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答苏武书
释义

答苏武书

题解
李陵(?—前74),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字少卿。他善于骑射。汉武帝时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战败投降。后病死在匈奴。《汉书》有传。萧统《文选》收有《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和《李陵答苏武书》一篇。关于三首诗,近人大都认为是建安时人拟托。《答苏武书》亦无定论,今按传统选本仍题李陵所作。
  
原文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若。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呜,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恒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处,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迫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步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困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含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译文
子卿足下:
您积极地宣扬美德,建立名声在政治清明之时,美好的名声广泛传扬,真是好得很,好得很。我远远地托身在外国,这是前人所悲叹的,但我经常临风远望,怀念故人,依依不舍。以前承您不弃,远远地给我回信,勤勤恳恳地安慰我教诲我,超过了自己的骨肉之情,我虽然迟钝,能不感动!
从我当初投降,直至今日,一身穷困潦倒,独坐忧愁苦闷。整天没有什么东西可看,只看见异族的人物,皮衣毡帐用来抗御风雨,羶羊肉乳浆用来充饥解渴,抬起头来想说说笑笑,能和谁愉快地谈笑?胡地结着厚厚的黑冰,边地严重地冻裂,只听到悲风萧条的声音。凉秋九月的时候,塞外的野草衰枯,夜晚睡不着觉,侧着耳朵听着远处的声音,听见了胡笳互相吹奏,牧马悲哀地鸣叫,悲吟和长啸汇在一起,边声从四方兴起,早晨坐起来听着,我不知不觉地流下眼泪。唉,子卿!我的心难道与众不同,能不悲伤吗?


我和您相别之后,更加感到无聊,想到自己的老母亲,到了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没有罪过,一起遭到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的恩情,被世人所悲叹。您回国受到尊荣,我留在匈奴受到耻辱,这是命啊,真是无可奈何!我出身在礼义之乡,却到了无知的俗地,遗弃了君主和父母的恩情,永远留在蛮夷之邦,真是悲伤极了,使先君的后代,变成戎狄的族人,更加感到自悲了!我的功劳大罪过小,没有受到君主的明察,辜负了我一片诚挚的心意,每一想到这里,恍恍惚惚地便忘记了自己还活着。我不难剖开心腹来表白自己,割断脖子来表现志气,但想到国家对我已是恩断义绝了,自杀没有好处,只是增加羞耻,所以常常奋臂忍辱,就又苟且活着。我身边的人,看见我这样,就用我不愿听的欢乐话语,来对我进行安慰。异国的欢乐,只使人悲哀,增加我的忧伤罢了。
唉,子卿!人的相知,贵在知心。我给您的前一封信写得很匆促,没有说完我心里的话,所以再次简略地来说一说。从前先帝给我步兵五千,派我出征到远国,同我一起出征的五个将军迷失了道路没有及时赶到约好的地点,我独自遭遇匈奴的军队与之交战。我带了可供行军万里的粮饷,领了徒步行走的兵卒,走出汉朝管辖的地区之外,进入到强大的匈奴的区域,指挥疲劳困乏的步兵,去抵抗具有崭新装备的骑兵,虽然这样,我们还斩将夺旗,追逐逃跑失败的敌人,像灭掉行迹打扫尘埃一样地打退敌人,斩掉他们的勇将,使得全军的士兵,都视死如归。我虽然没有才能,不过很愿意担当起重大任务,心里想这时的功劳大得无可比拟了。匈奴失败之后,全国兴师动众,更加训练精兵,战士超过十万之多,单于训练精兵,亲自进行包围。我们和匈奴军队的数量,既不能相比,我们的步兵和匈奴的骑兵的势力,又相差十分悬殊。我们疲劳的士兵再次进行战斗,一个要抵挡一千个,然而大家带着创伤忍住痛苦,坚决地争着向前冲锋,死伤的战士积满了郊野,剩下的不满一百人,而且都伤病在身,不能胜任打仗。但是我振臂一呼,受伤和患病的战士都一跃而起,高举刀刃指向敌人,吓得匈奴的骑兵赶快逃走,直到兵器和箭完全用尽了,手无寸铁,大家还昂首高呼着奋力出击,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去。当这个时候呀,天地为我震怒,战士为我饮泪。单于认为我不能被他们俘获,便打算领兵去,但是叛汉贼臣告诉他们说汉无伏兵,就使单于再来交战,所以我不免被俘了。从前高皇帝带领三十万兵众,在平城被匈奴所围困,那个时候,高皇帝的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七日不得食,最后只能只身逃脱,免于被俘。何况遇上我这样的情况,难道容易用力免于被俘吗?汉朝执政的人议论纷纷,埋怨我不死而降。我没有死,是有罪,子卿您看我,我难道是一个苟且偷生之士,是一个怕死的人么?难道有背弃君主父母,抛弃妻子,反而认为对我有利么?我不死,是想有所作为的,正如我给您的前一封信中所说,是想等待机会对国君报恩呢。实在是认为白白地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消声灭名不如报答恩德呢。从前范蠡没有为越国在会稽的失败之耻而殉身,曹沫没有为三次被齐国打败之辱而死去,结果范蠡为越王勾践复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诚挚的心中,私下仰慕他们罢了。哪里想到志气没有建立而怨恨已经形成,计划没有实现而骨肉亲人已经受刑被杀,这是我仰天击心而哭出血来的原因啊。
您又说:“汉朝对待功臣的恩情不薄。”您是汉朝的臣子,哪能不这样说呢?从前萧何、樊哙被囚禁捆绑,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受到杀戮,周勃、窦婴被判罪。其余辅佐天命建立功劳的人士,像贾谊、周亚夫之辈,都确实是名高一世的人才,具有将相的才能,但是受了小人的谗言,都遭祸受辱,终于怀才受谤,能力不得施展,那两个人的死亡,谁不为之痛心呢?我的祖父,功劳才略铺盖天地,忠义勇敢冠绝三军,只是失意于贵戚卫青,被迫自杀于绝远的域外,这是使有功之臣的正义之士负戟长叹的事啊,怎么能说汉朝对待功臣的恩情不薄呢!并且,您从前以一个乘单车的使臣,出使到拥有兵车万乘的敌国,遭遇到不好的时候,竟至于不顾惜生命而伏剑自杀,后来颠沛流离,历尽辛苦,几乎死于北方的荒野。您壮年奉命出使,年老发白才回来,老母死去,妻子改嫁,这是天下很少听见,从古到今所没有的事啊。那些外族的人,尚且还称赞您的节操,何况作为天下的君主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国的恩典,受到兵车千乘的奖赏。可是我听说您回去之后,赏赐不过二百万钱,官位不过拜为典属国,没有一尺的封地奖赏您的劳苦。而那些妨害别人建立功劳和发挥才能的臣子都做了万户侯,亲戚贪佞之流都当了朝廷的大官。您回汉朝之后都是这个样儿,我还有什么希望呢!汉朝对于我不死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对于您的守节只给了轻微的奖赏,想使在远地听到这些消息的臣子,望风归于汉朝,这实在困难啊!所以我常常想起这些而不后悔。我对汉朝虽然负恩,汉朝对我也负德。前人有句话:“忠君虽然不激烈,看待死亡像回家。”我就是真正能安于死而不负恩,汉朝的君主难道又能够眷眷地怀念我而不负德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名,死了就葬在外族中。谁又能够屈身叩头,回来向着北阙,让那些狱吏去舞文弄墨呀?希望您不要再望我回来。
唉,子卿!还有什么话说呢?我们相隔万里,交往断绝,道路不同,我活着做另一世界的人,死了做远方异域的鬼,我永远和您生死隔绝了。敬告我的老朋友,希望他们努力事奉圣君。您在匈奴的儿子很好,不要挂念,但愿努力自爱。时常通过来北方的使者,再给我写信来。李陵叩头。
  赏读
对于李陵降匈奴一事,前人多所评述,大抵责其失节者多。然读罢此信,我们不能不设身处地对此重新思考一番。李陵的这封信,主要是向苏武叙述自己内心的痛苦。信中提到“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在这里也恐怕只有亲历异域十多年的苏武才能理解李陵的种种苦状了。信中写塞外的凄凉萧索,以此衬托自己身处异域忍辱苟活的凄苦心境。及至写到家庭破亡,母亲妻子惨遭屠戳自身有负国恩的人间悲剧,其感情之激愤,通过抑郁之笔倾泻无余。既责自己不死节,又历数战功,以明汉朝的无德。全文多为短句,融情于字里行间。既是一篇委婉深情的友谊短章,又是一篇声泪俱下的控诉状。
诚然,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我们不能完全原谅李陵的叛国行径,但站在时代的高度,我们却也不能忽视当时的背景而苛求于古人。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