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胡安国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胡安国的事迹|史鉴
释义

胡安国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胡安国的事迹|史鉴

胡安国(公元1074—1138年)字康侯,宋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进士。高宗时仕至给事中、中书舍人。力主恢复。以反对重用朱胜非去职。受命纂修《春秋传》。学宗程颐。其书自明初便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专用书。又有《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



〔正 史〕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入太学,以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颍川靳裁之为师。裁之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三试于礼部。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初,廷试考官定其策第一,宰职以无诋元祐语,遂以何昌言冠,方天若次之,又欲以宰相章惇子次天若。时发策大要崇复熙宁、元丰之制,安国推明《太学》,以渐复三代为对。哲宗命再读之,注听称善者数四,亲擢为第三。为太学博士,足不蹑①权门。

提举湖南学事,有诏举遗逸,安国以永州布衣王绘、邓璋应诏。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零陵簿称二人党入范纯仁客,而流人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素恶安国与己异,得簿言大喜,命湖南提刑置狱推治;又移湖北再鞫,卒无验②,安国竟除名③。未几,簿以他罪抵法,台臣直④前事,复安国元官。

政和元年,张商英相,除提举成都学事。二年,丁内艰⑤,移江东。父没终丧,谓子弟曰:“吾昔为亲而仕,今虽有禄万钟将何所施?”遂称疾不仕,筑室墓傍,耕种取给,盖将终身焉。宣和末,李弥大、吴敏、谭世勣合荐,除屯田郎,辞。

靖康元年,除太常少卿,辞;除起居郎,又辞。朝旨屡趣⑥行,至京师,以疾在告⑦。一日方午,钦宗亟召见,安国奏曰:“明君以务学为急,圣学以正心为要。心者万事之宗,正心者揆事宰物之权。愿擢名儒明于治国平天下之本者,虚怀访问,深发独智。”又言:“为天下国家必有一定不可易之计,谋议既定,君臣固守,故有志必成,治功可立。今南向视朝半年矣,而纪纲尚紊,风俗益衰,施置乖方,举动烦扰;大臣争竞,而朋党之患萌;百执窥觎,而浸润之奸作;用人失当,而名器愈轻;出令数更,而士民不信。若不扫除旧迹,乘势更张,窃恐大势一倾,不可复正。乞访大臣,各令展尽底蕴,画一具进。先宣示台谏,使随事疏驳。若大臣议绌,则参用台谏之言;若疏驳不当,则专守大臣之策。仍集议于朝,断自宸衷,按为国论,以次施行。敢有动摇,必罚无赦。庶几新政有经,可冀中兴。”钦宗曰:“比留词掖⑧相待,已命召卿试矣。”语未竟,日昃暑甚,汗洽上衣,遂退。

时门下侍郎耿南仲倚攀附恩,凡与己不合者,即指为朋党。见安国论奏,愠曰:“中兴如此,而曰绩效未见,是谤圣德也。”乃言安国意窥经筵,不宜召试。钦宗不答。安国屡辞,南仲又言安国不臣,钦宗问其状,南仲曰:“往不事上皇,今又不事陛下。”钦宗曰:“渠⑨自以病辞,初非有向背也。”每臣僚登对,钦宗即问识胡安国否,中丞许翰曰:“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者实鲜。”钦宗叹息,遣中书舍人晁说之宣旨,令勉受命⑩,且曰:“他日欲去,即不强(11)留。”既试,除中书舍人,赐三品服。南仲讽台谏论其稽命不恭,宜从黜削。疏奏不下,安国乃就职。

南仲既倾宰相吴敏、枢密使李纲,又谓许景衡、晁说之视大臣升黜为去就,怀奸徇私,并黜之。安国言:“二人为去就,必有陈论;怀奸徇私,必有实迹。乞降付本省,载诸词命。”不报。

叶梦得知应天府,坐为蔡京所知(12),落职奉祠。安国言:“京罪已正,子孙编置,家财没入,已无蔡氏矣。则向为京所引者,今皆朝廷之人,若更指为京党,则人才见弃者众,党论何时而弭!”乃除梦得小郡。

中书侍郎何栗建议分天下为四道,置四都总管,各付一面,以卫王室、捍强敌。安国言:“内外之势,适平则安,偏重则危。今州郡太轻,理宜通变。一旦以二十三路之广,分为四道,事得专决,财得专用,官得辟置,兵得诛赏,权恐太重;万一抗衡跋扈,何以待之?乞据见今二十三路帅府,选择重臣,付以都总管之权,专治军旅。或有警急,即各率所属守将应援,则一举两得矣。”寻以赵野总北道,安国言魏都地重,野必误委寄(13)。是冬,金人大入,野遁,为群盗所杀,西道王襄拥众不复北顾,如安国言。

李纲罢,中书舍人刘珏行词,谓纲勇于报国,数至败衄。吏部侍郎冯澥言珏为纲游说,珏坐贬。安国封还词头(14),以为“侍从虽当献纳,至于弹击官邪必归风宪。今台谏未有缄默不言之咎,而澥越职,此路若开,臣恐立于朝者各以好恶胁持倾陷,非所以靖朝著(15)。”献仲大怒,何栗从而挤之,诏与郡。栗以安国素苦足疾,而海门地卑湿,乃除安国右文殿修撰、知通州。

安国在省一月,多在告之日,及出必有所论列。或曰:“事之小者,盍姑置之。”安国曰:“事之大者无不起于细微,今以小事为不必言,至于大事又不敢言,是无时而可言也。”

安国既去,逾旬,金人薄(16)都城。子寅为郎在城中,客或忧之,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敌围益急,钦宗亟召安国及许景衡,诏竟不达。

高宗即位,以给事中召,安国言:“昨因缴奏,遍触权贵,今陛下将建中兴,而政事弛张,人才升黜,尚未合宜,臣若一一行其职守,必以妄发,干犯典刑。”黄潜善讽(17)给事中康执权论其托疾,罢之。三年,枢密张浚荐安国可大用,再除给事中。赐其子起居郎寅手札,令以上意催促。既次池州,闻驾幸吴、越,引疾还。

绍兴元年,除中书舍人兼侍讲,遣使趣召,安国以《时政论》二十一篇先献之。论入,复除给事中。二年七月入对,高宗曰:“闻卿大名,渴于相见,何为累诏不至?”安国辞谢,乞以所进二十一篇者施行。其论之目,曰《定计》、《建都》、《设险》、《制国》、《恤民》、《立政》、《核实》、《尚志》、《正心》、《养气》、《宠度》、《宽隐》。论《定计》略曰:“陛下履极(18)六年,以建都,则未有必守不移之居:以讨贼,则未有必操不变之术;以立政,则未有必行不反之令;以任官,则未有必信不疑之臣。舍今不图,后悔何及!”论《建都》谓:“宜定都建康以比关中、河内,为兴复之基。”论《设险》谓:“欲固上流,必保汉、沔;欲固下流,必守淮、泗;欲固中流,必以重兵镇安陆。”论《尚志》谓:“当必志于恢复中原,祗奉陵寝;必志于扫平仇敌,迎复两宫。”论《正心》谓:“戡定祸乱,虽急于戎务,而裁决戎务,必本于方寸。愿选正臣多闻识、有志虑、敢直言者,置诸左右,日夕讨论,以宅厥心(19)。”论《养气》谓:“用兵之胜负,军旅之强弱,将帅之勇怯,系人君所养之气曲直何如。愿强于为善,益新厥德,使信于诸夏、闻于夷狄者,无曲可议,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发天下矣。”安国尝谓:“虽诸葛复生,为今日计,不能易此论也。”

居旬日,再见,以疾恳求去。高宗曰:“闻卿深于《春秋》,方欲讲论。”遂以《左氏传》付安国点句正音。安国奏:“《春秋》经世大典,见诸行事,非空言比。今方思济艰难,《左氏》繁碎,不宜虚费光阴,耽玩文采,莫若潜心圣经。”高宗称善,寻除安国兼侍读,专讲《春秋》。时讲官四人,援例乞各专一经。高宗曰:“他人通经,岂胡安国比。”不许。

会除故相朱胜非同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安国奏:“胜非与黄潜善、汪伯彦同在政府,缄默附会,循致渡江;尊用张邦昌结好金国,沦灭三纲,天下愤郁;及正位冢司(20),苗、刘肆逆,贪生苟容,辱逮君父。今强敌凭陵,叛臣不忌,用人得失,系国安危,深恐胜非上误大计。”胜非改除侍读,安国持录黄(21)不一下,左相吕颐浩特命校正黄龟年书行。安国言:“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臣今待罪无补,既失其职,当去甚明。况胜非系臣论列之人,今朝廷乃称胜非处苗、刘之变,能调护圣躬。昔公羊氏言祭仲废君为行权,先儒力排其说。盖权宜发置百所施于君父,《春秋》大法,尤谨于此。建炎之失节者,今虽特释而不问,又加选擢,习俗既成,大非君父之利,臣以《春秋》入侍,而与胜非为列,有违经训。”遂卧家不出。

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颐浩大喜,即引胜非为助,而降旨曰:“胡安国屡召偃蹇不至,今始造朝,又数有请。初言胜非不可同都督,及改命经筵,又以为非,岂不以时艰不肯尽瘁,乃欲求微罪而去,其自为谋则善,如国计何?”落职提举仙都观。是夕,彗出东南,右相秦桧三上章乞留之,不报,即解相印去。侍御史江跻上疏,极言胜非不可用,安国不当责。右司谏吴表臣亦言安国扶病见君,欲行所学,今无故罪去,恐非所以示天下。不报。颐浩即黜给事中程瑀、起居舍人张焘及跻等二十余人,云应天变除旧布新之象,台省一空。胜非遂相,安国竟归。

五年,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安国辞。诏以经筵旧臣,重闵劳(22)之,特从其请,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所著《春秋》传。

书成,高宗谓深得圣人之旨,除提举万寿观兼侍读。未行,谏官陈公辅上疏诋假托程颐之学者,安国奏曰:“孔、孟之道不传久矣,自颐兄弟始发明之,然后知其可学而至,今使学者师孔、孟,而禁不得从颐学,是入室而不由户。本朝自嘉祐以来,西都有邵雍、程颢及其弟颐,关中有张载,皆以道德名世,公卿大夫所钦慕而师尊之。会王安石、蔡京等曲加排抑,故其道不行。望下礼官讨论故事,加之封爵,载在祀典,比于荀、杨、韩氏,仍诏馆阁褒其遗书,校正颁行。使邪说者不得作。”奏入,公辅与中丞周秘、侍御史石公揆承望宰相风旨,交章论安国学术颇僻。除知永州,辞,复提举太平观,进宝文阁直学士。卒,年六十五。诏赠四官,又降诏加赙,赐田十顷恤其孤,谥曰文定,盖非常格也。

安国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23),志于康济时艰。见中原沦没,遗黎(24)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其爱君忧国之心远而弥笃,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风度凝远,萧然尘表,视天下万物无一足以婴(25)其心。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朱震被召,问出处之宜,安国曰:“子发学《易》二十年,此事当素定矣。世间惟讲学论政,不可不切切询究,至于行己大致,去就语默之几(26),如人饮食,其饥饱寒温,必自斟酌,不可决诸人,亦非人所决也。吾平生出处皆内断于心,浮世利名如蠛蠓过前,何足道哉!”故渡江以来,儒者进退合义,以安国、尹焞为称首。侯仲良言必称二程先生,他无所许可,后见安国,叹曰:“吾以为志在天下,视不义富贵真如浮云者,二程先生而已,不意复有斯人(27)也。”

安国所与游者,游酢、谢良佐、杨时皆程门高弟。良佐尝语人曰:“胡康侯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安国之使湖北也,时方为府教授,良佐为应城宰,安国质疑访道,礼之甚恭,每来谒而去,必端笏正立目送之。

自王安石废《春秋》不列于学官,安国谓:“先圣手所笔削之书,乃使人主不得闻讲说,学士不得相传习,乱伦灭理,用夏变夷,殆由乎此。”故潜心是书二十余年,以为天下事物无不备于此。每叹曰:“此传心要典也。”

安国少欲以文章名世,既学道,乃不复措意。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三子,寅、宏、宁。



《宋史·胡安国传》卷四三五





[注 释]



①蹑:踏,踩。②卒无验:终究没有验证。③除名:除去名籍,取消原有的资格。④直:公正。这里有平反昭雪的意思。⑤丁内艰:遭母丧。⑥趣:催促。⑦以疾在告:以疾告假。⑧比:近日;词掖:指博学宏词科。⑨渠:他。⑩令勉受命:让他勉强接受赐命。(11)强:勉强。(12)坐为蔡京所知:因为被蔡京赏识而得罪。(13)委寄:委认,委托。(14)词头:皇上任命臣下的谕旨。(15)靖朝著:安靖朝廷之法。著,明显。(16)薄:逼近。(17)讽:暗示。(18)履极:即位。(19)以宅厥心:用来安定其心神。宅,安定。(20)正位冢司:做了宰相。(21)录黄:又称“画黄”。宋制,臣下得旨后另以黄纸录送门下省,故称。(22)闵劳:怜念慰劳。(23)标的:标准。(24)遗黎:遗民。(25)婴:羁绊。(26)几:机。(27)斯人:此人。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