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註釋】:

翠:

①“翡翠”的省稱。《楚辭·招魂》:“砥室翠翹(qiáo)。”(砥:石。翹:羽毛。)權德輿《旅館雪晴又睹新月眾興所感因成雜言》:“珠環翠佩聲珊珊。”(佩:佩飾。珊珊:玉聲。)②青綠色。李白《廬山謠》:“翠影紅霞映朝日。”③一種青綠色的雌鳥,也叫“翠鳥。”左思《蜀都賦》:“孔翠群翔,犀象競馳。”

出:

①出去;從裡面到外面。屈原《九歌·國殤》:“出不入兮往不返。”②到;到達。《漢書·霍光傳》:“築神道,北臨昭靈,南出承恩。”(神道:墓道。昭靈、承恩:皆館名。)③超過;超越。《論語· 鄉黨》:“祭肉不出三日。”白居易《與元九書》:“自思所陳亦無出足下之見。”④發出。《商君書·更法》:“於是遂出墾草令。”⑤指天然生長或人工生產。《荀子·富國》:“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⑥產生;發生。《荀子·勸學》:“肉腐出蟲。”(腐:腐爛。)⑦出現;露出。葛洪《抱樸子·外篇· 省煩》:“枝分葉散,重出互見。”(重:重復。)蘇軾《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⑧拿出;支出。《宋史·食貨志上五》:“又農民出錢,難於出力。”(比出力困難。)曹操《收租調令》:“戶出絹二匹。”⑨指引文、典故等來源於某書。《後漢書·孔融傳》:“(曹操)後問出何經典。”⑩舊指離棄妻子。《孟子· 離婁下》:“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11)指花瓣。《宋書·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獨六出。”(花雪:雪花。)[出塵]1.超出塵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2.佛教用語。脫離煩惱的塵俗。《四十二章經》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出閤]1.皇子出就封國。《南齊書·江謐傳》:“諸皇子出閤用文武主帥,皆以委謐。”2.指閣臣出任外職。《梁書·江蒨傳》:“初,王泰出閤。”3.公主出稼。元稹《七女封公主制》:“雖穠華可尚,出閤未期,而湯沐先施,分封有據。”後用為女子出嫁的通稱。[出首]1.自首。《晉書·華軼傳》:“尋而軼敗,(高)悝藏匿軼二子及妻,崎嶇經年,既而遇赦,悝攜之出首。”2.檢舉;告發。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二折:“我將這簡貼兒去夫人行出首去來。”

聳:

①耳聾。馬融《廣成頌》:“子野聽聳,離朱目眩。”②高聳;直立。柳宗元《種柳戲題》:“聳幹會參天。”③搖動;縱起。《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是以潛虯聳鱗,佇利見之期。”(虯:傳說為有角小龍。)④通“悚”。驚懼;恐懼;驚動;驚恐。《後漢書·蔡邕傳》:“吾心聳然,唯恐螳蜋之失之也。”⑤敬重。《國語·楚語上》:“昔殷武丁聳其德,至於神明。”⑥獎勵。《國語·楚語上》:“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

嵩:

①山名。即嵩山,五嶽的中嶽。在今河南省登封縣北。沈約《遊沈道士館》詩:“無事適華嵩。”②泛指高山。《梁書·武帝紀上》:“公(武帝)跨躡(niè)嵩溟。”(躡:登上。溟:大海。)③山高峻。陸機《赴洛道中作二首》之二:“頓轡(pèi)倚嵩巖,側聽悲風響。”(轡:韁繩。)

起:

①[動]站起,起來。《莊子·齊物論》:“曩子坐,今子~。”②[動]起床。《孟子·盡心上》:“雞鳴而~。”③[動]起身,出發。《墨子·公輸》:“子墨子聞之,~於魯。”④[動]興起。《荀子·天論》:“一廢一~,應子以貫,理貫不亂。”⑤[動]發動。賈誼《論積貯疏》:“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矣。”⑥[動]起用。《泰州海陵縣主薄許君墓志銘》:“有拔而~之。”⑦[動]修建。李華《吊古戰場文》:“秦~長城,竟海為關。”⑧[動]開始。《史記·李斯列傳》:“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⑨[動]出身。《漢書·蕭何曹參傳》:“蕭何曹參皆~刀筆吏。”

深:

①水深。與“淺”相對。《詩經·小雅·小旻(mín)》:“如臨深淵,如履薄冰。”②從上到下或從外到裡距離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③深厚;密切。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④深入;深刻。《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又精到。⑤精深;深奧。《論衡· 自紀》:“何以為辯? 喻深以淺。”⑥厲害;深重。《韓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⑦刻毒;殘酷。《戰國策·燕策三》:“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將軍:指樊於[wū]期。遇:對待。)⑧色彩濃重。白居易《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⑨時間久。陸遊《入蜀記》:“是日風靜,舟行頗遲,又深秋潦(lǎo)縮。”(潦縮:積水下降。)⑩副詞。表示程度較高,相當於“很”、“非常”。《史記·汲黯鄭當時列傳》:“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

跡:

①腳印;足跡。《莊子·人間世》:“絕跡易,無行地難。”枚乘《上書諫吳王》:“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②痕跡。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屏障:指屏風。)又指前代遺留下來的事物。張羽《清口》:“遺跡不可問,但見荒榛叢。”(但:僅。)③事跡;功業。《荀子·正名》:“跡長功成,治之極也。”④追蹤;搜尋。《新唐書·李密傳》:“轉匿大俠王季才傢,為吏跡捕,復亡去。”⑤考察;觀察。《墨子·尚賢中》:“然後聖人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跛:

(一)腿瘸。《荀子·修身》:“故蹞(kuǐ)步而不休,跛鱉千裡;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二)bì偏一足站立。《禮記·曲禮上》:“遊毋倨,立毋跛。”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下一篇:偶此真籍客,悠扬两情摅。
  • 翠出牛头耸,--嵩起苔深马迹跛。

    “翠出牛头耸,--嵩起苔深马迹跛。”诗句出处:《报恩寺南池联句》;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作品。

  • 【注释】:

    翠:

    ①“翡翠”的省称。《楚辞·招魂》:“砥室翠翘(qiáo)。”(砥:石。翘:羽毛。)权德舆《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珠环翠佩声珊珊。”(佩:佩饰。珊珊:玉声。)②青绿色。李白《庐山谣》:“翠影红霞映朝日。”③一种青绿色的雌鸟,也叫“翠鸟。”左思《蜀都赋》:“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出:

    ①出去;从里面到外面。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返。”②到;到达。《汉书·霍光传》:“筑神道,北临昭灵,南出承恩。”(神道:墓道。昭灵、承恩:皆馆名。)③超过;超越。《论语· 乡党》:“祭肉不出三日。”白居易《与元九书》:“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④发出。《商君书·更法》:“于是遂出垦草令。”⑤指天然生长或人工生产。《荀子·富国》:“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⑥产生;发生。《荀子·劝学》:“肉腐出虫。”(腐:腐烂。)⑦出现;露出。葛洪《抱朴子·外篇· 省烦》:“枝分叶散,重出互见。”(重:重复。)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⑧拿出;支出。《宋史·食货志上五》:“又农民出钱,难于出力。”(比出力困难。)曹操《收租调令》:“户出绢二匹。”⑨指引文、典故等来源于某书。《后汉书·孔融传》:“(曹操)后问出何经典。”⑩旧指离弃妻子。《孟子· 离娄下》:“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11)指花瓣。《宋书·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花雪:雪花。)[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出閤]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出閤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出閤。”3.公主出稼。元稹《七女封公主制》:“虽秾华可尚,出閤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出首。”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耸:

    ①耳聋。马融《广成颂》:“子野听耸,离朱目眩。”②高耸;直立。柳宗元《种柳戏题》:“耸干会参天。”③摇动;纵起。《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是以潜虬耸鳞,伫利见之期。”(虬:传说为有角小龙。)④通“悚”。惊惧;恐惧;惊动;惊恐。《后汉书·蔡邕传》:“吾心耸然,唯恐螳蜋之失之也。”⑤敬重。《国语·楚语上》:“昔殷武丁耸其德,至于神明。”⑥奖励。《国语·楚语上》:“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

    嵩:

    ①山名。即嵩山,五岳的中岳。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沈约《游沈道士馆》诗:“无事适华嵩。”②泛指高山。《梁书·武帝纪上》:“公(武帝)跨蹑(niè)嵩溟。”(蹑:登上。溟:大海。)③山高峻。陆机《赴洛道中作二首》之二:“顿辔(pèi)倚嵩岩,侧听悲风响。”(辔:缰绳。)

    起:

    ①[动]站起,起来。《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②[动]起床。《孟子·尽心上》:“鸡鸣而~。”③[动]起身,出发。《墨子·公输》:“子墨子闻之,~于鲁。”④[动]兴起。《荀子·天论》:“一废一~,应子以贯,理贯不乱。”⑤[动]发动。贾谊《论积贮疏》:“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矣。”⑥[动]起用。《泰州海陵县主薄许君墓志铭》:“有拔而~之。”⑦[动]修建。李华《吊古战场文》:“秦~长城,竟海为关。”⑧[动]开始。《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⑨[动]出身。《汉书·萧何曹参传》:“萧何曹参皆~刀笔吏。”

    深:

    ①水深。与“浅”相对。《诗经·小雅·小旻(mín)》:“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②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远。《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③深厚;密切。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④深入;深刻。《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又精到。⑤精深;深奥。《论衡· 自纪》:“何以为辩? 喻深以浅。”⑥厉害;深重。《韩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⑦刻毒;残酷。《战国策·燕策三》:“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将军:指樊於[wū]期。遇:对待。)⑧色彩浓重。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⑨时间久。陆游《入蜀记》:“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深秋潦(lǎo)缩。”(潦缩:积水下降。)⑩副词。表示程度较高,相当于“很”、“非常”。《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

    迹:

    ①脚印;足迹。《庄子·人间世》:“绝迹易,无行地难。”枚乘《上书谏吴王》:“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②痕迹。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屏障:指屏风。)又指前代遗留下来的事物。张羽《清口》:“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但:仅。)③事迹;功业。《荀子·正名》:“迹长功成,治之极也。”④追踪;搜寻。《新唐书·李密传》:“转匿大侠王季才家,为吏迹捕,复亡去。”⑤考察;观察。《墨子·尚贤中》:“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跛:

    (一)腿瘸。《荀子·修身》:“故蹞(kuǐ)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二)bì偏一足站立。《礼记·曲礼上》:“游毋倨,立毋跛。”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下一篇:偶此真籍客,悠扬两情摅。

  •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下一篇:偶此真籍客,悠扬两情摅。
  • 诗文 翠出牛头耸,--嵩起苔深马迹跛。
    释义
    • 翠出牛頭聳,--嵩起苔深馬跡跛。

      “翠出牛頭聳,--嵩起苔深馬跡跛。”詩句出處:《報恩寺南池聯句》;是唐朝詩人陸龜蒙的作品。

    古岸涵碧落,--陸龜蒙
    虛軒明素波。坐來魚陣變,--皮日休
    吟久菊□多。秋草分杉露,--嵩起
    危橋下竹坡。遠峰青髻並,--陸龜蒙
    □□□髯和。趙論寒仍講,--皮日休
    支硎僻亦過。齋心曾養鶴,--嵩起
    揮翰好邀鵝。倚石收奇藥,--陸龜蒙
    臨溪藉淺莎。桂花晴似拭,--皮日休
    荷鏡曉如磨。翠出牛頭聳,--嵩起
    苔深馬跡跛。傘奇支從野醉,--陸龜蒙
    巾側任田歌。跁跒松形矮,--皮日休
    般跚檜樾矬。香飛僧印火,--嵩起
    泉急使鑣珂。菱鈿真堪帖,--陸龜蒙
    蓴絲亦好拖。幾時無一事,--皮日休
    相伴著煙蘿。--嵩起
    古岸涵碧落,--陆龟蒙
    虚轩明素波。坐来鱼阵变,--皮日休
    吟久菊□多。秋草分杉露,--嵩起
    危桥下竹坡。远峰青髻并,--陆龟蒙
    □□□髯和。赵论寒仍讲,--皮日休
    支硎僻亦过。斋心曾养鹤,--嵩起
    挥翰好邀鹅。倚石收奇药,--陆龟蒙
    临溪藉浅莎。桂花晴似拭,--皮日休
    荷镜晓如磨。翠出牛头耸,--嵩起
    苔深马迹跛。伞奇支从野醉,--陆龟蒙
    巾侧任田歌。跁跒松形矮,--皮日休
    般跚桧樾矬。香飞僧印火,--嵩起
    泉急使镳珂。菱钿真堪帖,--陆龟蒙
    莼丝亦好拖。几时无一事,--皮日休
    相伴著烟萝。--嵩起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