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美国人不吃是美国人的损失 |
释义 | 美国人不吃是美国人的损失 在外国住得越久,越想念中国饮食。在港台轻而易举能买到的东西,在这里要费一番工夫才能买到。 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烧鸡汤,用筷子弄开炖得很烂的母鸡,肚子里有一团像珍珠般的东西,蘸酱油非常好吃。妈妈说那是卵。 烧鸡汤的水开了便把火拧小,由它炖几个小时,老鸡炖出来的汤味道浓郁,喝下去整个人都会精神起来。 美国人样样注重年轻的、大的,排骨是用电锯才能锯断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猪都养到三百磅重,这种排骨不能蒸不能炒,只能拿来炖汤。肝、腰都粗得不能下咽,想起香港的腰润粥、生炒猪肝、椒麻腰片,真是垂涎欲滴。 美国有一种叫boneless ribs的排骨,即无骨排骨,还有semi-boneless leg of lamb,即羊腿抽掉了一根骨头,更遑论无皮无骨也无味的鸡胸,美国人认为是极品。这都归咎于美国人对皮对骨头的恐惧。 英国人与美国人一样,他们都不知道鱼头好吃,而最好吃的部分是眼膛,即眼睛部分的肉,色泽洁白,形如桃子。上海人有一道菜叫“烧白桃”,是用青鱼眼膛六副,眼珠本身并不好吃,但周围的肉嫩而肥。做法是用油、葱、姜开锅,将眼膛放入,加酒盖好焖一下,然后加酱油、糖和水,待汤汁收到六成干,翻转一次,随即加菱粉做芡,再翻一次浇上醋起锅。那真是美食中的极品! 鱼腩有几根骨头,外国人也不吃,他们也不知道鱼腩是鱼身上最嫩的部分,淮扬有一道菜叫川鲫鱼肚皮肉,即鱼腩。起热锅,加油,葱姜炸好后,取出葱姜不要,将蘑菇、火腿薄片投入,加鸡汤和酒,用大火滚几分钟,随即将鱼腩投入,一熟即起锅,味香异常。 美国的饮食文化和许多别的方面一样,注重大的,大鱼大肉,正如他们的格言:“The bigger, the better.”鲩鱼有二三十磅重,叫buffalo fish,即水牛鱼,大概他们恨不得鱼也有水牛那么大。这样一来,去骨去皮之后,可以切成鱼排,那就是好鱼了。殊不知,中国人吃鱼,以一斤左右的最适宜,再大就嫌肉粗了。 反之,中国人对水族的研究和欣赏不如洋人。香港水族馆开幕时,民众拥去参观,对陈列的珍贵鱼类指指点点,说:“这条加豉汁蒜蓉,好吃呀!”“那条炸起来,加椒盐,下酒下饭都好!”中西饮食文化不同,见仁见智,没办法。 (赵世英摘自《女王与我》湖北人民出版社 图/李坤)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