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苏轼《八月十五日观潮(其二)》
释义

苏轼《八月十五日观潮(其二)》

苏轼《八月十五日观潮(其二)》

苏轼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 越山浑在浪花中。

钱塘江即浙江,在杭州南,曲折东流,归于大海。周密《武林旧事》云:“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据元褧伯宣《浙江潮候图》载: 浙江江口有两山并峙于江海会合之处,称为海门,下有沙滩宽三百余里,“潮之入于浙江也,发乎浩渺之区,而顿就敛束,逼碍沙滩,于是回薄激射,折而趋于两山之间, 拗怒不泄, 则奋而上隮, 如素蜺横空, 奔雷殷地, 观者胆掉,涉者心悸。故为东南之至险,非他江之可同也。”对于钱塘潮之壮观,早在《庄子·外物篇》即有“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伴鬼神,惮赫千里”之描绘。从古至今,均被誉为我国沿海潮汐之观止,世界亦唯有巴西亚马逊河之潮方可媲美。

汉魏六朝以来,钱塘观潮之风即盛。观潮最佳时节为每年农历8月中旬,8月18日为“潮诞”。届时,人们倾城而出,士女云集,江干搭起彩棚,以至“十余里间,地无寸隙。”历代诗人以此为题材,吟咏不绝。唐宋如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卢纶、姚合、罗隐、范仲淹、陈师道、辛弃疾等均有名篇,东坡篇什更多。

此诗作于熙宁六年 (1073),杭州通判任上。诗由七绝五首组成: 其一,写中秋月色与欲往观潮之兴会,“寄语重门休上锁,夜潮留于月中看”,为观潮先作铺垫。其二,突现夜潮之声威与壮观。其三,因观潮而发身世之感,含未必沉沦之意。其四,就弄潮儿“重利轻生不自怜”与朝廷“应教斥卤变桑田”抒发议论,系乌台诗案贾祸内容之一。其五,借《庄子·秋水》及有关吴王夫差、吴越王钱鏐等典故,表达诗人愿望,有兴利除害之心。五篇为一组,每首相对独立,其中第二首当是主体部分。

前二句,显示潮之声威,后二句描绘潮之壮丽,兼用典故和博喻。

“万人鼓噪慑吴侬”,首从听觉着笔,海潮呼啸而来,发出如万人鼓噪般的巨大声响,吴人为之震慑,读者亦感惊心。传说当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后,鸱夷裹尸,扔入钱塘江内,江中从此怒涛汹涌,潮汐澎湃。后来越国军队中夜进攻吴国,以万人鼓噪之势,致使吴军震慑,一败涂地。起笔摹声,实含暗喻,已觉钱塘潮之声势浩大惊人。

“犹似浮江老阿童”,又用一个明喻引出“王溶楼船下益州” (刘禹锡句) 场面,进一步渲染钱塘潮的巨大声威。《王濬传》载: 西晋太康元年(280),武帝伐吴,益州刺史老将王濬(小字阿童) 率水军二千,楼船连舫,顺江鼓棹,直捣金陵,刀不血刃,攻无坚城。东吴君臣孙皓等人,闻之丧魄,备亡国之礼,出石头城,肉袒伏降。”“犹似”二字,运用明喻,且跃进一层。

以上二句,通过描述、用典和比喻连用,借万人鼓噪与楼船浮江之势,比喻钱塘潮之巨大声威,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可与唐人赵嘏《钱塘》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参读。“吴侬”二字,切合钱塘所在地理位置以及有关吴王夫差、吴主孙皓两个历史掌故。(侬,即人,吴语。)

后二句,从视觉人笔,突出场景之壮观。“欲识潮头高几许?”作一提顿,引出又一个新奇比喻来。“越山”,当指浙江境内群山。《浙江潮候图》载:“浙江之口有两山焉,其南曰龛山,其北曰赭山,并峙于江海之会,谓之海门”。可见其越山之雄胜。又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赤城、天姥、天台,均系越山,“越山浑在浪花中”,则用全部越山之置于翻腾汹涌的江涛海浪中来比喻钱塘江的潮头,将钱塘潮之“银山迸涌”、“涛山浪屋”作了形象再现与尽情讴歌。两句自成问答,关合全诗,看似反诘设问,实为唱叹赞赏。

全诗28个字,运用两个典故,一连三个比喻,既传达声威,又穷形极相,将钱塘夜潮的声势与壮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诗人为大自然壮美山河所倾倒的陶醉之情,溢于言表,其善用博喻、夸张手法以及奔放清雄的诗风可见一斑。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