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趁火打劫 |
释义 | 趁火打劫原意是趁人家发生火灾,处于一片混乱,自顾不暇的机会,去抢人家东西。运用于军事便成为军事家选择战机的一条原则。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经过几年卧薪尝胆,暗中备战。作为一个经过失败者,刚刚恢复原气的越国,怎样才能打败强盛的吴国呢? 除去越国积极备战外,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这个时机就是敌国内乱、国力衰竭的时候。不久吴国名将伍子胥被吴王所害,其国内又遭受严重旱灾,连螃蟹、稻子都干死了。这时候,越王就乘人之危,策划进攻吴国。不久,吴王夫差北上,与中原各国诸侯在黄池盟会。越王就趁其国内空虚之际,大举进攻,迅速灭亡了吴国。 趁火打劫是一种选择时机的谋略,是乘人之危,采取落井下石的办法,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谋略在当今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仍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以及根本利益一致的国家、团体之间,不宜采用趁火打劫这一不道德的行为。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