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食鲐
释义

食鲐

司城子之圉人之子,食鯸鲐而死,弗哭。司城子问之曰:“父与子有爱乎?”曰:“何为其无爱也?”司城子曰:“然则尔之子死而弗哭,何也?”对曰:“臣闻之:死生有命,知命者不苟死。鯸鲐,毒鱼也。食之者死,夫人莫不知也。而必食以死,是为口腹而轻其生, 非人子也。是以弗哭。”司城子愀然叹曰: “好贿之毒, 其犹食鯸鲐乎?今之役役者,无非口腹之徒也,而不如圉人之弗哭子也, 甚矣!”

——《郁离子·牧豭》


【注释】
①司城子:人名。②圉(yu)人:古代掌管畜牧业的官。③鲐(hou tai):即河豚(tun),肉鲜美,唯肝脏、生殖腺及血液含有毒素,经处理后可食。④役役者:役役,轻黠貌。这里指狡诈奸滑、奔走钻营的人。
【意译】
司城子手下掌管畜牧业的官员的儿子吃河豚死,这位官员哭也不哭,司城子问道: “你们父子之间有感情么?”他回答: “怎么没有感情呢?”司城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你的儿子死了都不哭,是什么原因呢?”答曰:“我听说,死生有命,知命者不随便去死。河豚是毒鱼。吃它丧命,这是人人都晓得的道理,偏去吃河豚,这是为口腹而轻其生,这不是人的儿子。因此我不哭。”司城子感叹道:“好贿赂的毒害不就如同吃河豚么?当今那些投机取巧者,无非口腹之徒罢了, 竟不如这位官员不哭儿子, 太过分了。”
【解说】
历代寓言笑话和民间传说中关于吃河豚的故事并不鲜见,《食鲐》是其中一种。刘基的笔没有落在如何吃河豚上,而是写怎样看待吃河豚死去的人。这一角度有其独特之处,生者与死者又是父子关系,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了。明知河豚有毒却偏要食之,谗欲作为人的天性虽然有某种合理成份,但冒死吃河豚却是要不得的。而且这也不同于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敢。圉人对食鯸鲐而死的儿子并非没有父爱,但在他看来“为口腹而轻其生,非人子也”。圉人能超越父爱作出这样的解释和评论,应当说是不容易的。司城子由此受到启发,他耳闻目睹的“以口腹而轻其生”的故事,成为他抨击丑恶现象时的“喻体”。所谓“役役者”是指那些投机取巧、狡诈奸滑和善于钻营的人。明明知道此事不该为而偏要为之,或以身试法,这通常也是某种欲念的驱使。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篇寓言就是一个比喻:“今之役役者无非口腹之徒也。”
【相关名言】
人心不足蛇吞象。

——《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苏轼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