿锵作响的灵魂, 如同一个响亮的回声,放进了乾坤! 再说,我已度过的苦日子光明磊落, 我如不知道去向,我知道来的线索。 党派之间的纷争,可真是如火如荼, 我灵魂虽被触动,却没有受到玷污, 我心中没有污秽,所以也没有污泥, 风吹草动时来搅乱我明澈的心底! 我曾经歌唱,现在,我要聆听和思考, 我为下野的皇帝暗中把庙堂建造, 我爱自由,是因为自由已开花结果, 我爱国王,是因为他不幸失去王座, 我忠于父母的血,它在我身上流淌, 我父亲是个老兵,母亲是个保王党! (程曾厚 译) 【注释】 ①圣约翰:英格兰贵族世家。 引语源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 ②雨果生于1802年2月26日。 ③罗马:指罗马帝国的政制,象征拿破仑帝国时代。斯巴达:是古希腊的城邦,象征法兰西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政体。 ④1799年拿破仑为首执政,1802年为终身执政,1804年称帝。拿破仑是名,波拿巴是姓。法国人社会上用姓,但帝王用名。所以称帝前只是波拿巴将军,称帝后为拿破仑皇帝。 ⑤贝桑松、布列塔尼和格林:分别为雨果及其父亲、母亲的出生地。16到17世纪,贝桑松一度被西班牙占领。⑥雨果母亲生有三子,即阿贝尔、欧仁和维克多,雨果是幼子。 【赏析】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雨果的自传。开篇处,诗人将自己的出身时间和地点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将自己比作一颗种子,“被风一刮,就落地安身”。这不是一颗强健的种子,“孩子脸上无色,嘴中无声,眼中无神”,“颈脖又东倒西歪,细得像芦苇一般”,当“人人见了都摇头”的时候,“只有母亲肯收留”。在诗人眼里,是他那“固执的母亲”,给了他“两次生命”,“慈母的爱情啊,人人不忘的春晖!是大家都有的面包,但由神仙分配!”命运赐予他这一位“播撒爱情”的慈母,随后又将他挟走,卷入狂澜,在命运的风浪之中,人显得多么无能为力,“因为当北风吹起阵阵急速的波澜,骚动的大海,不问大船有三层甲板,不问岸边飘下的树叶是又轻又小,都一一卷进浪涛,一起翻滚和咆哮!” 诗人在童年时期,就跟着父亲随军辗转于欧洲各地,亲身体验到“皇帝所到处,世界跟着他地覆天翻”,动荡不安的生活,使得他“虽然年轻,却有严峻的考验”,使他“思绪纷繁”,“心灵像浪中的深渊,是个住满了形形色色思想的大院”,“内心的书每页都密密麻麻”,就这样,年轻的诗人,告别了自己天真幼稚的童年,步入了创作的时代。 诗人“弛骋想象,动摇了当今舞台”——1830年2月 《欧那尼》的上演,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坛,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获得了全面胜利。而对于诗人来说,这仅仅是创作的开端,诗人渴望着 “炼出青铜的诗句,不断地翻腾飞舞”,因为“崇敬的上帝把我铿锵作响的灵魂,如同一个响亮的回声,放进了乾坤!”这年轻诗人对自己未来所作的预言,也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和总结。 在艰苦的日子里,尽管社会动荡、党派纷争,但诗人的心灵“却没有受到玷污”,少年时代,他曾经歌唱,而今已步入而立之年,他开始“聆听和思考”,当诗人想到自由,想到自己身上流动着父母的血液,决心要为拿破仑这 “下野的皇帝暗中把庙堂建造。” 这首诗是1831年底发表的《秋叶集》的首篇。从内容上看,它展现了雨果直到青年时期以前的思想诞生和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它采用了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创作手法,其中开阔的想象力和奇妙的比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