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镜喻 |
释义 | 镜喻(《潜研堂文集》) 自古以来,将镜子作比来阐述道理的事例很多,角度亦各不相同。此文通过“镜”与“目”的关系来说理,颇令人深思。 眼睛在五官中是最具有光彩的。然而,不管眼睛多么明亮,它却不能见到自己的脸庞。如果不是借助于镜子,一个人永远无法真正看清自己的脸,镜子对于眼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辅助物。“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这是因为有些人“任目而恶镜”。作者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人自以为有目而弃镜不用,见到众人赞赏的美人还认为“美莫己若”,却不知“己面之黑子”,遂为左右窃笑,真是可悲! 作者列举的事固然不多发生,但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此的还少吗?许许多多人对于自身的不足没有清醒的认识,犹如文中的“客”看不到自己脸上的黑子。这些人对于旁观者提的意见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勃然大怒,甚至加以诬陷之罪,殊不知这些意见正如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身的缺点,以便不断改进,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就是这个道理。旁观者的眼睛和自己的眼睛之关系便如文中的“镜”与“目”之关系,理应以“镜”助“目”。文中的“客”以为镜子“好苦我”便是典型的不接受意见者的表现。 文章虽短,却以浅显的比喻说明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很有积极意义。古人尚且能有如此认识,更何况今人呢!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