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陌上郎 |
释义 | 陌上郎贺铸善于捕捉人类最敏感的共通心理,把人性中最易触发同情心的情绪寄之歌咏,炼出不少读之令人心酸泪落的好句子,如“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鹧鸪天》);“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惜余春》);这首《陌上郎》借“𫈐语”表达自己所要说的话,有推陈出新之功。 上片开端两句叙事写景,从字面上看,似写送别场面,其实不然。“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二句大笔挥洒,是送别场面的尾声。“西津”,西方之渡口,此泛指送别之地; “海鹘舟”,指轻捷如海鹘的船。在一派烟雨之中,那艘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径直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船的离去是为了赶路,自然是“径渡”,可是在别有心思的人的眼里,却又显得如此绝情而毫无留恋返顾。船是无情地离开了,但却留下“鸦轧如人语”。这一转折令人感叹,同时也猜测着这情意绵婉的𫈐声到底寄托着怎样的“人语”?这是词人杰出的艺术构思,省略了送者和行者的悲恸或决绝,而留下长长的“双𫈐”声声,蕴涵着富有深意的内容,留着给过片去展开。这样便达到蓄势而后发制人的艺术效果。 下片当是“双𫈐”的“人语”内容。 从苍茫的江雨图到岸边踟蹰留连的妻悲女啼,有一个明显的跳跃,这样看来,这番“𫈐声”化“人语”当是旁观者即词人的独白。这里化用两个典故,一个是刘向《列女传》中秋胡戏妻的故事。鲁人秋胡外出做官,五年乃归。途中见路旁采桑女有姿色,乃以金银诱之,遭到采桑女坚拒,不意回家后始知为其妻。这里借秋胡戏妻谴责那些用情不专,二三其德的男子。实际上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普遍悲剧。下句用民间传说,望夫石各地都有,其情亦大同小异,这里借望夫石颂赞同情那些纯朴坚贞,忠于爱情的妻子。词人将两个独立的故事合在一起,就造成极为强烈的对比效果。一般说来,封建社会中,女子作为男子的附庸,势必产生许多“痴心女子负心汉”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悲剧。然而,词人的特识和多情又对此时此地的这种离别做了具体的分析,“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或许,此女子自知丈夫对自己的薄行和抛弃随着“径去”的小船已成现实,可她哀哀怨怨地又以家中还有刚刚能扶着床沿走路的三岁女儿来进行再一次的劝谕,或许天真活泼的娇女能使丈夫有恻隐之心,回心转意,维护家庭不至于破裂。很显然,这退一步的设想已经十分可怜,诚挚委婉的倾诉语,富于震撼人心的伦理力量。即便丈夫为了女儿勉强苟合,妻子又何以得到幸福与安宁! 这首词以物拟人,以物语传人语,继承了民间诗词的传统手法,直露率真,以真性情和体贴关切的声口,表达了一段人生的辛酸与苦涩。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