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经济外交
释义

经济外交

在外交斗争中,以提供经济援助作诱饵,来达来一定的政治、军事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希特勒统治集团,为了掩盖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的准备,除了在政治军事上进行种种伪装之外,还在经济方面大搞欺骗活动,以隐蔽其军队调动。1940年2月和1941年1月,德国同苏联签订贸易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向德国提供原料,而德国向苏联提供工业制成品 (机器、机床、工具)。这些协定被德国拿去作为两国友好合作的范例广为宣扬,而实际上希特勒集团又密令德国公司,拖延完成给苏联的定货或干脆拒绝定货。后来,德国这种作法引起苏联方面强烈不满。而希特勒对此解释说:“德帝国正在同英国进行着殊死的战争,德国所有资源均被用来同英国人进行最后的搏斗。”妄图以进攻英国的假象,掩盖袭击苏联的企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许多公司还违反以前达成的协议,根据希特勒集团的指示千方百计阻挠苏方代表了解德国的新技术。例如,苏联经济代表团在参观德国的一些工业部门(机床制造、仪表制造和化学工业等部门) 时,就曾因为一些人为的障碍而没有看到许多新式仪表、机床和军事技术装备。但是战争开始前不久,德国当局突然一反常态,十分热心地让苏联军事代表团参观他们新的航空技术器材。苏联方面甚至买到了“梅塞施米格”、“亨克尔”、“容克”、“道尼尔”等公司出的新式飞机。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既然发动战争的日期已定,在短时间内苏联的飞机制造部门是不可能利用德国新技术的,而且当时希特勒断定苏联会被其灭亡,故也就没有考虑太多。希特勒认为这种“友好”的姿态可以换得苏联的某种信任。希特勒法西斯以这种同对手进行经济贸易的手段,进行欺骗的伎俩,可以说是外交伪装中的独出新招,对于掩盖闪击苏联的企图起到了有效的示形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发动了一场经济外交攻势。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是重要战场,战争使西欧各国遭到巨大破坏,德国损失人力1360万,意大利损失人力37.5万,法国损失人力53.5万。战争还使这些国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整个西欧已沦为“瓦砾堆”。西欧各国黄金及外汇储备耗尽,而且欠了大量外债。经济崩溃使西欧各国政治局势不稳定,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1947年6月,抛出“欧洲复兴计划”,美国国务卿马遏尔遍访西欧各国,援助西欧125亿美元,向西欧输出大量的资本和商品,帮助西欧国家度过战后最困难的时期,使之经济上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经济援助,在政治上军事上就要跟美国走。由此,美国把西欧各国置于美国核保护伞的保护之下,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对苏联的“冷战”轨道。在远东,战后美军占领日本,美国政府以“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复兴基金”的名义,向日本提供经济援助,从1945年到1971年美国向日本提供各种援助43亿多美元,使日本从“原子废墟”下迅速得到恢复,军事上把日本看作美国“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纳入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此外,美国还向亚、非、拉落后国家发动经济外交攻势,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积极推行援助落后国家的所谓“第四点计划”,把新独立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纳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继续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剥削。
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以经济援助作诱饵,易为他国所接爱,因而经济斗争是对外斗争的谋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经济斗争使对方就范及为何破坏敌对国家的经济,都是对外谋略中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