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道家游乐思想初探 |
释义 | 道家游乐思想初探 道家游乐思想初探 楼嘉军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 道家学说是我国古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 其哲学思想的显著特征是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在这一思想认识的前提下, 道家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一系列顺从自然、恬淡修身、清心守静的游乐思想和养生理论, 对我国古代游乐活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倡导漫游自然的游乐观 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 道家对大尺度空间区域认识和把握的优势十分突出, 因此, 对道家而言, 建立在对地理空间认知基础上的游乐观, 具有鲜明的开阔豪放思想特征。道家主张在漫游自然的过程中, 应使活动主体“道”化, 明确提出带有强烈出世倾向和自然主义色彩的游乐观念。道家思想家一贯倡导, 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始终追求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活动境界。庄子曰:“原天地之美, 而达万物之理。”①就是要求人们在漫游自然界的过程中, 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 以获得了解自然风貌、体味自然内涵的旅游感受。这与现代旅游活动的目的也是十分吻合的。虽然从道学思想的本意上讲, 提倡顺从自然和自然无为的实质, 是把它作为人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维持自我生存的基本原则, 但是在社会生活的演变中, 这一原则却成为推动古代游乐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道家思想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同一, 认为通过在自然世界中的游乐活动, 人可以在精神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慰藉和解脱。虽然, 作为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的老子, 并没有具体言及应该如何进行游历活动, 但是他所提出的还纯返朴的主张, 其理论的实际内涵就是赞同和鼓励人们投身于自然, 统一于自然之中。从老子所说的“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登春台”②的言语中, 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一种热切赞美之情。相比较而言, 作为道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的庄子, 对漫游自然世界显然更是情有独钟, 情感表现也更为强烈和直率。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③这里的快乐充分显示出庄子珍爱自然、情系山野和逍遥无欲的游乐思想本质, 折射出道家学说强烈的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倾向。 通过《逍遥游》的阐述, 庄子提倡漫游自然的意图被演绎得十分明确。全文以“鹏程万里”、“青云直上”等寓意清晰的寓言为表现手段, 以大鹏不惧千山万水阻挡、立志远游万里的悲壮经历, 来暗喻人们在远游自然时空过程中复杂的内心感受和旅行艰辛的程度。这对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来说, 无疑是一种启示和告诫, 也即依靠自身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志向与不屈不挠的气魄, 在游历自然中可以获得一定意义上的人身自由。但是, 从道家游乐思想更深的认识层次看, 倘若要做到完全顺应自然, 并在自然世界中获得绝对的时空自由, 并非易如反掌。只有那种在社会生活中无所待, 无所求, 不以物累, 不为物害, 具有完美智慧、高尚品格、崇高境界的人, 才有资格可以做到在自然世界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庄子认为, 要想在漫游自然中得到至高无上的愉悦和快慰, 必须具备“圣人之静”, 方能“虚静恬淡, 寂寞无为”, ④进而领略到道家推崇备至的游乐活动的真谛。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也认为, 人们漫游自然所得到的最大乐趣, 应被理解为是在广袤的时空里进行的“怀新”和“寻异”活动。他曾发出这样的感想:“江南倦历览, 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回, 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 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 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 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 缅怀区中缘。”⑤ 由此可见, 道家游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以自然主义为核心、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游乐思想, 一种可以在漫游自然中获得, 但毋需甚至也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游乐活动的趣味和意境。 二、强调养生和脱俗的游乐行为 1.提倡游乐健身思想 养生观是道家游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养生思想在历史的发展中, 逐步融入了更多的旅乐活动成份, 不仅开了古代养生游乐活动的理论先河, 也提供了可贵的积极实践的活动模式。 老子提出的“长生久视”的观点, 集中反映了道家对人生长寿的主动追求和殷切期望。在养生理论方面, 老子阐述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顺其自然。老子指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⑥当然, 人们要实现长寿目的,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营魄抱一”。道家主张养生活动的表现形式固然很多, 然而活动的核心却是静养, 也即表现为静以养生的传统观念。庄子说道:“静然可以补病, 眦可以沐老, 宁可以止遽。”⑦这些观点自古以来就一直根植于中国人的意识深处, 并影响着人们的养生游乐行为。当然, 道家养生思想培育的是具有中国农耕社会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 它包括养神和养形两部分内容。首先, 就养神而言, 道家思想强调“清净无为”, 希望借助于各种户内外的活动方式, 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和意识的调整, 消除个人欲望, 取得精神疗养的效果, 达到心境空明的目的。其次, 从养形活动看, 道家认为人们的形体美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是养生的外在表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 道家养生学说也被一部分人异化为梦想长生不老, 进而成仙的理论依据。三国时代的曹植在《飞龙篇》中认为, 从事养生活动能使人“寿同金石, 永世不老”, 这种观点在魏晋时期及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 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 2.推崇出世脱俗的游乐行为 道家思想家竭力主张人们应该投身于出世脱俗、远离尘嚣的游乐活动, 这一观点, 对身处战乱时期人们的鼓动作用尤其突出。所谓“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入深山, 莫知其处”的隐逸生活和旅行经历, 便是道家思想家所热衷于推广和倡导的出世脱俗游乐生活的典型表现。按照道家思想本体论的要求, 现实社会中的一切都应该完整地表现出“道”的自然属性。然而, 自春秋战国以后, 社会的现状却完全被世俗纷争所包围, 被残酷的军事冲突、争权夺利所戕害。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人的自然本性被严重扭曲的现实, 以文人墨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 深感已无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人生。因此, 道家以极大的热情、不懈的努力去呼唤社会和人的自然本性的回归。而要恢复人的自然本性, 关键是摆脱迷乱人性、造成自然本性遗失的一切人为物役。在道家看来, 人们只有远离社会尘世, 投身自然, 走向恬淡虚静, 在“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的基础上, 方能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找回梦寐以求的属于真实自我的快乐感受, 从而达到个人渴望获得的最大的自主性和完美性的高度统一。“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冱而不能寒, 疾需破山, 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能者, 乘云气, 骑日月, 而游乎四海之外。”⑧道家思想在这里所传递出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 人们只有通过悠然自得的娱乐旅游活动, 方能求得“游心”与“游世”两个层次上旅游感受的完美吻合, 并得到一种被道家思想过滤的源于自然世界的野趣。道家思想驱使人们追求一种徘徊于世俗之间, 而存志于“山林之中”的旅行生活形式;一种与物俱化而不能与物迁, 身居社会纷争、污秽尘垢之中, 而又保持心志清高、超然脱俗的生活境界。这也就成了道家在动乱之世, 推荐给人们的傲世脱俗、隐逸郊野、逍遥自在的游乐活动理论。这种娱乐旅游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理念,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聊以自慰的一种理想的人格精神和人生活动模式。 三、突出自然美的旅游感受理念 道家游乐思想另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对天地自然和谐相生的热情赞美, 表现出对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渴望追求。这种带有浓烈自然色彩美特征的旅游审美意识, 成为道家思想启示人们在游历自然中, 注重和审视山水之美的根源。道家学说通过对游乐活动过程的解剖, 表现出对宏大、完美和神秘的宇宙本体的直觉感受, 以及在美学意义上的深刻领会, 并力图通过对这种旅游审美感受的解析, 提醒人们在游乐活动中, 对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进行全方位和大体量的审美把握。 1.“无为”——自然的旅游审美感受 道家认为天地自然之美是美的最高形式。人们在自然中从事旅游活动所感悟到的自然景致之美, 是无法也是不能用语言来概括和表述的。老子认为, 自然界有形的景致不如无形的景致;形体处于虚无缥缈、朦胧状态和有无之间的自然景致要胜于形体确定的自然景致, 也就是所谓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的道理之所在, 这就被认为是人们认知自然之美感受的最高阶段。老子又说道:“夫得是至美至乐也, 得至美而游乎至乐, 谓之至人。”⑨不难发现, 道家强调在游乐活动中体验无形美而排斥形体美的精神实质, 就是宣扬游乐活动的美感和快感直接来自于人们游心于事物飘渺境界的感受, 达到对传统的理性审美观点进行否定的目的。道家思想的审美观, 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成为人们进行游乐活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准则。自春秋战国起, 联绵不断的政治斗争的倾轧和军事战争的杀戮, 就已开始迫使士大夫们不得不采用崇尚纯自然的审美方式, 来躲避严重的社会政治斗争带来的风险, 缓解因精神痛苦产生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到了魏晋时期, 士大夫和文人墨客醉心于纯自然的美景, 热衷于清谈游乐活动的感受, 说到底既是出于生活的无奈, 又是追随道家纯自然审美风格的典型体现。 2.“抽象”——超越时空的旅游感受 自古以来, 野外游乐活动就一直是人们获取愉悦和美感的实践形式, 不仅如此, 人们还借助于这种无拘无束的活动方式, 不断加深对旅游活动所导致的人的精神快慰程度的认识。人们通过俯瞰、仰视、漫游、登临、远足、漫游等游乐活动的基本方式, 去捕捉来自大自然的抽象感受, 步入老子所言的“大象无形, 大方无隅”的超然神游的意识境地。 唐初陈子昂曾在《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诗人虽然立足于有限的旅游景观区域, 然而却描绘出无边无际的天地时空区域的无限连接和扩展, 曲折地表达出一个文人士大夫激越的内心冲动和气吞山河的悲壮情感, 使人感悟到了这一抽象的旅游感受提升过程的魅力所在, 也因此而引起千百年来不同时代人们强烈的精神共鸣。 王羲之在《兰亭序》一文中, 也曾极其感怀地写出游历于自然之间, 仰视宇宙之时所相伴而生的一种游乐感受:“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韩诗外传》在论及游览大千世界过程中所产生的快乐感觉时也说道:“登高临深, 远见之乐, 台榭不若邱山所见高也;平原之广, 博观之乐, 沼池不若川泽所见博也。” 显然, 人们对乐游活动感受的抽象概括和提炼, 常常伴随着人们对宇宙和人生意义的一种领悟和探索的过程, 这种精神感悟不时被用来试图表明个人与万物之间一种已被锁定的社会价值转换关系。 3.“梦幻”——飘然欲仙的旅游感受 从庄周梦蝶, 那恍恍惚惚宛如梦幻般的意境, 到陶渊明构筑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国意境, 再延续到唐代李白仗剑去国, 那仙风道骨飘然欲仙的意境, 无不折射出道家游乐思想独特的诱惑力。 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常常在野外相聚痛饮, 或畅游山林, 在自然山水的颠簸中寻求充满梦幻意境的乐趣。由此而使“寄情山水”、“肆竞遨游”竟然成为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竞相追逐的游乐风尚。尤其是以陶渊明和谢灵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 表现出来的那种醉心于自然山水的情结、那种半梦半醒和若痴若狂的神态、那种超脱世俗的恬淡心境, 不能不说是深受道家思想想浸染的结果。 唐代李白以“一斗百篇逸兴豪, 到处山水皆故宅”的浪漫豪情, 把中国古代充满浪漫和梦幻的游乐活动推向最高的发展阶段。李白一生偏爱充满梦幻般色彩的旅游活动方式, 并通过其数不胜数和脍炙人口的诗歌, 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梦醒交替转换的旅游活动感受, 构成了令古往今来的人们叹为观止的飘然欲仙的旅游意境, 形成了梦醒交替的具有模糊情感色彩的旅游体验理念。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到:“脚著谢公屐, 射登青去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这种以气吞山河的傲然姿态指点江山、认知世界的宏大气魄和旅游感悟, 大有庄子“上与造物者游, 下与外生死, 无始终者友”的遗风, 显示出与道家思想的领袖人物老庄相仿的那种桀骜不驯的狂傲气度和超然神态。 4.和谐——物我为一的旅游感受 道家游乐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自然和谐相生的热情赞美, 对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真情渴望和执着追求。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道:“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庄子还提出“物我为一”的观点, 就是突出以自然之情来融化主体之心的转换功能。在道家看来, 要想在娱乐旅游中获得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相融的感受, 必须以神与物游为境界, 以缘与感物为途径, 以静观与顿悟为方式, 尽力寻觅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通过游乐实践活动, 推进自身与自然界的磨合过程, 进而在这一磨合过程中体验到人与自然融洽和谐的快慰, 并最终达到“山性即我性, 山情即我情”的游乐活动感受的最高境界。 总而言之, 道家游乐思想丰富的内涵和出世脱俗的精神特征, 对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的游乐观念、游乐行为和游乐活动方式的发展, 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道家游乐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则, 构成了我国独树一帜的漫游自然的游乐精神。如何积极发掘道家游乐思想中宝贵的理论财富, 构筑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游乐理念, 使传统游乐思想能够真正适合当代中国人的游乐需求, 并驱动人们在回归自然的旅游活动中获取自由自在的快慰, 乃是急需解决的社会新课题。 注释 1《庄子·知北游》。 2《老子》二十章。 3《庄子·天道》。 4王绍曾、刘心明:《谢灵运鲍照诗选译》, 巴蜀书社1991年版, 第38页。 5黄钊:《道家思想史纲》,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72页。 6《庄子·外物》。 7《庄子·齐物论》。 8《庄子·田子方》。 (作者单位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