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开拓封疆”汴梁城 |
释义 | “开拓封疆”汴梁城在辽阔平坦、一望无垠的豫东平原上,屹立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就是开封。据古地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远古时代这里河湖纵横,气候温和,伟大的黄河横贯此地,孕育了这里的古代文明。开封县万隆岗、尉氏县兴隆岗以及杞县竹林寺等地出土的陶器、石器,说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了。 春秋时代,开封成为城市。传说郑国国君郑庄公在此修建了一座储粮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开封由此而得名,距今已经两千七百多年了。开封历史上又称大梁、汴梁,曾是战国时代魏国、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与金的首都,号称“七朝都会”;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合称六大古都。长期的建都史,在开封城中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尤其是北宋时代的开封,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百万,商贾如云,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全世界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金灭北宋以后,于1214年迁都于汴京,使开封又成为金国首都。二十年后,金被元灭。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改道,从此以后,黄河严重威胁开封城,国家不得不花费巨大力量治理黄河。迄今仍存于开封市北门外辛庄回龙庙里的铁犀就是明代治理黄河水患的遗迹。 该铁犀俗称“铁牛”,明正统十一年(1446)五月,由当时河南、山西巡抚于谦督造。高2米许,体宽1米,通体乌黑,独角直指云霄。铁犀背部铭文云:“百炼玄金,溶为真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御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水怪潜形,冯夷敛迹。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雨顺风调,男耕女织。四时循序,百神效职……”。铭文赞颂灵犀的威仪,希望它镇服水怪,保佑百姓安居乐业。民间传说于谦巡视黄河时,受到神仙指点,才决定铸造铁犀镇服黄河水怪。铁犀铸成以后,适逢水怪作乱,洪水几乎与大堤漫平,于谦率众人拼死抢险。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得堤上铁犀大吼三声,水怪落荒而逃,洪水猛跌8尺有余。从此,人们对铁犀更加崇信,四时香火不绝。 但是,铁犀不但没有真正保住黄河大堤,而且自身难保。明末,黄河溃决,铁犀淹没,直到清代顺治年间方才掘出。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铁犀镇河庙,移犀入庙供奉。 明政府虽然治水,但到了政权不稳的时候就不仅不治水,反而决堤放水。崇祯十五年(1642),为抵御围城的李自成起义军,官军竟于九月十五日夜扒开黄河大堤,结果开封城被淹没,损失极为惨重。清代虽然对开封城有所修建,但已无法扭转开封城的颓势,开封最繁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过,还是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如山陕甘会馆,就可谓是清代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会馆由山西、陕西、甘肃的巨富豪商们集资建造于乾隆三十年(1765),为三省同乡会集会场所。此地原为明代开国元勋徐达裔孙奉敕修建的府第,人称“徐府”,后毁为瓦砾。会馆坐北向南,前有雕砖照壁一座,高2丈余,宽4丈余;正面有透雕人物、鸟兽、花卉等图案;背面正中嵌有精美浮雕。从掖门入院,有午楼和钟鼓二楼。北去,有木牌楼巍峨堂皇。牌楼后为二殿、左右为配殿,再后为正殿。各殿皆覆琉璃瓦,金碧辉煌;里里外外各有浮雕、立雕装饰,绮丽非凡。其中东西配殿的雕刻以人物为主,其檐下木栏上,雕有各种人物故事,画面十分生动。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