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祭灶词》(范成大) |
释义 | 《祭灶词》(范成大)范成大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兮! ” 范成大晚年归隐故乡石湖,创作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又创作《腊月村田乐府》,从另一侧面反映当时的农村生活。作者自序云: “余归石湖,往来田家,得岁暮十事,采其语各赋一诗,以识土风,号村田乐府。”这十首诗分别为: 《冬舂行》、《灯市行》、《祭灶词》、《口数粥行》、《爆竹行》、《烧火盆行》、《照田蚕词》、《分岁词》、《卖痴呆词》、《打灰堆词》。仅从诗名即可想见,作者笔绘了一幅热闹、生动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江南农村风俗画。 “祭灶”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习俗,农村尤为盛行。“灶君”亦称为“灶神”、“灶王”,常供奉于居家灶头。据说灶王是主宰一家祸福的神灵。又见《抱朴子·微旨》载: “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意即“告状”。灶君既管凶吉祸福之事,又掌“白人罪状”之权,故颇受敬重。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家家户户都要送灶君上天言事,谓之送灶。诗首先解题,交代祭灶的时间和缘由。以下转入对祭灶过程的具体叙述。 灶君将行,天路迢迢如何去?先为其备车马,“云车风马”即祭祀用的纸车纸马,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祭毕焚化,迷信者想象神佛可借此腾云御风,扶摇上天。“小留连”犹言“别急着走,稍等一等”。等什么?此处故作一顿,引出下文。灶君上天,祸福系之,怎能让他老人家空着肚子赶路呢?主人置好杯盘,盘中盛着烂熟的猪头,鲜美的双鲤和松软香甜的豆沙糕团。这些虽非山珍海鲜,却是农家一年辛苦所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味。 祭祀开始了,妇女们避得远远的,男人们酌酒献物。主人将斟得满满的酒,恭恭敬敬地浇在地上,接着焚烧纸钱。在酒香火光中,灶神爷也就喜笑颜开了。“灶君喜”虽是一笔极平常的描写,却令人感到味在其中,意在言外。灶君身为仙界人物,却并未绝尘脱俗,与凡夫俗子有同样的情欲。主人如此厚彼:他能不喜吗?同时,这个“喜”字也表现了人和神之间达到的和谐、融洽的境界。看来作者是在写神,实际上却是在写人。 诗至此铺垫已足,趁灶君的喜劲儿未消,赶紧推出祭祀人的祝辞:“平日里婢女们若有争斗口角,您就装着没听见一样,那些猫呀狗呀,爱东抓西爬的,难免会弄脏灶台,也望您老千万别怪罪。”接着又以“送君醉饱登天门”一句过渡,说灶神爷吃饱了,喝足了,也只能假装糊涂了。最后两句总束全诗,点明祭灶之旨意。这两句诗虽和居家灶头常贴的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家保吉祥”的意思相似,然对照揣读,则更可感受到一种朴实而形象的民间语言的新鲜气息。 本诗不以诗情画意取胜,亦不以丽辞佳句见长,记言叙事,纯用白描,无渲染,无夸饰,于平直中见谐趣。五句祭辞尤为精彩,诗人采农家语入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有民歌风。这首描叙岁暮祭祀活动的风俗诗,不仅给人以土风民俗方面的知识,而且也和作者的不少田园诗、民情诗一样,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幸福安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村田乐府》十首,于腊月风景,渲染无遗,吴中习俗,至今可想见也。(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十二)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