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老人与死神
释义

老人与死神

有一天,一位老人上山砍柴,砍的柴很重,他不得不拖着柴走很远的路。走到半路,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他把柴扔在一边,召唤死神。但是, 当死神降临,问他有何贵干时,老人却说:“我要你来,是要你帮我把柴背在背上!”

——伊索寓言(刘海宁译自联邦德国苏尔康普出版社1981年版《哲学信息》)


阅读完一篇寓言后,为了明了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我们通常要回味一下寓言的内容。对这篇寓言,我们大概可以这样回味:有一位孤苦零丁的老人,为了谋生,不得不从事艰辛的劳动,在生活的重担的压迫下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召唤死神,想了此一生,以摆脱他所承受不了的生活,但是就在死神来临但还没有取走他的生命的关键时刻, 出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老人的主意变了,短暂的休息使他对生活及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因此,请求死神取走生命变成了请求死神帮他继续生活。在回味这篇寓言的时候,我们已经把我们自己对它的理解加了进去,如柴,我们理解为生活和生命,请求死神帮助把柴背到背上理解为继续生活。通过上述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寓言要说明这么一个道理:每个人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即使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生命仍然是至上不可抛弃的。我们分析到这里,似乎应当结束了,但是这则寓言可不可以作其他的分析呢?
德国当代哲学家汉斯·布鲁门贝格获得1980年弗洛伊德奖,在颁奖仪式上曾对这篇寓言作过分析。 首先他承认,传统的“生命可爱”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过于浅显,平庸,它会妨碍人们在阅读后作进一步的哲学思考。
他认为,整篇寓言的关键在老人召唤死神和死神降临这两点之间的时间差和老人在此时间内作出的思考上。这个时间差使老人有时间重新考虑生命的价值,因而获得继续生活的勇气。因此在他看来,这篇寓言要说明两个道理:一、在做出决定之前,应当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二、人们相互交往时应当在时间上留有一定余地以供对方思考(死神如果马上行动,那么老人就没有思考的余地)。
一篇寓言经过不同人的分析,得出不同的道理,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寓言的特点。一位作者一旦写出一篇好的寓言,那么对该作品主题的理解负有责任的就不再是作者一人,而是所有阅读这篇作品的读者。如果一篇寓言没有直接写出要说明什么道理、那么它就无形中把这个空白留给了读者,要求读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填补这个空白。生活经历的不同,职业的不同,知识水平的不同都可能导致读者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也是寓言的特点决定的。
这篇寓言在语言上是很有特色的,但是它的特色不是表现在词的选择上,而是词的组合和整体的结构上,而且词的组合对整体结构的构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先从分析词的组合入手。和老人有联系的是:艰辛的劳动,如砍柴、柴很重、很远的路;艰辛的劳动带来的结果是生命的结束:走不动,把柴扔在一边, 召唤死神。和死神有联系的即是结束艰辛的劳动, 同时又是开始新的生活(帮我把柴背在背上)。我们再来看看整体结构: 上面三个层次的语言组合构成了寓言的结构特点: 佯谬,佯谬是古希腊文人常用的一种作文手法,它是一种通过表面上的自相矛盾使读者感到大出所料的手法。召唤死神本是为了结束生命摆脱苦难,结果却是为了开始新生或继续生活。伊索正是通过这种不符合常人逻辑的逻辑,即通过佯谬,使人们认识生与死本来就是一体的;于是读者会自然而然地把沉重的柴与生命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柴”具有了象征作用,意会到了“柴”的象征作用,读者便会去考虑,是什么使得老人想继续生活下去?在召唤死神和死神尚未来临这一段时间里,老人都考虑了些什么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引出了本文前半部分的分析。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