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赶路林中——致罗伯特·弗洛斯特 |
释义 | 赶路林中——致罗伯特·弗洛斯特在林中小路上 树叶把天空铺满绿色的迷雾 我加快步伐,超过所有的人 从一排排站立的树桩后 忽然看见一双移动的脚向我走来 枝叶层层遮住了他的脸 他走路的姿态是那么熟悉 从容不迫又坚韧不拔 我知道我认识这双脚 这双行动中的脚 我认识他 他向我越走越近 我逐渐看见他随着脚步 晃动的胯骨和手臂 像在水底看着一个游泳的人 我们终于走到了 一起一瞬间面对面 然而擦肩而过,我们并不相识 我转过身,看着他远去 先是头颅,而后是身体 最后看见的还是那双熟悉的有力的脚步 我看着他一点点走进我的来路 走向我的起点,直到树林把他淹没 我继续赶路,向着他来的方向 我从童年走来 一路上度过了青春年少 我追逐着人生面临的一切 直到今天,我看见这个人 走向我认为已经走过的 不再留恋的道路 我还是要走下去 一直走到那个人来的地方 回来的时候也许已变成老人 但是,我仍会看见迎面走来的陌生人 和一双双熟悉的脚 要欣赏这首诗,就要先搞清楚它的副题:“——致罗伯特·弗洛斯特”。我们将这种“致”的内含把握住了,这首诗也就豁然明朗了。罗伯特·弗洛斯特是美国现代诗人,也是得到公认的象征派诗歌大师。但他与众不同的是,在对传统的态度上表现得十分稳健。他的诗大多数是格律诗,可这并不能认为他是形式上的保守派。他十分深入地和谐地运用了英诗传统的抑扬格,写出的诗歌却是具有深刻的现代感和哲学意味的。这说明,传统是由无数个现代重新照亮的,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丢一件旧衣裳那样丢弃它。重要的是诗人的感觉是否具有现代性,表面的语言效果并不能成为判定诗歌价值高下的尺度。优秀的诗从来都是共时性的,甚至《诗经》中的佳作我们仿佛还能看到诗人的身影。好了,现在我们可以轻松地进入牛波的这首诗了。 这首诗的题目与弗洛斯特的代表作《雪夜林中小停》有些类似。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对这位大师的怀恋,表达了自己对艺术与传统的看法。在林中小路上,“我”加快步伐,超过所有的人,这组意象似乎是在暗示诗人艰苦的孤独的艺术探求。忽然,他看见一双移动的脚向他走来。“从容不迫又坚韧不拔”,这是那位大师独旨孤运的艺术足迹:他不为言必称“先锋派”的时尚所左右,坚持自己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传统与现代彼此“走向”的“诗歌之路”。诗人向往这位大师的艺术境界和对传统的全新融铸,向往他的朴实、深邃。他决定“继续赶路,向着他来的方向”。接下来,诗人追怀了自己在艺术探求中所走过的弯弯曲曲的道路。一直到今天,终于从大师那里得到启示,“我看见这个人/走向我认为已经走过的/不再留恋的道路”。这说明,诗人牛波曾经有过 “为 ‘现代派’而写作” 的不成熟的过程。正是从弗洛斯特身上,他才理解了一个优秀的诗人对传统与现代性的整体性包容——超越的态度。尽管现代派已经被流行为一种风度,已经被一些肤浅的诗人当做了幌子,但牛波决定他偏是要到 “那个人来的地方”,偏是要坚定地走下去。他深信,传统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存在的,它有迹可寻不是因为有废墟和遗言似的预言,而是这种废墟和预言就在我们的建立和实感中顽强挣扎着、生长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启示,任何一厢情愿逃离它的做法只能证明自身的软弱。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