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长:

(一)①长度;两端的距离。《考工记· 车人》:“车人为车,柯长三尺。”②长度大。与“短”相对。1.指空间。古乐府(木兰诗》:“北市买长鞭。”2.指时间。《韩非子·难一》:“矜伪不长,盖虚不久。”③巨大。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一定。济:渡。)④辽阔。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鸟飞不到吴天长。”⑤经常。张籍《猛虎行》:“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⑥长处;专长。韩愈《画记》:“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丛集众工人之所长。”⑦擅长。《三国志· 吴书·周瑜传》:“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二)zhǎng ①年龄大;辈分高。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②排行第一。《史记·李斯列传》:“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③首领;首长。《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牧:官名。)④生长;成长。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⑤抚养。《诗经· 小雅·蓼莪》:“长我育我。”⑥滋长。《诗经·小雅·巧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盟:盟誓。用:以。)⑦增进;增强。《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反:反省。)⑧提高。李白《与韩荆州书》:“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青萍:剑名。结绿:玉名。)

真:

①古称仙人为真。《楚辞·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②本性;本质。《庄子·齐物论》:“无益损乎其真。”③真实;真诚。《汉书·宣帝纪》:“使真伪毋相乱。”④真书,即汉字楷书。⑤副词。的确;实在。杜甫《莫相疑行》:“牙齿欲落真可惜。”

稽:

(一)①停留;迟延。陶潜《杂诗四首》之二:“时驶不可稽。”又迟延;拖延。《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②考查;核对。《周礼·天官·医师》:“医师掌医之政令……岁终,则稽其医事。”《墨子·节葬下》:“上稽之尧舜禹汤文武之道。”③计较;争论。《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yuè),则反唇而相稽。”(妇姑:婆媳。说:同“悦”。反唇:吵嘴。)④法则。《老子》第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稽古]考察古事。《晋书·裴頠(wěi)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 (二)qǐ[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节。两手及头碰到地面。《礼记· 曲礼下》:“再拜稽首。”《左传·宣公二年》:“稽首而对曰。”

首:

①头;脑袋。《楚辞 · 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挟:夹在腋下。秦弓:秦地出产良弓。惩:戒止;警戒。)《左传·襄公十四年》:“唯余马首是瞻。”②首领;统帅者。《周易·乾卦》:“见群龙无首,吉。”③开始;首先。《老子》第二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竟:终于。事:起义。)④第一。《汉书·匡衡传》:“孔子著之《孝经》首章,盖至德之本也。”⑤要领。《韩非子·心度》:“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胜:尽。)⑥伏首认罪或揭发。《汉书· 文三王传》:“置辞骄嫚,不首主令。”⑦向;朝着。司马迁《报任安书》:“然陵一呼劳军……北首争死敌。”(死敌:杀敌。)⑧量词。用于诗、文、歌曲等。《宋书·谢庄传》:“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

遍:

①普遍;全面。《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群黎:众庶;黎民。)《荀子·性恶》:“足可以遍行天下。”(足:脚。)②量词。表示次数,相当于“次”、“回”。《三国志· 魏书· 贾逵传》注引《魏略》:“最好《春秋左传》,乃为牧守,常自课读之,月常一遍。”

覆:

①翻倒;翻转。《荀子· 成相》:“前车已覆。”又覆没。《商君书·赏刑》:“战必覆人之军。”②倾倒;倒出。《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③遮盖;掩蔽;覆盖。《诗经·大雅·生民》:“鸟覆翼之。”④审察;审核;再次检验。《左传·定公四年》:“藏在周府,可覆视也。”又审问。《新唐书·刘祥道传》:“每覆大狱,必欷歔累叹。”⑤反;相反。《诗经·大雅·瞻印(yǎng)》:“人有民人,女覆夺之。”(女:通“汝”。)⑥重复。《后汉书·黄琼传》:“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门。”⑦回复。也作“复”。《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长老覆:‘恩王,止有两个在敝寺。’”⑧埋伏。《左传·隐公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⑨反而。《诗经·小雅·小旻》:“谋臧不从,不臧覆用。”

诸:

①众;各。《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伯姊:大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身率诸军攻祁山。”(身:亲自。)②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列子 · 汤问》:“投诸渤海之尾。”③介词。相当于“于”。《礼记·祭义》:“孝弟发诸朝廷。”(弟:同“悌”。)④“之乎”的合音。《左传·昭公八年》:“子闻诸?”(闻诸:闻之乎,听说过这件事情吗?)⑤助词。无义。《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居:助词。)

贤:

①有德行;有才能。《左传·隐公三年》:“先君以寡人为贤。”②指有才能的人。《谷梁传·文公六年》:“使仁者佐贤者。”(佐:辅助。)③优良;美善。韩愈《谢自然》:“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④胜过;超过。《墨子·公孟》:“知有贤于人,则可谓知乎?”⑤劳苦。《诗经·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⑥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⑦作第二人称的敬称。苏轼《李行中秀才醉眠亭》:“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⑧车毂贯穿的孔,在车辐内一端略大的称贤。《周礼·考工纪·轮人》:“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

修:

①修饰;装饰。《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②整治;治理。贾谊《过秦论》:“修守战之具。”③修建。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④编撰;著。《北史·序传》:“私为修撰。”⑤研习;修养。《礼记·大学》:“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左传·庄公八年》:“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姑:姑且。务:致力。时:时机。)⑥特指佛、道教徒修行。⑦长;高。曹植《洛神赋》:“修短合度。”⑧善;美好。张衡《西京赋》:“要绍修态。”

修行:

①美好的德行。《吕氏春秋·赞能》:“声问不知,~~不闻。”②遵行,实行。《汉书·严彭祖传》:“凡通经术,固当~~先王之道。”③学佛或学道。《晋书·艺术传》:“为性率达,不拘小检,~~者颇共疑之。”

行:

(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只:

①鸟一只;一只。《公羊传 ·僖公三十三年》“匹马只轮无反者。”(反:返。)《后汉书·王乔传》:“于是候鸟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罗:捕鸟网。舃:鞋。)②单数。《宋史·张洎传》:“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肃宗:指唐肃宗李亨。临朝:指坐朝问政。)

要:

(一)①要点;关键。《史记·太史公自序》:“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②重要的。《宋书 ·颜延之传》:“平生不喜见要人。”③需要;想要。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赌取声名不要钱。”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④概括之辞。相当于“总”。《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要之以仁义为本。”⑤简要。《荀子·王霸》:“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 (二)yāo ①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宋)建故有要脊痛。”②系于腰间或物体的中间一段。汉《冯绲碑》:“一要金紫。”(金:金印。紫:紫绶。)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纸)反卷如箸,以红线要之。”以上意义后来通作“腰”。③结约;约定。《国语·晋语三》:“以要晋国之成。”(成:和约。)《史记·孟尝君列传》:“令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fán)券书以捐之。”(富给:富有。燔:烧。券书:借据。捐:放弃。)④干求;求取;设法取得某人的信任和重用。《后汉书·窦融传》:“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庄子·应帝王》:“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有虞氏:指舜。)⑤要挟。《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谓献子曰:‘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哉?’”⑥半路拦截。《左传·襄公三年》:“吴人要而击之。”《后汉书·班超传》:“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⑦邀请。《南史·阮孝绪传》:“南平元襄王闻其名,致书要之,不赴。”⑧应和;符合。《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⑨下裙的腰。后写作“䙅”。 《诗经·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要:用如动词,缝衣腰。好人:美人。)

心:

①心脏。《淮南子·原道》:“心者,五脏之主也。”②通常指思维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③挂怀;关心。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两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乎其民者也。”(乎:于。)④中央;中心。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湖月生湖心。”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吕氏春秋·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尾中。”[心腹]1.要害之处。《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2. 亲信的人。

坚:

①坚固;坚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史记·陈涉世家》:“将军披坚执锐。”《吕氏春秋·任地》:“凡耕之道……坚者耕之。”(耕:用犁把土翻松。)②牢固;坚固。《孟子·梁惠王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梃:木棒。)③坚固的东西。《史记·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义:宋义自称。运策:运用谋略。)④坚强;强劲。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⑤坚定;不动摇。《战国策·魏策一》:“不敢坚战。”欧阳修《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及陛下坚不许辞,方敢受命。”


诗文 长真稽首,遍覆诸贤,修行只要心坚。
释义

长真稽首,遍覆诸贤,修行只要心坚。

“长真稽首,遍覆诸贤,修行只要心坚。”诗句出处:《神光灿一○首》;是元朝诗人谭处端的作品。

奔名逐利,爱欲牵缠,昏昏转转迷蒙。虚幻浮华,不觉暗易颜童。百岁云间电闪,限临头、那肯从容。不肯悟,到如斯悔懊,个个还同。速悟前途险路,早回头步步,却入仙宗。袍布青巾,结交霞友云朋。休外他搜密妙,认灵源、莲结丹红。趣真处,玩山头明月清风。

长真稽首,遍覆诸贤,修行只要心坚。战战兢兢,日上常恐生愆。淡素清贫柔弱,未安宁、休做词篇。真功行,在摧强挫锐,寂寞忘言。无则巡门乞化,对人前休骋,俊雅风颠。藏伏光辉,默默锻炼丹田。千朝功夫做就,这些儿暗里相传。功行满,跨祥云归去朝元。

处端稽首,上覆刘仙,一别悠忽三年。每遇临风对月,思渴高贤。忽尔遽承教字,方就审、法候安然。弟且喜,无劳齿录,存念绵绵。自愧尘缘未断,在磁洛两郡,且恁随缘。不果来期,希恕老拙无愆。首春即当拜觐,履高秋、颐素不宣。处端望,师兄通妙几前。

当初学道,迤入玄门,逍遥物外优游。占住庵儿,日夜不免寻求。殷勤来来往往,惹尘劳、怎悟真修。这踪迹,看何时功满,得赴瀛洲。瞥地廓然猛省,勘元初一点,有甚闲愁。落魄婪耽云水,恣访仙俦。有似开笼俊鹞,又还如解锁猿猴。我去也,把般般打破便休。

茫茫苦海,逐浪飘沦,痴如蜂蜜蛾灯。一向迷迷,妻妾儿女恩情。遭他恁般系绊,限临头、独赴泉冥。如省悟,弃浮华恩爱,处静修行。细细尘情疏减,渐栖心养气,隐迹埋名。淡饭粗衣,默默保炼灵明。迤而真人现也,向无中、金玉成形。大丹熟,这一灵真性,记记存存。

茫茫苦海,逐浪随波,便宜识取抽头。恩爱妻儿,都是宿世冤雠。因循浮华光景,把元阳、拖撒无休。限到也,看贤家着甚,计脱冥幽。不悟如斯**,骋机关日夜,计较贪求。顷刻轮回,千生万劫沈流。猛舍投玄入妙,免三涂、六道经游。早下手,与风人物外,结取朋俦。

劝人行善,自做修行,两般於道相宜。须避俗中乡土,且要相违。妙药沈*救护,更不择、贵贱高低。自然理,效陇西师父,戒行行持。修炼须凭猛志,似大川山岳,安稳无移。处行周圆,他日得处无为。云水逍遥自在,气神和、功行双齐。大丹熟,指蓬瀛稳路,携朵云归。

天堂地府,善恶由心,死生迷悟争先。悟舍家缘,忘心展手街前。淡素清贫柔弱,任云水、游历飘然。持坚志,守天长地久,永永绵绵。旧孽如将消尽,定圣贤玄妙,暗里相传。意净心清,自是宝结丹田。若有分毫故犯,返招殃、罪孽难言。如了了,赴蓬莱三岛,做个神仙。

修行门户,叙次通知,先须屏子休妻。猛舍尘情,寂寞潇洒相宜。无则街前展手,御寒时、纸布为衣。随缘过,守清贫柔弱,火灭心低。日用擒猿缚马,处无为清净,暗契真师。境灭心忘,神凝气结灵芝。得得逍遥自在,任诗词、劝诱愚迷。功行满,指蓬瀛路稳,跨朵云归。

赵仙入道,猛烈投玄,割除顿悟浮华。对境修持,不若火长莲花。予今诚言少付,遇戈矛、宽纳教他。若有病,便庵中如死,也莫还家。常效如斯坚志,管圣贤暗里,照鉴无差。火灭烟消,灵腑自吐黄芽。无私性停命住,意心清、玉结丹砂。功行满,赴蓬莱鹤引,彩仗云霞。

以上谭处端作品《神光灿》共10首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