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宝城”何辉煌 天子何荒唐
释义

“宝城”何辉煌 天子何荒唐

北京昌平县北10公里处的十三陵,是驰名中外的明代帝王陵墓群。从1409年开始修建第一座陵到明朝灭亡的1644年,十三陵的营建工程从未间断。这里的陵墓建筑形制,是典型的明清帝王陵寝宝城宝顶式。
从“墓而不坟”到宝城宝顶
自从人类有了灵魂观念,便产生了墓葬,形成了祭祀崇拜礼仪制度和埋葬制度。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大半时期,“墓而不坟”、“不封不树”,就是说,那时的墓葬,既无封土的坟头,也无树木或标志。大约从周代开始,在墓上出现封土坟头。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一般称为陵寝。陵为坟,寝为陵区祭祀的庙宇。历代帝王陵墓,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秦汉时期的“方上”,即在墓上用土层层夯筑,外观形成好似截去平顶的方锥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便是迄今最大的一座“方上”陵。陵的周围有围墙,门前有阙(供瞭望的楼)。阙外是神道(通向坟前的导引大道),神道上列石像。陵寝周围还有果苑、鹿苑、鹤馆,并有护陵机构。西汉时,把将军、列侯、吏二千石以至郡国富豪都迁至陵区守陵,使陵区成为富人的聚集区。第二种是唐代的以山为陵,不拘形式。唐太宗的昭陵,即凿长安西北的九嵏山而建。秦汉时期的大型封土“方上”,费人力物力,而且容易盗发。唐陵则不一样。如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建于陕西乾县梁山上,墓室墓道用石条纵横叠砌,石缝用铁栓、铁铆固定后,再用熔化的铅铁浇灌,所以历来不曾被盗过。这种山陵还附设上、下二宫,上宫为献殿,每天在此祭祀,下宫相距十几里。第三种是明清时期的宝城宝顶。其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叫宝顶。陵前有一方形城台,叫宝城,上建明楼。此外还设有宏大的祭殿建筑等等。各陵都有派驻的太监和大批文武官弁、匠役、园丁,专司守陵、修缮和岁时祭祀。北京十三陵和河北清东陵、西陵都是典型的宝城宝顶陵寝。
浩浩皇家陵
十三陵是驰名中外的明代帝王陵墓群。陵区面积40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形成天然屏障,南面蟒山、虎山分列左右,像守卫陵区的卫士。陵区的大红门,即建于两山之间。大红门内是片盆地,温榆河从西北蜿蜒流来。十三座陵墓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每陵各依一座山峰,排列两旁。
陵区的起点,是一座五门六柱十一楼的白石牌坊,阔29米,高14米。它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是国内保存至今最早、最大的石坊建筑。牌坊下的夹柱石上方蹲卧着石雕的麒麟和狮子,配以龙、凤和其它怪兽,精美无比。据说当年建石牌坊时,六根大柱立起来后,无法将十根横夹柱石架上大柱。民工们在工地面南点香磕头,祈求鲁班爷点化。后来,工地来了个到处转悠拣粪的老头,民工们请他帮助出主意,他却说:“我是个土没脖子的人,还能有什么办法?”说完便走了。有一民工从老头说的“土没脖子”琢磨出了道道,认为这是老头告诉大家用土囤法便能将大石条架上去。民工们用此法终于将数百吨重的十根横夹柱架上去了。据说,那个拣粪的老头,便是鲁班爷。
过了石牌坊,便是陵区的门户大红门。当初大红门左右连接围墙,围住整个陵园,园内设有十个出入口,有数千军士守卫,擅入陵区者要处罚,祭陵的官员要在大红口两侧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石前下马。
进入大红门,在通向北面山麓长陵的中轴线上,有一条长达7公里的神道。沿着神道往北,迎面有一座方形、重檐厚壁的碑亭,亭外四角立着两对大华表。亭内竖有三丈高的石碑,碑顶雕有盘龙,下承龟趺,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三千五百多字,是永乐皇帝的儿子仁宗为其父撰写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的背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哀明陵三十韵》诗,记述了在清代长、永、定、思几陵的残破情况,两侧刻有乾隆、嘉庆时修复明陵所花费用。

北京十三陵神路


十三陵各陵前的石碑,都以龟为趺(底座)。据神话传说,龟是龙的一个儿子,好负重,并以长寿著称,自古受到器重。皇帝自称“真龙天子”,让其“儿子”驮老子的碑,理所当然。巨大的石碑,在当时是如何立到龟背上去的?民间有“龟不见碑”的传说。据说,当初明成祖朱棣为他父亲朱元璋建碑时,因龟趺太高,石碑立不上去,把主管这项工程的人急得团团转。一天晚上,朱棣梦见神人对他说:“想立此碑,必须使龟看不见碑,碑看不见龟”。醒后到工地,他让民工往龟背上堆土把龟埋起来,顺着土坡将碑拉上去,待碑立起来后,去掉土便成了。
十三陵各陵前的石碑,只有长陵前的这块碑刻有碑文,其它石碑都是无字碑。
从碑亭往北,有两个六角形的大石柱,柱北神道两旁,依次排列着十八对石人石兽等石像生。石兽计有狮子、獬豸、骆驼、石象、麒麟、石马,都是二立二蹲。石像有四武臣、四文臣、四勋臣。
陵墓前放置石像生自秦以来各代均有,只是种类、数目各不相同。以狮子为排头,是因为狮子凶猛,吼声洪大,群兽闻声无不惊恐,是威严的象征。獬豸是传说中的神兽,头生一角,据说专触不正之人,放在陵前有“辟邪”“压盛”的意思。骆驼、大象是沙漠和热带的运输工具,放在陵前,表示皇帝统治疆土的广大。麒麟则是神话中的吉祥之兽。马善走,是皇帝的坐骑。石像古称“翁仲”。相传,秦朝有一位大将,名叫阮翁仲,防范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铸阮翁仲的铜像。后来,人们便将铜像、石像统称为“翁仲”。陵前放置武、文、勋三臣像,象征文武百官。
石像生的北面又有一座汉白玉制成的牌坊,叫棂星门,也叫龙凤门。牌坊并排分三个门,三个门的额枋中央都分别有一颗石琢的火珠,故又名“火焰牌楼”。
穿过牌楼有一座七孔桥,还有一座五孔桥,过桥后再向前就是长陵陵门了。
选陵看风水
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在南京死去,在此前一年,朱棣便开始修建北京,做迁都的准备,所以,他没有为徐氏在南京建陵,而是派出许多所谓风水先生去北京寻找“吉壤”,以便修建皇家陵园。
朱棣派出的人,在北京周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他挑选的地方。据说,最先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猪”同音,猪要是进了屠家会被宰杀,所以此处犯地讳不能用。又有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因为后面有个村子叫“狼儿峪”,猪旁有狼有被吃的危险,又不能用。还有一处选在京西的燕家台(在今门头沟区),若一旦被选中,老百姓就要被迫迁走。聪明的百姓,便编歌教儿童唱,把燕家台唱成“晏驾台”(皇帝死叫“晏驾”),所以更不能用。京西的潭柘寺景色很好,也一度入选,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的发展余地。
朱棣几经选择,最后看中了江西的风水先生廖均卿挑选的今天的十三陵陵区。这里群山环绕,如拱似屏,中央平坦宽阔,水土丰厚。永乐七年,朱棣曾亲自来这里查看,十分满意。选中十三陵做陵区,不光因为它的风景地势好,从军事上来看,这里易守难攻,一旦驻军把守,既可以守陵寝,又便于保卫京师。
十三陵每座陵又各依一座山。据说,长陵所在的地方原叫黄土山,朱棣嫌它不雅。恰巧朱棣与群臣来陵区的那天是他的生日,群臣向他祝寿,便改山名为天寿山。
十三陵中的第二座陵是仁宗的献陵,祭祀大殿与内红门之间有一小山包,因建陵时不敢动龙脉而将它留下。小山形似几案,皇家称它御案山,当地百姓却叫它遮羞山。传说仁宗当太子时,夜里曾误入姑姑的住房,发生了不清白的事。仁宗葬在小山包后,是让山包为他遮羞。
聚宝山下的宪宗茂陵,是第五座陵。宪宗生前,最宠幸比他大十七岁的万妃,万氏喜欢鹰,宪宗为讨她的欢心,常向全国各地摊派征鹰。宪宗死后,老百姓将聚宝山讽称为鹰嘴山。
第六座陵是孝宗的泰陵,建在史家山下。孝宗生前好文墨,当地百姓就称史家山为笔架山,山前原来有眼小泉,被称为墨水壶。
金岭山下建有武宗的康陵,是第七座陵。武宗一生好淫乐,还在其陵前修了一座百花园,当地百姓将金岭山讽称为莲(恋)花山。
首陵气度
明代的陵墓制度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建在南京的孝陵。十三陵每一个陵的建筑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大同小异。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也是最大的陵。
长陵地面建筑形制为前方后圆,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建筑特点之一是明楼、祾恩殿等主体建筑设计在一条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对称两旁。长陵有三重院落。第一重院包括陵门、神库、神厨、碑亭。门分三洞,左右连接墙垣。碑亭里的碑原是空白的,清代重修十三陵时,刻上了顺治皇帝的谕旨和乾隆的诗文。神库神厨早已不存在了。第二重院里有祾恩门、祾恩殿、两庑配殿和神帛炉。祾恩殿是长陵的主要建筑,而且,十三陵中的祾恩殿只有这座被保留下来,所以更显珍贵。祾恩殿是帝后或随行官员举行祀典的地方。“祾”为祭祀受福之意,“恩”指皇恩无穷。长陵祾恩殿共有九间,与今天故宫内的太和殿基本相同,重檐大殿,黄瓦红墙,石基、阶陛、栏杆全用汉白玉琢成。大殿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一座大型楠木殿,由六十根楠木大柱承托,殿中排列的三十二根均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时时散发香气,中间最大的四根,直径达1.17米,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两庑配殿各十五间,现已不存。第三重院内有宝城和明楼、宝顶。院门叫“内红门”,门后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是石五供(香炉一个、香瓶、烛台各两个)。宝城就像古代城门楼,其上建方形明楼,明楼中有石碑,上刻“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但此碑已不是原碑,原碑刻的是“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嘉靖时把太宗改称成祖,未换碑,只用木头刻“成祖”二字嵌在碑上。万历时明楼起火,才换了今天这块碑。宝城内便是坟头“宝顶”。
长陵宝顶之下,埋葬着明成祖朱棣,他死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境内)。当时,因为他死得太突然,不敢泄露,随行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划,模仿秦始皇死于沙丘的办法,秘密装殓了朱棣的遗体,等待回京后再公布此讯。当时搜集了军中的锡器铸成棺材,还把铸棺的工匠全杀了。杨荣等人先至北京告皇太子丧讯,皇太子遣皇太孙往开平迎朱棣遗体入京。
正因为朱棣死时的这段秘密行动,自明代以来,便流行了几种传说。有的说,朱棣是在打猎时被猛兽咬死的,遗体也被拖走,长陵地宫只埋有朱棣的衣冠。也有的说,朱棣在领兵与北方蒙古族交战时,敌人退进了一座大山的山洞,朱棣的士兵追进去的都没能出来。朱棣又气又急,亲自进洞,刚一进去,石洞便合上了,部下只抢回他的丈二花枪。所以,长陵地宫里只葬有这支花枪。
后来居上
按照封建时代的葬制,祖坟在中间,然后按左昭右穆顺序排列下去,子孙陵墓应该一个比一个小些。明十三陵却并不如此。由于追逐“风水”,它没有按昭、穆顺序建陵,而且在规模上,也有后来居上的。十三陵中,凡是皇帝生前亲自督理修的陵,都宏大、考究,富丽堂皇,死后由子孙办理埋葬事宜的陵,相比之下就简单得多。
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仁宗在位仅一年,长孙宣宗在位十年。仁宗在位未及修陵,临死前遗诏说:“我在位日浅,对百姓没什么恩德,不忍过多劳役百姓,我的陵要从简修造。”宣宗亲定献陵规制,三个月后就将其父埋葬了。宣宗本人虽然生前修了景陵,但因献陵是他制定的规模,景陵的建造未敢过于超过献陵。所以在十三陵中,继长陵之后的献、景二陵比较简陋,这从今天的遗址上能看出来。明代第九个皇帝世宗朱厚熜的永陵就不然了,它后来居上,成为十三陵中规模仅次于长陵的第二大陵。
朱厚熜十五岁即位,年号嘉靖,在位四十五年。他原是明代第八个皇帝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武宗死前因无子遗诏迎他即帝位。世宗即位后,按照封建常规,应该过继给他的伯父朱祐樘做儿子,但他不肯这样做,要把自己的父亲称为皇考(皇帝之父的专称),要把父亲的牌位放入太庙,遗体埋进十三陵内,由此引起了宫廷内部的一场激烈争论,这在明史上称为“大礼议”。当时二百多名文武大臣,跪在宫门外表示反对朱厚熜的做法。朱厚熜下令抓了其中的一百九十余人,并当场打死十七人,才解决了这场“皇考之争”,使自家这支皇家支系变成了正系。同时,朱厚熜开始在十三陵内为其父建造显陵。1538年(嘉靖十七)朱厚熜的母亲蒋氏死于北京,他便打算乘机将其父的灵柩移入十三陵合葬。他亲自跑回湖北准备搬迁父坟,因见父亲老坟风水尚好,才打消了搬迁的念头。否则,今天的十三陵就会变成十四陵。显陵后来改建成昭陵,葬入了朱厚熜的儿子朱载垕(明穆宗)。
朱厚熜一生信奉道教,一心成仙,很少过问朝政,又非常好色,多次派人到民间选美女入宫。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的一天夜里,朱厚熜夜宿曹妃宫中,待他睡熟后,宫女杨金花等人用绳子紧勒他的脖子,以为已将他勒死,便散去了。皇后方氏得讯后赶到现场,将其救活,后来杨金花等人都被凌迟处死。杨金花等弱女子为何如此大胆,敢对皇帝下手?杨在动手前曾说:“咱们下手吧,强如死在他手里。”据明人记载,朱厚熜为炼制“长生不老丹药”,听信道士言,要用少女做药饵。所以当时曾选了上百名民女入宫,供炼药用。杨金花等人可能觉得自己逃不过一死,不如拼了性命。
嘉靖十五年三月,朱厚熜亲自到陵区选择了永陵陵址。永陵修建期间,他十一次前往工地查看施工情况。永陵的规模,超过了除长陵之外的前七陵,它的地面建筑形制与长陵同,只是棱恩门、棱恩殿的间数比长陵各少二间。但是,永陵建筑“壮丽精致,长陵不及”。永陵棱恩殿现已不存,只有残基上留下一块雕着龙凤的基石。原亦为楠木殿。有人说,清朝重修十三陵时,乾隆皇帝看中了永陵棱恩殿的楠木材料,就把永陵棱恩殿的楠木偷偷拆换了,用这些楠木盖了圆明园楠木殿。也有人说是用它们修造了乾隆自己的陵墓。从今天永陵仅存的明楼来看,永陵当年的建筑肯定非常讲究。这座明楼全由文石砌成,“冰镜莹洁,纤尘不留”。由于朱厚熜迷信修道成仙,永陵地宫即仿照道教的“九重法宫”而建。
当年永陵基本建成时,朱厚熜又来陵地查看,他登上永陵背靠的十八道岭(后改名为阳翠岭)查看一遍后问:“我的陵就这样修完了?”监工大臣慌乱之中赶紧回答:“外面还有一道围墙没修呢。”所以永陵比长陵还多一道外围墙,形成重门重墙的特点。
凄惨嫔妃墓
按照明朝的葬制,嫔妃死后应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但实际上并不尽然。
明代有几个皇帝的宠妃埋葬在十三陵中,她们的墓俗称“娘娘墓”。这当中有宪宗朱见深的万妃、神宗朱翊钧的郑妃、光宗朱常洛的李妃。
宪宗朱见深十八岁当皇帝,当时万妃已经三十五岁了,她原是皇太后的宫女,善于逢迎,被朱见深选为妃子,深得宠幸。在她生皇第一子后被封为贵妃,但她儿子很快就死去了。从此,后宫中的嫔妃只要有身孕者,她都加以陷害,迫其堕胎。孝宗的母亲纪妃怀孕后,侥幸逃过了万氏的毒手。孝宗出生后,万氏让太监张敏去溺死他。张敏见皇帝无子,便将宪宗藏匿起来,偷偷喂养。直到宪宗晚年无子,担心皇位无人继承时,张敏才讲出实情,这时孝宗已六岁了。万氏在宫中恃宠专横跋扈,宦官稍违其意,即遭斥遂。皇后吴氏因杖责万氏,被朱见深废掉,并罪责其家人。万氏后来在毒打宫人时因痰厥而死。万妃比朱见深大十七岁,但如此受宠,这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宫廷史中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
朱翊钧的郑妃是害死孝靖皇后母子(光宗)的人,她为了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把明宫廷搅得天翻地覆。李妃是光宗朱常洛的低级嫔妃,虽然朱常洛只当了二十九天的皇帝就死了,但李妃因投靠郑妃而得势。李妃曾为郑氏请太后称号,郑氏亦为李氏请贵妃称号。朱常洛死后,李氏仍旧占据乾清宫,朝中的东林党人坚持一定要李氏移居哕鸾宫,李氏不肯,这在明史上叫“移宫案”。
此外,世宗朱厚熜的嫔妃,大多数也埋在陵园内,没有单立陵墓,葬在永陵的围墙里。
十三陵中的其他多数嫔妃,便是葬入“东井”、“西井”为皇帝殉葬的嫔妃。这些嫔妃,生前多是普通的宫女,宫廷用她们做殉葬品后,给她们中的一些人以嫔妃的封谥,她们的家属亦被称为“朝天女户”,授以一定的官职。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死后要用奴隶殉葬,明朝初年还保留着这种落后残酷的制度。明前期的四个皇帝埋葬时都有人殉葬,除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外,其他三个皇帝便是葬入十三陵长、献、景三陵的明成祖、仁宗、宣宗。
葬从殉者的“东井”、“西井”等墓,只有砖穴,棺椁可直接放入穴中,如下井一样,故称“井”。据记载,受封谥的长陵从殉嫔妃有三十多人,献陵五人,景陵十人。
殉葬者极为悲惨。据《明史》载,宣宗时有个不在被封谥的殉葬者之列的宫女,名叫郭爱。她原是一民间少女,贤惠而有才学,入宫才二十天,就被选定为刚死的宣宗朱瞻基殉葬。临死前,她写了一首凄凉的绝命诗:“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据史料记载,殉葬的人在死的那天,要先去赴宴,饭后被带到一个殿堂里。这时,哭声震天,她们被要求站在小木床上,将头伸进从梁上垂下的绳套中,撤掉脚下的木床,就被缢而亡了。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死前遗诏废止嫔妃殉葬,这种残忍的人殉制度,才在明代结束。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