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第八部分 天文历法
释义

第八部分 天文历法

B


1.白虹贯日 所谓“虹”,实际上是“晕”,是大气中的光学现象,即在太阳周围充满光气。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把这种自然现象作为人间将会有不平凡的事态出现的预兆。《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2.北斗 夜空北方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即天枢、天璇(或写作“璿”)、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古人把这七颗星联系起来想象成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称作“斗魁”,或叫“璇玑”;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称作“斗杓”。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北斗可以用来辨别方向、确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北极星,又名“指极星”。它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季度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天空的不同方位。人们因它看起来是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确定季节。斗柄在东,天下皆春;斗柄在南,天下皆夏;斗柄在西,天下皆秋;斗柄在北,天下皆冬。也利用斗柄所指确定一年十二月份。《楚辞·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3.北极星 星座名,即小熊座a星。属紫微垣的北极星座,中国古代叫勾陈或北辰。在认识岁差之前,古人认为北天极是不动的,位于北天极的极星也是不动的。古人常用北极星辨别方向,作为北方的标志。《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现代科学研究确认北极星实际上是由三颗星构成的聚星,也并不正好位于天球的北极。

C


1.长庚 参见“金星”。
2.赤道 天文上的赤道是天球赤道,不是地球赤道,也叫“天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也就是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
3.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月、日都逢九,故名重阳。古代每逢重阳,人们都要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zhū yú),据说可以避邪去恶。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初阳 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这时阳气初动,所以叫“初阳”。《孔雀东南飞》诗:“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D


1.冬至 即“冬至节”。在农历十一月内,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白昼逐渐变长,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阳生”之说,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冬至是古代一个重大节日,又称“亚岁”,冬至前一天叫“小至”。冬至标志着冬天到了,春天也不远了。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
2.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传说屈原是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划龙舟、包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等都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还悬挂菖蒲和艾在门上“避邪”,这些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唐宋以来,端午被视为大节日,朝廷常给百官以赏赐。

E


1.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中国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选择赤道附近二十八个星官作为标志,用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所到的位置,叫作二十八宿。“宿”或“舍”意思是停留,各宿所包含的恒星都不止一颗,而是相邻的若干颗恒星的组合。二十八宿即: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g)、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适应天时,夺取农业丰收,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综合了天文、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确定的,所以它是完全属于阳历的,它把黄道等分成二十四段,每段15度,太阳每移动15度(实际上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了15度),就表示到了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是几乎不变的。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为使节气与月份搭配大体一致,古人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三十天半(平均为30.4368日),大于一个朔望月(29.5306日),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直至推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时即置闰,所以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比较固定一致,上半年在每月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下半年在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按阳历二十四节气排列为:二月立春、雨水;三月惊蛰、春分;四月清明、谷雨;五月立夏、小满;六月芒种、夏至;七月小暑、大暑;八月立秋、处暑;九月白露、秋分;十月寒露、霜降;十一月立冬、小雪;十二月大雪、冬至;一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F


1.分野 中国春秋时期,占星术盛行,占星家们创“上天变异,州国受殃”的说法,用天空的星象变化来占人间各地的吉凶祸福。为此,将地上的州、国与星空的区域互相配合对应,称为分野。古书上写到某地区时,常连带写到和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如庚信《哀江南赋》:“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都从分配意义上提到了星宿。
2.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初伏、中伏、末伏总称为三伏。初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有时十天,有时二十天。如立秋在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后,中伏则十天,立秋在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后,中伏则二十天,这是中国夏季最热的时间,从初伏到末伏大约在阳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所谓“伏”,是隐伏以避盛暑的意思,古代在三伏中要举行一次祭祀,也是一大节日。

G


1.盖天说 中国古代的一种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隤,三光隐映,以为尽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按照这个宇宙图式,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盖天说反映了古人从质朴的直观性出发,力图说明天体运动的现象。
2.干支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树干和树枝的意思。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联叫“天干”,地和支相联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这就是常说的“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历法家用这六十对干支来作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叫“干支纪法”。这“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乙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3.圭表 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创制年代已不可考。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为直立在平地上的标杆或石柱,汉以后改用铜制,叫作表;一为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做圭。圭和表互相垂直,组成圭表。根据正午时度量表影的长度可以推定二十四节气,当太阳在最北面而位置最高的时候,表的影子最短,这时候就是夏至;当太阳在最南面而位置最低的时候,表的影子最长,这时候就是冬至。

H


1.寒食 节令名。清明前一日(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重耳)悼念介之推事,介之推辅佐重耳回国后,隐居山林,重耳烧山逼他出来,他抱树而死。为了纪念介之推,以后定于这一天起禁火寒食。寒食过后,到清明重新起火,叫“新火”。王禹偁《清明》诗:“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恒星 由炽热的气体所组成,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星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古代认为这些星体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起名叫“恒星”。实际上,恒星也是在不停地运动,包括快慢不等的自转运动,只是因为它们离地球太远,人们感觉不到它们相互间位置的变化。
3.花朝 旧俗阴历二月十五为百花生日,故称“花朝节”。一说为二月十二日,又说为二月二日。白居易《琵琶行》诗:“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4.黄道 古人视觉中太阳在一年里运行的轨道,即太阳在恒星之间运行的轨迹,也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天赤道成23°26′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5.彗星 又名“孛(bèi)星”、“长星”、“妖星”,民间常称它为“扫帚星”。它是绕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常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长尾巴。彗星的体积庞大,其密度却很小。运行的轨道一般是扁椭圆形、抛物线形或曲线形。人们的肉眼很少能看到,所以中国古人认为彗星的出现是灾难的预兆。《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其实这是古人的一种迷信说法。
6.浑天说 中国古代的一种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仓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浑天说认为地球是圆形的,比那种天圆地方的说法是一个进步。浑天说可能始于战国时期。屈原《天问》:“圜则九重,孰若度之?”这里的“圜”,有的注家认为就是天球的意思。
7.浑象 也叫“浑天仪”。用来表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现在的天球仪。在一个大球上刻画或镶嵌有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浑象可能是西汉人耿寿昌发明的。东汉张衡的浑象是他设计的漏水转浑天仪的核心部分,即利用漏壶的水发动齿轮,带动浑象旋转,并使浑象的转动速度和地球自转速度相等,一周一天,可以准确地表示天象。浑象经过唐代僧一行和梁令瓒、宋代张思训和苏颂等人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8.浑仪 也叫“浑天仪”。“浑”字在古代有圆球的意思。浑仪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文的测器。中有窥管,其主要用途是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有时也能测黄道经度和地平坐标。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陈列的一具浑仪,是明英宗正统年间(1437—1442年)所造的。
9.火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体。它同地球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它的亮度也在不断变化,而且从地球上看它在天空中运行的方向也有变化,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古代称为“荧惑”。但应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参见“流火”)。

J


1.纪年法 中国古代通常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和年号纪年的。所以,在诸侯国林立的先秦时代,没有统一的纪年法。如同是公元前770年,在周记为周平王元年,在鲁国记为鲁孝公二十七年,在齐国记为齐庄公二十五年,在秦国记为秦襄公八年等。从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皇帝更迭要换年号。有时同一个皇帝使用几个年号,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这里的“十年春”是指鲁庄公即位后的第十年的春天。一般认为从东汉开始,才使用干支纪年。但有的认为在西汉初年就已使用干支纪年,到东汉元和二年(85),才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都是用干支表示的。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秦汉以后,干支纪年法传到民间,经过改造,略去天干,只用十二种动物来表示地支,这就是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要了解历史上的干支纪年和公历换算,可查阅《中国历史纪年表》。
2.纪日法 古人纪日一般用干支法。干支纪日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使用,办法是用一对对干支来作纪日的序号,六十日为一周,循环记录。这种纪日方法虽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因为月的日数不都是三十天,如果不知道朔日(每月的第一天)的干支,就不知道这个月某个干支日是该月的第几日,阅读古籍时遇到这类问题,可查阅有关“中西日历对照表”之类的工具书。古人纪日还有只纪天干不纪地支或只纪地支不纪天干的。如《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晁吾以行。”“甲”就表示日期。用地支纪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意思是子日卯日不奏乐。一个月之内,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如阴历每月初一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初三叫“朏(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望”的第二天叫“既望”。朔晦两天,古书中一般兼指明干支和朔晦,以便推算。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
3.纪时法 古人纪时原先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或叫“时辰”、“时分”。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殷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或中日,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偏西叫昃(zè)或日昳(dié)等等。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时,夕食为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平旦或平明)。汉太初以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后又沿用西法,把十二时辰分为二十四小时,把每一个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二十三时为子初,夜半二十四时为子正。详见昼夜时段、时辰表:


4.纪月法 古人纪月一般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岁首的月份又叫“正(zhēng)月”,秦代因避秦始皇(嬴政)讳,曾改为“端月”。在先秦时代,月份还有特定的名称。《尔雅·释天》:“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除;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古代所谓“月建”,是以地支和十二月相配(参见“三正”)。至于以天干配合地支纪月是汉代的事。
5.简仪 中国古代测量天体坐标的一种仪器,由元初天文家郭守敬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郭守敬摒弃了把测量三种不同坐标的圆环集中在一起的做法,废除黄道坐标环组,把地平和赤道两个坐标环组分解成独立的装置,即今所谓地平经纬仪和赤道经纬仪。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一具简仪,是明英宗正统年间(1437—1442年)按原器仿制的。
6.金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二颗。除太阳、月亮外,它是天空中最亮的星,光色银白,故称“太白”,又称“明星”。《诗经·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诗经·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都说的是金星。金星在黎明时出现于东方的天空,又叫“启明”;它在黄昏时候出现于西方的天空,又叫“长庚”。《诗经·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7.九九 中国古代将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及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为九个段落。每个段落九天,分别称为“夏九九”和“冬九九”。通常所谓九九或数九天气,指冬九九而言,自三九至四九,约为阳历一月中、下旬,正是中国冬季最冷的季节,故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又,“九九”也指冬九九最末一个九而言,如“九九艳阳天”。

L


1.腊日 旧时腊祭的日子。晋代杜预说:“腊,岁终祭众神之名。”《说文》:“腊,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曰为“腊日”,后改为十二月初八,又叫作“腊八”,民间有吃“腊八粥”的风俗,沿袭至今。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2.《灵宪》 书名。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著。中国古代重要天文学理论著作。它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全面地阐述天地生存和结构,解释日月星辰的本质和运动。如他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就是说,宇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这种看法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该书第一次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有关的见解。
3.流火 流,下行;火,星名,即“心宿”。心宿是二十八宿之一,这里的“火”特指心宿二,或称大火。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此星出现于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就偏西向下降行,这表明暑气已退,寒气将来。《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4.漏壶 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叫“壶漏”、“铜漏”、“刻漏”、“铜壶漏刻”。漏壶按计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泄水型漏壶;另一种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受水型漏壶。《史记》上曾记载司马穰苴在军中“立表下漏”以待庄贾,日中而贾违令不至,即被处死刑的事件。由此可见,春秋时期漏壶的使用已很普遍了。
5.六合 古代历法用语。《淮南子·时则训》:“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又指天地四方。《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另外,古人迷信,婚嫁要择良辰吉日,要求年、月、日干支六个字都相适合,称为六合。《孔雀东南飞》诗:“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M


1.木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五颗。亮度仅次于金星,古名“岁星”,简称“岁”。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实际上是11.86年)。人们把周天分为十二分,称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的星次来纪年,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此法春秋、战国之交很盛行。《左传》、《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岁星纪年法久用后与天象不符,东汉改用《四分历》,废止了岁星纪年法,沿用干支纪年法,但在文章中常将“年”通称为“岁”。柳宗元《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N


1.牛郎星 即“牛郎”,又叫“牵牛”“河鼓二”、“大将军”。它是夏秋夜空中著名的亮星,与“织女”隔银河相对。古代神话,以牵牛织女为夫妇,在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2.农历 中国曾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相对公历而言。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俗称为“阴历”。它以朔(初一)望(十五或十六)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于回归年,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特点,实际上是阴阳合历。农历安排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在农村使用,阴阳合历比阴历优越,主要缺点是平年和闰年的日数相差太大。

Q


1.七夕 农历七月七日夜叫七夕。古代神话传说,这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聚会之夜,旧时民俗,妇女于这天夜里用针做各种游戏,向织女星求智巧,叫作“乞巧”。杜牧《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七政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称为七政或七曜(yào)。
3.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这一天古人都要到郊外踏青游玩,祭坟扫墓,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

R


1.人日 旧称阴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北齐书·魏收传》:“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古代每逢这一天,都要剪彩成人形,不分男女戴在头上,叫“人胜”。杜甫《人日》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2.日晷 利用一根表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以测定真太阳时的仪器。“晷”字的古义是太阳的影子。汉代以及后来很长的时期内把圭表测的太阳影长也称为“日晷”。日晷起源于圭表。日中时,表影指向正北的瞬时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十二时正。《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有“立表下漏”的记载,可见远在春秋时代就用表来测定时刻了。明末以后,作为测时器名称的“日晷”才流行于世。日晷面按晷安置的方向可以分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晷面平行卯酉面)、斜晷(晷面置于任何其他方向)等,晷面也可以制成半球面形,晷针顶点处于球心,就是球耐日晷。
3.日中 春分、秋分的合称。中国古代很早就知道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并用它来确定四季的划分。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所以又叫日中。另外,先秦古籍中,把一天的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
4.入梅 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梅雨期结束的日子叫“出梅”。入梅、出梅的时间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古代也有不同说法。《琐碎录》:“(闽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芒种后逢壬日出梅”。《神枢经》:“芒种后逢丙日进霉”。“小暑后逢未日出霉。”《江南志书》:“五月芒种后遇壬入梅”,“复至后遇庚出梅”,入梅到出梅期称为“黄梅天”。一般历书采用《神枢经》说法。
5.闰月 以朔望日(29.5306日)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即365.2422日)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阴阳历平年皆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叫“大尽”,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叫“小尽”,全年354.3672日(29.5306×12)比太阳年少10.875日,过三年就相差一月。(实际上是10.875日×3=32.625日),故须置闰,三年闰一个月,置闰可使历年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吻合。所以《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殷商时代闰月一般在年终,汉以后基本定在年中置闰。

S


1.三垣 中国古代把环绕北极和接近头顶上空的恒星群分成三个大区,叫作“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位于北斗之北,是三垣的中垣,包括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常见不没的天区;太微垣在北斗之南,翼、轸、角、亢四宿之北,是三垣的上垣;天市垣在房、心、尾、箕四宿之北,紫微垣的东南,是三垣的下垣。
2.三十六天罡 道教说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中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为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3.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用历不一,主要有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历法,三者主要区别在于岁首月建不同。“建”指“斗建”,即北斗所指的时辰,由于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正”即“正月”,岁首之月。因三种历法的正月不同,所以叫三正。周历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阴历正月)为岁首。由于三正岁首月建不同,四季也随之变化。见下表:


春秋战国时代,周历并不在各地普遍使用,先秦古籍中使用的历法也不一样。如《春秋》、《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中有的篇用周历,有的篇用夏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实即夏历。此后大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历,太平天国颁行天历外,一般用的都是夏历。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又因夏历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供农业生产参考,故又叫“农历”,这是中国传统的历法。
4.社日 农家祭社(土神)祈年的日子,有春秋两个。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春分前后,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即秋分前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láo),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xiǎng)其胙(zuò)。”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说的是春社。
5.十二辰 中国古代有所谓“太岁纪年”。它假想出一个与岁星(木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天体,十二年一周天进行计算,取代岁星纪年。它将地平圈分为十二等分,即十二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这个假想的天体就是太岁,又称太阴、岁阴,太岁周期是整十二年。它与十二次、二十八宿有对应关系。
6.十二星次 或叫“十二次”。中国古代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星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作为标志。十二星次主要用途,一是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化;一是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
7.水星 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古代又叫“辰星”。古人将地平圈划为十二等分,称十二辰。水星距太阳最近,常在太阳左右一辰之内,所以叫辰星。但古书提到辰星的,不一定指水星,有时指北极星。如苏武《诗四首》:“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另外,先秦古籍中说到天象时说的“水”并不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如《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
8.四时 又叫“四季”,即指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十二个月分为: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余类推)“孟春”到“季冬”的名称,古人常作相应月份的代称。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代还有四孟(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四季(季春三月、季夏六月、季秋九月、季冬十二月)的说法。如《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另外,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后来历法日渐详密,才有四季之说,有些古书排列四季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又:古书也有一天分为朝、暮、昼、夜四时的说法。
9.四象 中国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古人把星宿按次序分成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个地平方位、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作四象,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东方苍龙(或青龙),青色;北方玄武(即龟蛇),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或朱鸟),红色。这跟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某种动物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是一样的。

T


1.天罡 古星名。“天罡(gāng)”指北斗七星的柄。《抱朴子内篇·杂应》:“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
2.土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六颗。它的主要特征是有美丽的光环,但肉眼看不见。古人认为土星每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每年填满二十八宿的一宿,所以又叫“填星”,又好像每年镇压二十八宿的一宿,所以又叫“镇星”。

W


1.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被朝廷录用做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2.五更 中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夜间时辰分别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五夜分别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五更分别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3.五纬 古代把实际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合称为五纬。根据五行说,太白为金之精,岁星为木之精,辰星为水之精,荧惑为火之精,填星为土之精。因此这五颗星名字分别又叫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古人设想五星在同一度的时候,是天地开辟之始。另外,五星集合在一宿的时候,还含有占星术的意义。如《汉书·高帝纪》:“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这就是说五星聚于东井之时,汉高祖攻打秦郡而秦亡。

X


1.下九 农历每月十九日。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置酒游戏,以待明月,常有忘寐而达曙者。《孔雀东南飞》诗:“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2.小春 指农历十月,因这时温暖如春,所以叫“小春”,又叫“小阳春”。欧阳修《渔家傲》:“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阁新装遍。”
3.星官 天星的总称。古代观测星象,对众星分别用百官的名称,如将相辅弼之类,因此称为星官。《史记·天官书》更把星空分为五个大区,把北极星附近的星群叫中官,把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叫作东官苍龙,南方七宿叫作南官朱鸟,西方七宿叫作西官白虎,北方七宿叫北官玄武。《晋书·天文志》又把赤道南的星群叫作外官。《隋书·天文志》则以二十八宿为界,大体上把二十八宿以北的星属中官,以南的星属外官。
4.宣夜说 中国古代的一种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据《晋书·天文志》记载:“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宣夜说认为,所谓“天”,并没有一个固体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漂浮游动。因此,宣夜说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无限宇宙观念。宣夜说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战国时代的《庄子》。《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就用提问的方式表述了自己对宇宙无限的猜测。强调经验、注意实测是宣夜说的特点,在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Y


1.银河 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是银河系主体在天球上的投影,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它是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的,其中恒星在天鹅座、天鹰座、天蝎座和人马座的方向最为密集。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2.元宵 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又称“元夜”、“元夕”。源出于道教,中古以后有元宵张灯观赏的风俗,所以叫“灯节”,观灯之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东京梦华录·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盛况可见一斑。
3.云气 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云气,会望的人能够看出。司马迁《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Z


1.占星术 又称“星占学”、“占星学”、“星占术”,是以观察星辰运行预言人事祸福的一种巫术。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跟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根据天象的异常现象如日食、月食、新星、彗星、流星的出现,以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天空的位置及其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如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左传·昭公十七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于社。”
2.织女星 即“织女”,又叫“天孙”,在银河西,与河东“牵牛”相对。《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3.置闰 历法纪年与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有一定差数,因此每隔数年必设闰日或闰月加以调整,这叫置闰。古人很重视置闰,《说文》有“五年再闰”的记载,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现了“十九年七闰”法,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年每年十三个月,其余十二个年头为平年,十二个月。自采用了这个办法之后,十九个历年和十九个太阳年的长度就相差无几了。因为一个朔望月等于29.5306日,十九年七闰(即12×19+7)共有235个朔望月,235个朔望月等于6 939.69日(即29.5306×235),一个太阳年(回归年)是365.2422日,十九个太阳年等于6 939.60日,这样,计算结果表明,十九个太阳年和二百三十五个朔望月的天数仅有0.09天之差(合2小时9分36秒)。这一发现是中国历法史上一次大飞跃,它使得阴历和阳历比较好地调和起来,同时历的季节时令和实际天时也基本符合了。这一规律的发现比希腊早一百六十年之久。
4.至日 冬至和夏至的合称。中国古代很早就采用用土圭观测日影,以定季节的办法。古人发现一年之中,太阳在最南方的时候日影最短,由于它出现在冬天,所以叫冬至,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叫作冬至一阳生。相反,一年之中,太阳在最北方的时候日影最短,由于它出现在夏天,所以叫夏至。冬至和夏至又总称为至日。
5.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古人认为这天晚上月亮最亮,是赏月的佳节。《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汴京中秋盛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今既作团圆节,又作庆丰收的节日。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