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事業轉銷耗,尚有漁者存熙熙。”詩句出處:《江湖散人歌》;是唐朝詩人陸龜蒙的作品。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發搔來蓬半垂。手提孤篁曳寒繭, 口誦太古滄浪詞。詞雲太古萬萬古,民性甚野無風期。 夜棲止與禽獸雜,獨自構架縱橫枝。因而稱曰有巢氏, 民共敬貴如君師。當時隻效烏鵲輩,豈是有意陳尊卑。 無端後聖穿鑿破,一派前導千流隨。多方惱亂元氣死, 日使文字生奸欺。聖人事業轉銷耗,尚有漁者存熙熙。 風波不獨困一士,凡百器具皆能施。罛疏滬腐鱸鱖脫, 止失檢馭無讒疵。人間所謂好男子,我見婦女留須眉。 奴顏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為狂癡。所以頭欲散, 不散弁峨巍。所以腰欲散,不散珮陸離。行散任之適, 坐散從傾欹;語散空谷應,笑散春雲披;衣散單復便, 食散酸咸宜;書散渾真草,酒散甘醇醨;屋散勢斜直, 樹散行參差;客散忘簪屨,禽散虛籠池。物外一以散, 中心散何疑?不共諸侯分邑裡,不與天子專隍陴。 靜則守桑柘,亂則逃妻兒。金鑣貝帶未嘗識, 白刃殺我窮生為。或聞蕃將負恩澤,號令鐵馬如風馳。 大君年小丞相少,當軸自請都旌旗。神鋒悉出羽林仗, 繢畫日月蟠龍螭。太宗基業甚牢固,小醜背叛當殲夷。 禁軍近自肅宗置,抑遏輔國爭雄雌。必然大段剪兇逆, 須召勁勇持軍麾。四方賊壘猶占地,死者暴骨生寒饑。 歸來輒擬荷鋤笠,詬吏已責租錢遲。興師十萬一日費, 不啻千金何以支。隻今利口且箕斂,何暇俯首哀惸嫠。 均荒補敗豈無術,佈在方冊撐頹隵。冰霜襦袴易反掌。 白面諸郎殊不知。江湖散人悲古道,悠悠幸寄羲皇傲。 官傢未議活蒼生,拜賜江湖散人號。
|
【註釋】:
聖:
①通達事理;事事精通;超越常人。《孟子·盡心下》:“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大而化之:既表現出瞭光輝,又能融會貫通。)②聖明;品德智慧極高的人。《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禮記·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聖明者,述作之謂也。”③對某門學問、技藝有很高成就的人。《抱樸子·辨問》:“善刻削之尤巧者則謂之木聖。”④神通。佚名《鎖齊天大聖》第二折:“奉上帝敕令,著吾神統領十萬天兵,與此妖魔鬥聖,走一遭去。”⑤封建時代稱帝王或與帝王有關的事物。《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聖人:
①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荀子·性惡》:“故~~者,人之所積而致也。”②指帝王。王建《宮詞》:“殿頭傳語金階遠,隻進詞來謝~~。”人事:
①人力所能及的事。《新五代史·伶官傳》:“盛衰天理,雖曰天命,豈非~~哉”。②人世間事。《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自君別我後,~~不可量。”③人為的動亂。《漢書·吳王濞傳》:“諸侯皆有背叛之意,~~極矣。”事:
①職位;職務;官職。《左傳·莊公十四年》:“吾皆許之上大夫之事。”②職業。《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噲(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沛:江蘇沛縣。)③事情。《論語·子路》:“言不順則事不成。”④變故;意外事故。《史記·刺客列傳》:“秦有荊軻之事。”蘇軾《徐州上皇帝書》:“今臣於無事之時,屢以盜賊為言……不然,事至而圖之,則已晚矣。”(圖:謀。)⑤實行;從事;做。《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⑥侍奉;服事。《左傳·隱公元年》:“欲與大叔,巨請事之 ”⑦從師求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⑧量詞。用於器物或衣服,相當於“件”。白居易《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管弦三兩事。”事業:
①事情的成就。《易·坤》:“而暢於四支,發於~~。”②重要的事務。《荀子·君道》:“故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無私人以官職~~,是何也?”業:
①古代懸鐘磬用的大木板。《詩經·周頌·有瞽》:“設業設虡(jù)。”(虡:懸鐘磬的木架。)②書寫用的木板。《禮記·玉藻》:“手執業,則投之。”③事業;功業。諸葛亮《草廬對》:“高祖因之以成帝業。”④職業。陶潛《桃花源記》:“武陵人捕魚為業。”⑤產業;傢業。《鹽鐵論·論誹》:“久喪以害生,厚葬以傷業。”⑥學業。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⑦創始。《史記·太史公自序》:“項梁業之,子羽接之。”⑧次序;次第。《國語·晉語四》:“信於事,則民從事有業。”⑨副詞。已經。袁枚《黃生借書說》:“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轉:
(一)①轉動。《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匪:非。)②轉運;用車運輸。《史記·項羽本紀》:“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③轉移;輾轉。《漢書·晁錯傳》:“往來轉徙,時至時去,此胡人之生業也。”(徙:遷移。)④改變方向或情勢。《莊子·田子方》:“千轉萬變而不窮。”⑤以舞伴歌。《淮南子·齊俗》:“古者歌樂而無轉。”⑥轉送。⑦舊時詩文結構章法的術語。⑧反而;反倒。《詩經·小雅·谷風》:“將安將樂,女轉棄予。”(女:你。予:我。)⑨愈益;漸趨。《宋書·王景文傳》:“吾逾忝轉深,足以致謗。”(逾忝:指蒙受過分的恩寵。)(二)zhuàn ①旋轉。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千巖萬轉路不定。”②量詞。相當於“回”、“次”。《木蘭辭》:“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策勛:記功。)銷:
①熔化金屬。《史記·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②熔化。《論衡·談天》:“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③除去;解除。魏源《籌河篇上》:“工員實用實銷,故工大而費省。”④消失;消滅;消散。《莊子·則陽》:“其聲銷,其志無窮。”耗:
(一)①虧損;消耗。《禮記·王制》:“用地小大,視年之豐耗。”《韓非子·孤憤》:“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傢。”②音信;消息。李商隱《即日》:“赤岺久無耗。”(赤岺:地名。)蘇軾《答周開祖》之一:“一路候問來耗。”③通“眊mào”。不明;昏亂。《漢書·景帝紀》:“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二)máo 盡;無。《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訖於孝武後元之年,靡有孑遺,耗矣。”尚:
①加在上面;超過。《詩經·齊風·著》:“尚之以瓊華乎而。”(瓊華:精美的玉。乎而:語氣詞。)②矜誇。《後漢書·張衡傳》:“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③尊崇;崇尚。《莊子·天道》:“鄉黨尚齒,行事尚賢。”④志趣;愛好。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夙抱丘壑尚,率性恣遊遨。”⑤古代特指娶帝王之女為妻。《新唐書·郭釗傳》:“其子仲詞尚饒陽公主。”⑥主管;特指帝王的私人事物。《淮南子·覽冥》:“夫瞽師庶女,位賤尚葈。”(尚葈:即典枲,掌管佈縷麻草之物。)《史記·呂太後本紀》:“襄平侯通尚符節。”(通:紀通,人名。)⑦副詞。尚且;還。《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為。”司馬遷《報任安書》:“如仆,尚何言哉!”有:
(一)①與“無”相對。1. 表示占有、具有、領有。《論語·公冶長》:“陳文子有馬十乘(shèng)。”(乘:四匹。)諸葛亮《草廬對》:“孫權據有江東。”2.表示存在。曹丕《雜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3. 表示發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②豐收。儲光羲《觀競渡》:“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④助詞。1. 多用於朝代名稱的前面。《詩經·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2. 用於形容詞前面。《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明星有爛。”(爛:燦爛。) (二)yòu 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漁:
①捕魚。《周易·系辭下》:“以佃以漁。”(佃:畋;打獵。)《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②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漢書·何並傳》:“以氣力漁食閭裡。”(閭裡:鄉裡。)者:
①代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②助詞。1.與動詞、形容詞或短語構成“者”字結構,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史記·項羽本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與數詞構成“者”字結構,指稱前邊的事物。《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3. 與時間名詞構成“者”字結構,相當於“……的時候”。《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並出。”4.用在名詞主語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史記·陳涉世傢》:“陳勝者,陽城人也。”5. 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戰國策·齊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語氣詞。用於句末,與疑問代詞“誰”、“何”等配合,表示疑問語氣。《史記·項羽本紀》:“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存:
①問候。《史記·魏公子列傳》:“而公子親數存之。”②存在;生存。范縝《神滅論》:“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③思念。王充《論衡·訂鬼》:“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熙:
①曝曬,使東西幹燥。盧諶《贈劉琨》:“仰熙丹崖,俯澡綠水。”(澡:洗。)②光明;明亮。曹植《七啟》:“熙天曜日。”③興盛。何晏《景福殿賦》:“重熙而累盛。”④和樂;喜悅。蔡邕《太尉喬玄碑陰》:“凡見公容貌,聞公聲音,莫不熙怡悅懌。”⑤嬉戲。後作“嬉”。《淮南子·俶真》:“鼓腹而熙。”熙熙:
安樂,快樂。韋應物《往富平傷懷》:“出門無所憂,返室亦~~。”熙:
①曝曬,使東西幹燥。盧諶《贈劉琨》:“仰熙丹崖,俯澡綠水。”(澡:洗。)②光明;明亮。曹植《七啟》:“熙天曜日。”③興盛。何晏《景福殿賦》:“重熙而累盛。”④和樂;喜悅。蔡邕《太尉喬玄碑陰》:“凡見公容貌,聞公聲音,莫不熙怡悅懌。”⑤嬉戲。後作“嬉”。《淮南子·俶真》:“鼓腹而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