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韩非子(战国) |
释义 | 韩非子(战国)作品简介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55篇,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所编而成。全书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也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这些寓言故事都很形象生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战国时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师从荀子,又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论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思想,他斥之为“蠹”——蛀虫。他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他最终在狱中自杀身亡。 韩非的文章很有特色。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例如严密的逻辑、细致的论述、清晰的条理等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喜欢把道理说得透彻,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如《五蠹》约有7000字)。因为他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韩非与庄周、孟轲、荀况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其代表作有《说难》、《五蠹》、《孤愤》、《八说》等。 入选教材作品 1。《智子疑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 2。《郑人买履》(语文出版社教材七年级上册) 3。《扁鹊见蔡桓公》(语文出版社教材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 4。《买椟还珠》(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 5。《滥竽充数》(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