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贾谊《过秦论(上)》
释义

贾谊《过秦论(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 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 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 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 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 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 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 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 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 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 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 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 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 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 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 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 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 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11),山东豪俊遂并 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 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12)、棘矜,非铦于钩、 戟、长铩也(13);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曩时之士也(14)。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 度长絜大(15),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16),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

【注释】①秦孝公:姓赢,名渠梁,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任用商鞅 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殽(yáo):又作“崤”,崤 山。函:函谷关。这是秦国的东部边境。②雍州:古代九州之一。指秦国当时统 治的地区,在今陕西省北部及甘肃、青海地区。③窥:偷看。这里是伺机夺取的意 思。④商君:即商鞅。⑤拱手:两手合抱,这里指不费力气。西河:当时秦、魏两国 交界的黄河西岸地区,原属魏国。公元前340年,商鞅攻打魏国,魏国将其割让给 秦国。之后,秦国再向东扩展,称“取西河之外”。⑥奋六世之余烈:奋,继承光 大。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余烈,遗留的功业。 ⑦敲扑:棍子,古代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⑧燔(fán):焚烧。⑨鍉 (dí):同“镝”,箭头。⑩瓮牖(yǒu)绳枢:用瓦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板,形容房屋 简陋,这里指陈涉出身贫寒。(11)赢(yíng):背负。景:同“影”,像影子一样。(12)耰 (yōu):平整土地的一种 农具,形状如榔头。(13)铦 (xiān):锋利。铩(shā): 大矛。(14)曩(nǎng):从 前。(15)度长絜(xié)大: 量长短,比粗细。(16)招 (qiáo):攻取。(17)作难 (nàn):奋起反抗。七庙: 天子的宗庙,代指王朝。 按照周制,要奉祀七代祖 先。一个王朝灭亡,它的 宗庙也要被毁。

【鉴赏】《过秦论》 是西汉杰出的政论文 之一,首创“史论”这一 文体,对以后的散文创 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过秦论》分为上、中、下三篇,主旨在于“过秦”,即 谴责秦王朝的过失,目的为汉文帝提供政治上的借鉴,免蹈秦朝覆辙。上 篇评论秦始皇,并总论秦得天下的形势及其速亡的原因;中篇剖析秦在统 一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又未能改正错误;下篇评论秦子婴没有救亡 扶倾的能力。本文是上篇,尤为脍炙人口。

名为“过秦论”,却并没有从“过”字入手,而是从秦国强盛写起,回顾 秦朝由强到弱的历史,篇后才点明文章主旨,这种写法别出心裁。清代林 云铭《古文析义》卷七评价道:“《过秦论》乃论秦之过。三篇中此篇最为 警健。秦之过,止在结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二句。通篇全不提 破,千回万转之后,方徐徐说出便住。从来古文无此作法。尤妙在论秦之 强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才转入陈涉。又将陈涉之弱处,重重叠叠说了 无数,再转入六国。然后以秦之能攻不能守处作一问难,迫出正意。段段 看来,都是到山穷水尽之际得绝处逢生之妙。此等笔力,即求之西汉中, 亦不易得也。”

本文使用前后对照衬托的手法,铺陈夸张,纵横捭阖,排比兼对偶的 句式使文章如滔滔江水,有一泻千里之势。说六国,是反衬秦;说秦,又是 反衬陈涉。尤其是结尾写陈涉与九国的对比,气势纵横,具有强大的逻辑 力量,直逼主旨。虽然写陈涉起义所用的篇幅比写秦国的强盛要少得多, 但笔力千钧,有以一当十之效。

文章语言生动,例如“席卷”“囊括”“包举”等词,形象地表达出秦国 对整个天下势在必得的雄心;“振长策”“执敲扑”等词,则具有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
 

张兰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34-137页.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