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蒙古族祭天祭火
释义

蒙古族祭天祭火

蒙古族的祭祀活动始于远古的原始崇拜。宗教传入后,又增添了宗教色彩,许多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代。
祭祀,按祭祀对象分,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民族神、祖先神的祭祀,一是对自然界神的祭祀。这里主要侧重记述对自然界神的祭祀,它又分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物的直接祭祀,一是对偶像的祭祀。
对自然物的祭祀,主要是对天、地、山、川、风、雨、雷、电、树木等的直接祭祀。(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形成了偶像,如河神、天神、地神等)。
祭天,各种祭祀中最重要的是祭天(腾格里)。《元史》说:“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
古代蒙古族祭天的仪式,据《蒙古秘史》记载,是把洁净的肉挂在竿上,然后洒马乳、谷物等。并对天祝祷所祈求之事。萨满教盛行后,这祭天之礼常由萨满主持,成为人与天的中介。但家族内普通祭天活动则由长者主持。古代蒙古族祭天一般都选在四月、八月、十二月。近代东部各盟旗民间祭天活动,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开始祭天,一般历时三天三夜。要有“博”参加(也有的请很多“博”参加,由一名“幻顿”主祭)。
祭天分“白祭”和“红祭”。“白祭”是指用蒙古族传统的奶制品来上供。“红祭”是指杀羊血祭。一般祭天的作法是:在院子里按方位插上九色旗(或五色旗),中间摆供桌。供桌上放装满粮食的升,升中插一面蓝旗(在牧区,也有的在院子里摆上一辆勒勒车,车辕子朝西南方向,车上放上两条垒起的供桌,将升放在“桌”上)。供桌前要摆上一堆牛粪火。“博”全身披挂,手持单鼓,领头跪下。作为供祭牺牲的羊,称为“术斯”,一定要用蒙古式掏心的杀法屠宰,将掏出的羊心放在碗里,直接上供祭天。主祭者开始一边用剑在“术斯”上左右上下数点着,一边祈祷,呼叫“长生天”,并把羊体上每一个部位都数叨个遍,把不同层次的天也叫个遍,如九层天,三十三层天,九十九层天等等。呼叫天的祷辞主要都是媚天、娱天的,如:
盛在杯中的马奶酒呵,
主宰万物的长生天啊,
啊咴,请交杯换盏,
享用这酒中的精华。
盛在壶中的玉露琼浆,
主宰万福的天父呵,啊咴,请开怀畅饮,
享用这杯中的佳酿。
待上供的羊肉煮熟后,摆上供桌。这时主持祭天的“博”领唱,众人合唱。唱毕,大家分享供品。
除一年一度的祭天外,还有临时性的祭天。萨满教的“博”把天分为若干层、若干方向,每个“方向”的天,主一方面的事情。如祛病禳灾要呼祭东南“银白色的天”;欢庆胜利要呼祭西南“金黄色的天”,等等。
祭火,火是蒙古人崇拜的对象,认为火是在天地分开时产生的,所以对“渥德嘎赖汗·额赫”(火神母)更加崇敬。按照蒙古人的习俗,继承财产权的幼子,在名字之后通常要加上“斡惕赤斤”字样,就是继承父亲最珍贵的遗产——火(包括火盆、火灶等),就是守灶人。这样,火,就与蒙古族崇拜的天地、祖先,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祭祀的主要内容之一。
祭火可分年祭、月祭两种:
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因“岁时节令”一章中已提及,故不赘述了。
月祭,一般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除了念祭火经外,也要在火盆里烧树条,然后向火中浇洒酒、奶油,并献上“白食”,口中要念叨着祷辞。
祭雷,多为宫廷、官府举行。据《元史》载,风雨雷师之祀,始于1270年(元至元七年)十二月,由大师农请命确立。定为:立春后丑日祭风师,立夏后申日祭雷雨师。
在民间,遇有雷击人畜或蒙古包,都要请“幻顿”或“博”来禳除。
祭星,过去在民间较盛行。祭星的时辰为每年正月初七的晚上,祭星的仪式是在院中放一小桌,摆上香炉,点香后向北斗叩拜。
祭神树,祭神树在东部区蒙古族中比较普遍,蒙语也叫祭“尚石”,即指神树而言。每个部落,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神树。神树的选择,多为百年参天古榆,树形奇特,并生在山阳、坨岗之显赫之处。每年祭一次,没有固定的时间,天大旱时常常到神树下祭树求雨。祭神树时,全屯(或全部落)的男女老少都集于神树下,用鲜花或彩布条把神树装饰一新。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的先祖,就曾有以“美布饰树”,绕树舞之、蹈之的习俗。祭神树时,用“全羊”做祭品,由主祭人向神树洒酒、洒奶子。东蒙有的地方,还推举在群众中有威望的长者扮做“尚石老人”,端坐在神树下,由主祭人向他祭酒,敬献奶食品。祭神树时,祭品一般当即分食共享,最后以歌舞结束。祭神树的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