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见风使舵 |
释义 | 见风使舵根据形势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以求趋利避害。 东周时期,鲁国叔孙州仇的家臣侯犯,在郈(古邑名,在今山东东平东南) 地谋反。叔孙州仇一面派兵围攻郈城; 一面派人请求齐国支援,共同讨伐侯犯。此时,侯犯也派人与齐国联系,愿意将郈邑献给齐国,请求投降,以求得到齐国保护。齐景公问晏婴说:“叔孙氏请求发兵讨伐郈邑侯犯,而侯犯又以献郈邑来降,这将如何处置?”晏婴回答说:“齐国才与鲁国和好,那能接受其叛臣的投降,应当帮助叔孙氏讨伐侯犯。”齐景公却说:“郈邑是叔孙家的私地,与鲁定公无关。我们现在既答应叔孙州仇的求援,又答应侯犯的请降。然后派司马穰苴率兵屯于齐鲁边界,观察他们的战况变化,以决定我们的取舍。如果叔孙州仇失败,侯犯胜利,我们就接受侯犯投降,派一部分部队占领郈城,迎侯犯到齐国来; 如果侯犯失败,叔孙州仇胜利,我们就说部队是为帮助叔孙州仇打郈城而来的。这样,我们根据情况,可以临机行事。”齐司马穰苴根据齐景公的计谋,屯兵于齐鲁边界,以见风使舵。后来侯犯内部发生内乱,只好弃城投奔齐国部队,穰苴也就班师回国。 见风使舵,是在自己处于第三者位置情况下的一种投机取巧的谋略。现实生活中,见风使舵的人,常被人们视为势利的小人。而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大范围角逐中,见风使舵又不失为适应环境、保存自己、趋利避害的上策。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