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龙大海
释义

龙大海

·程麟·


龙大海,松江人,好拳棒,身躯雄伟,貌状魁梧。胆量甚大,深山荒野之中,独来独往,虽夜半亦不之怯也。一夕肩负铁尺,独行于茶山之旁。繁星满天,新月将坠,四面俱无村落,而剪径者藏大树下。见龙彳亍而来,遽作当头棒喝之状。龙未及提防,忽闻飕的一声,树叶皆响,知有异,急拔铁尺拒之。用力太猛,棒竟落地下,其人骇极欲逸。龙前持其背曰:“余能前知,尔安得犯余。今逢余于此,是尔罪恶贯盈也。”其人叩头乞命。龙曰:“命绝于尔手者,谅不乏人。余今为众姓除暴,若贷尔,是逆天也。”遂置其人于死地。席地稍息,俄见一人冉冉来。向龙低声问曰:“着手乎?着手乎?”龙怒甚,披其颊。即抱头鼠窜而去。盖剪径者之父,在家候久,冀子得重物,顷来盖接应也。龙起行十余里,登大道。而死者之父自知理屈,不敢报官,竟暗自收殓。自是行经该处者,莫不称扬其善。

[选自《此中人语》]

●●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写龙大海勇斗剪径者,开篇却先写龙大海的爱好、外貌与胆量。看似闲笔,其实不然。试想,如果不是他胆大、体壮,又有一身武艺,能只身制服剪径者吗?这开头的几句描写,既塑造了人物形象的一个侧面。又为此后的中心事件做了铺垫。
接下来,便是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只见龙大海“彳亍而来”。彳亍,是走走停停的意思。作者用“彳亍”来形容人物的步态,是有深意的。虽只两个字,却写出了龙大海不只胆大,而且还很心细的性格特征——独自一人,夜行于“四面俱无村落”的茶山之旁,能不小心谨慎吗?作品这样写,仍然是对下文的一个铺垫。果然,有剪径者突然窜出。“忽闻”,表明事情来得突然;“急拔铁尺拒之”,显示了龙大海临危不惧的应变能力;“棒竟落地下”,是指剪径者的棒落地下,反衬出龙大海的勇武;“余能前知,尔安得犯余”,更是龙大海的心智与诙谐性格的体现。虽只三言两语,人物已形神毕现。
文艺理论家们说过,文学作品塑造人物,不仅要写他们做了什么,还要写他们怎么做的和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后者更能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小说中,剪径者“叩头乞命”,于是作者让龙大海讲了这样一番话:“命绝于尔手者,谅不乏人。余今为众除暴,若贷尔,是逆天也。”贷,是饶恕的意思。义正词严,不肯饶恕剪径者,表现了龙大海疾恶如仇、为民除害的美好内心。至于对帮凶者,龙大海虽“怒甚”,却只是“披其颊”。这种依主从之别而定惩治轻重的行为,进一步表明,龙大海决不是一介武夫而矣。至此,他的形象完整地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
读这篇小说,不能不钦服作者的构思技巧与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小说开头“繁星满天,新月将坠”句,是写景,又不仅是写景。它烘托了更深夜静的恐怖气氛,使得“深山荒野之中,独来独往,虽夜半亦不之怯也。”的龙大海也不得不“彳亍”而行;它还暗示天色的昏黑,使剪径者的父亲把龙大海误认为是自己的儿子一事,显得真实可信。这里,有限的语言借助于巧妙的构思,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再如,作品以“忽闻飕的一声,树叶皆响”,来形容剪径者落棒之狠、之速,从而反衬龙大海敏捷的反应与高强的武艺;以“叩头乞命”,来描画剪径者被擒后的丑态;以“低声问”“着手乎?着手乎?”,来表现剪径者之父“冀子得重物”的贪婪、急切心情,都极形象、生动,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显然,能达此境界,靠的是语言的高度精炼、准确及丰富的表现力。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