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秋海棠》前言 |
释义 | 《秋海棠》前言我开始写小说是很早的,从在校刊上发表作品的时候算起,到现在差不多也有19个年头了。但最初的10年里,真可以说是一味的“瞎想瞎写”,有些东西, 简直够不上称小说,便是21岁那年给时事新报《青光》副刊所写的一个长篇《孽海涛》, 虽然也曾博得一部分宽大的读者的赞美,可是究其内容,委实还是非常的幼稚,无论从意识方面或技巧方面看,都得归入劣等中去。 后来不知怎样,居然有两个学校受了我的虚名的欺骗,先后要我去讲“小说学”, 为了要免得丢脸, 课余的准备就不能少:向来不曾走进去过的图书馆,从此也有了我的踪迹,一切关于研究文学或小说的书籍,也陆续映进了我的眼帘;如此胡闹了三四个学期之后, 自己对于所谓“小说”这一种文学,总算才略略有了一些头脑,每次翻开从前的旧作,脸上总觉得热刺刺地非常难受,几乎从此失却了继续写作的勇气。 我并不讳言,我是一个少产而且文笔很迟钝的作家,——假使我还可以算得是一个作家的话——尤其是在我略略领会了一些小说的真谛,和觉悟到了过去的错误之后,对于长篇创作,我更不敢亦不愿贸然从事;所以我脑海里, 虽然在6年前已构成了一个故事,想把它演绎成一篇10万字的小说,而且几年以来的确也费了不少心力, 用以搜集资料,实地考察,以及徵询各方的意见;但为了格外郑重起见,我终于延到去年11月, 才正式着手写作。这一篇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现在的《秋海棠》! 关于这篇创作的结构如何,技巧如何,有下文可以证明,这里无须多说;但有两点,却不得不先声明一下: 第一,在意识上,这个故事当然是经不起严格的批评的;但至少限度,我可以告慰读者,这里面也并无何种违反时代或接近下流的成分。 第二,本书中的人物,俱由作者想像而来,绝不影射任何一人。 我想说的话已经完了,一切仍望读者多多指教! 上面这一段开场白式的前言,就是我在去年2月中间,开始给申报写《秋海棠》时所发表的;现在本书印成单行本出版,我心里所想说的话,大致仍和一年半前相同,所以再把它排在这里,重登一遍。 但当《秋海棠》陆续在申报上刊登的十几个月工夫里,我这样拙劣的写作竟意外地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赞美,使我又惭愧,又感激。实际上,我也的确是用了全副力量来从事的,尽管我的天分既不高,修养又不足,但落笔前的苦心准备和开始以后的惨淡经营,至少已把这两种缺陷弥补了一部分, 以致使我后来在重行校阅一遍的时候, 自己也觉得尚不十分丢脸。仅仅最末一节结束得似乎太匆促,所以这一册单行本里, 已把全书分为18节,使最后的一个高潮,在一种比较更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出来。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我这一次的改作, 对于全书的情节,却并未有何更动, 虽然有不少太太小姐们在读完《秋海棠》以后,认为结局太惨,可是我这一部小说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产物, 不能让它离开现实太远。因为人生本是一幕大悲剧,惨痛的遭遇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史上都有,而骨肉重圆,珠还合浦等一类的喜事,却只能偶然在春梦中做到, 所以连梅宝的得以重见罗湘绮已经也太Dramatic了, 如何还能让秋海棠死里逃生的做起封翁来呢? 本书每节第一页上,有一幅名画家“杭州唐伯虎”唐云先生所画的秋海棠,姿态美妙,不可方物,端的等于给我戴了一顶最漂亮的丝绒帽子一样,真是万分感激的。此外顾联荣朱福祚顾向勤三君襄助校对,华敬端女士和甥女吴继慧协同誊写,都不失为是这本书的功臣,特此附笔志谢。 1942年7月7日 (《秋海棠》, 上海金城图书公司1942年版) 赏析 《秋海棠》这部小说,写的是艺人秋海棠(艺名)的悲剧生涯。它是以秋海棠和湘绮的爱情为线索,反映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不平。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描写逼真细致,令人觉得真实可信。所以在《申报》上连载时,就引起了社会轰动。作者在《前言》中提到了这一点。1942年由上海金城图书公司印成单行本发行。此后,这本小说先后被改编为话剧、电影、越剧、沪剧、粤剧、评弹等多种形式,在各地演出。其影响之广,在中国现代文字史上也不多见。 秦瘦鸥并不是一个多产作家,但他的创作态度很认真。他在《前言》中讲他初期创作的“瞎想瞎写”,说自己“文笔很迟钝”,说在“6年前已构成” 《秋海棠》的故事,直到这时“才正式着手写作”等,这是谦虚,也是严肃认真。这种认真正是《秋海棠》成功的关键之一。 从创作的角度讲,写一部长篇小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故事情节的构思,材料的组织安排,人物性格的典型化,描写的手法,环境的安排,语言的形象化等等,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急就往往是失败的重要根源。因为急就与草率是孪生兄弟。有些小说,看来是厚厚一本,读过之后却觉得轻飘飘的,人物形象模糊一片,品味不出其艺术美在何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态度不认真不严肃肯定是原因之一。读秦瘦鸥这篇《前言》,仅看到所谓谦虚还是很不够的,必须看到其创作态度的认真,才更有益处。 作者的严肃态度还表现在《秋海棠》的内容上。作者在《前言》中说:“我可以告慰读者,这里面也并无何种违反时代或接近下流的成分。”作品本身,确实如此。作品的主人公之一是艺人,作品又是以爱情故事为线索写下来的。这样的内容,写起来很容易陷入“下流”中去,但作品避免了这种毛病。可见,作者在注重艺术的同时,也认真考虑了社会效益。 从这篇《前言》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的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但离开生活真实太远的文艺作品,就不是现实主义作品了。作者在《前言》中谈到作品的结局问题说: “不能让它离开现实太远。”这是对一些人认为“结局太悲惨”的回答。这实际上,是忠于现实还是适合某些读者的口味的问题。在这里,作者选择了前者。 《秋海棠》的结局很悲惨。男主人公的惨死,真会使重情的读者为之唏嘘。所以有的读者建议作者改改结局,也是良好的愿望。但作者没有改,作者不赞成改成“骨肉重圆”,不让秋海棠“死里逃生”。因为作者认为“人生本是一幕大悲剧”。那么,为什么非要给他来个人为的“大团圆”呢?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艺中的人为的“大团圆”的结局,是一种“瞒”和“骗”。用科学的语言说,像那种生不能成“连理枝”而死后化为“比翼鸟”的结局,是非现实主义的。它只会销蚀人们的反抗压迫的斗志,给人以幻想的满足。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不肯这样做,因为他们不愿意离现实太远,他们不肯以掩盖现实残酷来满足人们的同情心的需要。秦瘦鸥所坚持的就是这种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