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诗歌·梁启超诗《志未酬》 |
释义 | 诗歌·梁启超诗《志未酬》诗歌·梁启超诗《志未酬》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 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 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 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中华书局本《饮冰室合集》文集第十六册 这首诗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第一年(1901)。前一年(1900)冬末,李鸿章斡旋于英、德、日和俄、美、法之间,以秘密出卖东北三省和同意外交团提出的议和大纲十二条为代价,从而使慈禧太后仍然执政。这时,亡命于国外的梁启超眼看“光绪皇上复辟”的希望又破灭了,便以《志未酬》一诗喷吐了他心中大志未酬的悲愤。 诗的开头三句与结尾四句前后呼应,中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志亦”等句为第一个层次,写自己为追求理想而永无止境地进取;“众生”等句为第二个层次,写自己将排除“众生苦恼”作为大志;“虽成”等句为第三个层次,写理想的实现在于积少成多。全诗趋向散文化,平易畅达,条理明晰,感情充沛,别具一种艺术魅力。 诗的开头仰天长啸,喷发出“志未酬”的呼唤,结尾余音绕梁,回荡着“言志酬便无志”的应和声;中间还有那“几时酬”的反问,“无尽时”的结论,“登高山复有高山”的论证,显得首尾呼应而浑然一体,丝丝入扣又层层变化,其言志抒情的结构真可谓“寓变化于统一”。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志未酬》一诗的“寓变化于统一”,是指诗人不断转换视点,层层透视心灵,又将心灵中一个个的闪光点聚集于一个焦点: 改良主义者壮志未酬的悲愤。 首先,从现实与未来的“碰撞点”上透视。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国外的梁启超,耳闻目睹着西方科学与民主,眼界开阔,见识增广,心中孕育着美好的理想。他曾在《说希望》一文中热情奔放地高歌着对中国未来的希望:“旭日东方,曙光熊熊,吾其叱咤羲轮,放大光明以赫耀寰中乎!”在当时的梁启超看来,进步的西方世界是中国今天的希望,不断进步的西方世界是中国明天的希望。“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他的心中滚动着一个不断追求希望的“火球”。但是,当他心中不断滚动的“火球”碰到慈禧太后那“以顽固为体,以虚诈为用”(《饮冰室文集之五·中国积弱溯原论》)的牢笼时,便迸发出改良主义者壮志未酬的一腔怒火。 其次,从个体情感与群体情感的“契合点”上透视。在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横暴混浊的清王朝,“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作为维新志士的梁启超更是“悲悯亦不断如乱丝”。如乱丝一般的悲苦之情,是那个时代个体情感与群体情感的一个“契合点”。“一滴水中见太阳”,诗人借助于这个“契合点”,可以看见“众生苦恼”的汪洋大海,增添改良社会、救苦救难的责任感;而当他借助于希望之光透视这个“契合点”时,又平添了“龙腾虎跃”的勇气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再次,从“少许”向“多许”的“化合点”上来作透视。“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改良维新的希望,正是在于由“少许”向“多许”的积累之中。然而,在顽固派慈禧太后当权的时代,改良主义者远大的理想(“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与个人的努力(“虽成少许”)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便形成了诗人情感上的瀑布:“大愿未酬时易逝,抚膺危坐涕纵横。”(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志未酬》则将这种情感上的瀑布化为奋斗的动力“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兼济天下,奋斗不止。 《志未酬》是梁启超前期诗歌的代表作,是“诗界革命”中绽开的一朵“以旧风格装新意境”的奇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志未酬》不仅在意境上有创新,而且还有多层次的开拓,很可以与《饮冰室诗话》交相辉映。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是提倡诗歌表现“深邃闳远”的理想,这其中包括进化论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又包括崇高的抱负和雄伟的气魄,还包括关心民生、反映时局的“诗史”精神。《志未酬》从不断更换的视点上将诗人心中壮志未酬的悲愤层层透视出来,正是梁启超善于运用“寓变化于统一”的艺术辩证法,成功地展示“深邃闳远”的理想的一个范例。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