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述志》 - 清·洪秀全 |
释义 | 《述志》 - 清·洪秀全清·洪秀全 手握乾坤杀伐权, 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 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 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飞龙定在天。 〔汉程偏〕汉程,原指天河之道。这里比喻清朝统治者邪恶无道。〔易象飞龙〕出自《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旧时认为,“飞龙在天”,是皇帝登基的征兆。 这首诗写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春,是洪秀全广州应试落第后所作。当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夜,清朝统治黑暗腐败,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至今读起来还虎虎有生气的好诗。 开头两句,诗人开口见胆,直抒宏伟志向,声称要做主宰天下的人。当时,主宰天地间生杀讨伐大权的是君主,而诗人直呼要亲手掌握乾坤杀伐之权,足见其胆量之大,勇气之足。句首一个“手”字,虽不奇特,却成功地把诗人气壮山河,蔑视清朝皇权的英雄气概表现了出来。不过,诗人要“手握乾坤杀伐权”的目的不在于自己的为所欲为,作威作福,而有着十分清楚的愿望,那就是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斩邪留正解民悬”。这一句,直抒诗人解除人民苦难的壮志豪情,于质朴中见高卓,平直中见精约。 在颔联和颈联里,诗人充分抒展了自己充满自信的战斗豪情。他自比“飞龙”,洞察四方,声震日月,舞爪飞腾,嫌云路太狭窄,施展身手,也不怕天河偏道。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了这条充满勃勃生气的飞龙,通过飞龙的“眼”、“声”、“爪”、“身”的雄姿,展现了一个雄才大略、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形象,气势磅礴,十分感人。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看到“风雷鼓舞三千浪”的形势,革命的风暴即将席卷全国,翻江倒海,在这样的形势下,他正好大展身手,夺取政权,实现自己的志向。正如他后来写的《龙潜》诗中所说:“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总之,全诗贯穿着与当时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的思想和激情,意境雄浑壮阔,语言坚如金石,掷地有声,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气概和宏大的抱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