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第二节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自练自测参考答案 |
释义 | 第二节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自练自测参考答案一 1.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本文是围绕“技术的‘报复效应’”来写的,这里是说计算机的使用,被人吹嘘为“无纸时代”来临,而实际却是比平时耗费更多的纸张。这里并非要批判环境保护者(A),也不是谈一般的“物以稀为贵”(B)。而D项也仅仅说明需用的纸多了,没有说明纸价上涨的问题。 2.答案为A。本题考查理解词语隐含意义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即能理解“隐喻”的含义。上文说计算机普及反需用更多的纸,下文说计算机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简直可以不计,上文说的是现象,下文说的才是本质。当然这是泰讷的观点。 3.答案为D。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这句话是文章作者说的,并不是哈默说的。而其他三项均是哈默的看法,应予排除。 4.答案为B。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该文对哈默的看法持否定的态度,B项不符合文章的信息,而其他三项均是从文章材料的分析中得出来的。 二 1.答案为A。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中说的“电子蛙眼”属人造传感器,而“叶桥”“机械手”则属仿生器械,不可统称为“仿生器械”。 2.答案为B。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语境判断,A项说的是生物造丝,不是仿生制造;C、D两项谈的是制造方法,不是制造条件。 3. 答案为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从上文看,是说科学家发现生物组织材料,是“原子排列成分子,再由分子装配……中间成分,再形成各种组织”的过程,而其中的每一步骤都有精确的生物遗传程序控制,这才称得上“天衣无缝”。A、B两项却把它简单的说成是“组织方法”,显然错了;C项说的“由分子进行化学键的结合”是指“人工生产”,比较简单,不能与这种制造相提并论。 4.答案为D。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并没有说“生物组织材料”“可在常态下进行”,故该项错误。其他诸项均可在文中找到依据。 三 1.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该项正好说反了,正确的说法是: 从表象上看是模糊的,而实际上是精确的。 2.答案为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该项说的是模糊语言,而不是语言模糊。 3.答案为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对全文总结性的一段话,主要表述了模糊语言的两种“对应”,从而指出了模糊语言的实质。那就是: (1)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模糊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模糊的相对应;(2)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精确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精确相对应。弄清楚这一点,该题就好解了。 4.答案为B。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注意题干中问的是属于“语言模糊”的问题,不是问“模糊语言”的问题。该项中一些数字看似精确,如200米、1500亿吨、三分之一等,而实际反映出的事实却是概括性的,所以它只属于“语言模糊”的问题。 四 1.答案为B。本题考查对语句中代词指代意义确认的能力。从上文看,“科学的深化”(A)是指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而“科学研究的复杂化”(B)是对“科学的深化”的进一步说明,如把这个意思代入原文,那就是,科学研究的复杂化难以精确化,与科学研究复杂化相伴而来的就是不精确性,即模糊性,故B项正确。 2.答案为A。本题考查理解语句间关系的能力。从文章开头看,K内所要填充的文字应该是从“已知”文字中得出的结论,即说出“说明了”什么。开头第一句话首先点明了灵感思维的一个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凯库勒的事例则是用来说明某种思维过程的:“被蛇缠绕”的感觉之于“苯分子结构图”是一种模糊性,而最终的发现应该是科学的。因此,首先可排除C、D两项,他们的共同错误是否定了灵感思维的模糊性;B项的“用模糊描述清晰”的说法,则是对凯库勒例子的曲解,因为凯库勒清晰地提出了“苯分子结构图”,所以也应予排除。 3.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说明灵感思维的模糊性,旨在突出其创造作用,如果仅仅理解为“不易精确”,与“抽象思维活动作比较”,则背离了文章的意思。 4.答案为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钱学森说“要创造要突破就得有灵感”,这是关键的一句。A、D两项偷换了论述对象,A项变成了“理性思维的功能”,D项则变成了“科学思维的方法”;C项的“思维科学”的概念不清,故都应排除。 五 1.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代词的指代意义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此”应该与该句开头“这种裂陷扩展”所指相同。答案须到上句中去找。上句说的“这种裂陷扩展”就是指“大西洋底部”“沿着北极到南极纵绕地壳的山脊状裂陷”。 2.答案为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另一个问题”即该段所要说明的问题,就是探讨在地球公转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A项只说时间“变化”,没有说明怎么变;C项说“每年天数减少”,那是因为每天时间延长的结果;D项“每年时数”的概念含糊。 3.答案为D。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该项后半句意思错了,“地球自身体积的变化”是“地球上时间组合的变化”的原因,该项把两者并列起来了。 4.答案为A。本题考查确切理解文意的能力。前苏联科学家从地球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来解释,日本科学家从大陆漂移、月球引力使地球出现潮汐等方面来解释。并无“内因”“外因”之说(B),这里不存在谁更明确、更正确问题,故C、D也应排除。 六 1.答案为B。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指代意义的能力。只要注意上一句即可正确解答此题。 2.答案为A。本题考查确切认知概念含义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该项除了判定A项正确外,还须判定其他三项的错误,本文主要谈的是微过滤净水方法,它与传统的“机械——生物净化”装置不同。这是两种不同的净化方法。第⑤段说的“净化设备”是个较大的概念。B项把大小概念弄颠倒了。C、D项中的“包括”也属不当。 3.答案为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正确答案在第①段中可找到。A项从第①段“通过沉淀除去……是不可能的”一句可判定其错;B、C两项答非所问,该题要求正确解释怎样由净化方法造成的问题,而这两项中,一项强调通过沉淀除去……悬浮物不可能,另一项强调“用沉淀除去……”,只是“污水净化”的前期阶段。 4.答案为C。本题考查准确把握文意的能力。该项与原文内容有很显著区别,原文说,水流过0.2微米小孔的薄膜,能挡住所有较大粒子,并未说过所有细菌和病毒;从后文看,用微过滤方法也只能达到每100毫升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2 000个的标准。 七 1.流星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经过地球附近以每秒几十千米速度闯入大气层时,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引起物质电离而发出耀眼光芒的小天体。 本题考查理解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定义必需涵盖概念的全部内涵和外延、并说明其本质特征。关于流星的定义须指出其形成条件、原因及结果。下定义必须用“甲是乙”这样的公式,写成一个判断句,并把这个概念(甲)放到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乙)里。 2.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既是流星雨,就不可能以单颗的形式出现。 3.答案为B。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意义的能力。仔细阅读第⑥段,可知有椭圆轨道的不是离开“冰雪球”的小块物质,而是丢失小块物质的“冰雪球”。 4.答案为A。本题考查确切把握文意的能力。该项把原文的“几乎完全相同”改为“完全相同”,把原文“很可能密切相关”改为“确实有密切关系”,可知该项与原文意思相差很大了。 八 1.答案为C。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该题只要筛选下文所表达的部分内容就能得出正确答案。A项太空泛,B项错在“限制”上,D项则把“部分”改成了“整体”。 2.答案为D。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确切含义的能力。原文只说“部分”,并未说“大部分”。 3.答案为A。本题考查正确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说“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或超过人类智能,甚至永远不能”,而该项却把它改为“科学家们都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人类智能。这就与原文意思不同了。 4.答案为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认为机器人下棋战胜世界冠军只是“依靠强大而且不会出错的记忆能力和超乎想象的运算速度”,并不能说明现在“机器人”已“超过了人类”。 九 1.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原文说,在拥挤的环境下,“试验室的11只虎螈中,有9只吞食的是另一种同类,而没有吃同属一种的同类”。该项说“同类相食的危害会小些”,与原文意思不同。 2. 答案为D。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同一现象”所指的就是上两段中说的虎螈相食的习性: 吞食同一种的同类非死即病,虎螈吞食的是另一种的同类。 3.答案为C。本题考查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亚利桑纳州大学专家研究的主要也是虎螈,故A项与原文不符;“产生地”如有地方病流行,“虎螈的卵就不会长成同类相食的形态”,这并不能说明只在产生地研究(B);至于“侧重”什么“状态”的说法,则离原文的意思相差就更远了(D)。 4.答案为A。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遗传规律是根本原因,其他因素都只是非本质的因素。 一○ 1.答案为B。本题考查理解代词的指代意义的能力。指代内容在上文已明确说出,辨明其指代的具体内容,就可把上下文意思连贯起来。 2.答案为D。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案可从下两段中去找,前一段的内容是主要的,概括起来表述即为D项,A项说的也是代价之一,但不是主要的,B、C两项说的根本不是代价。 3.答案为A。本题考查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说的是,人如果使用被甲基叔丁基醚污染的水源可能被其渗入皮肤,并未说过要直接“使用甲基叔丁基醚”。 4. 答案为B。本题考查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在美国这仅仅是个“计划”,科学家们只是“试图”去做,并非“已解决”这一问题。 一一 1.答案为C。该句应是第二段的总领。这一段内容,先说生物全息律存在于植物之中,再说存在于动物和人类,层次清晰,其他三个选项均与下文不相对应。 2.答案为B。原文的人的“耳朵和鼻子的长宽比”,是指耳朵的长与宽之比和鼻子的长与宽之比,并非指耳朵的长与鼻子的宽之比,该项故意曲解了原意,故应选出。 3.答案为D。本题考查正确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该项的观点是从生物全息规律的发现证明的,并非由进化论、细胞学说和基因工程学说证明。而D项则筛选错了。 4. 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说生命在实现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运动过程中,需要有一种自控制、自调节的功能;第二层是说这种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具备生命机体的全息结构。第①句没有说出条件是什么,第④⑥句把上述两层意思分别倒过来说,把“未必能”说成“必然能”。错误项均是由不能准确、全面理解语句的含义造成的。 一二 1.答案为C。“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可以从下一段中找到解答。下一段说北半球冬季气温上升,有三分之一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月温差约有一半也是由这种变动引起的”。上面的后一句话,也正好解释了“短期变动”这一短语的。 2.答案为A。“这种变动”按上文“反过来”一词提示,可以知道它是复指上句“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候短期变动的”;同时,它又是指相对于“温室效应”的一种变动,即第四段中所说的“自然变动”,而具体解释便是A项。解答本题须纵观全文,对抽象的语句能加以阐发,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3.答案为A。B项偏离了原意,C、D两项只说现象而未及本质。 4.答案为D。本文的主旨在否定旧说中树立新说,而不破旧说就很难立新说。文章认为,“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的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AB两项正是本文所要否定的观点,C项只是揭示出结论的依据,而不是本文主旨。 一三 1.答案为C。这一句话的后面是两层意思,第一层讲细胞,由细胞膜一直到细胞核是自由基攻击的目标;第二层指细胞外部,即支撑组织也由于受到破坏而变质。而弹性纤维、胶原蛋白质只是外围组织的成分。 2.答案为C。自由基是在外界因素下由体内产生的有毒因素,它不可能化解有毒分子。 3.答案为D。答案在三、四两段中: 自由基的产生必须有氧电子(④③),自由基首先攻击的是细胞膜(⑤),而后导致弹性纤维断裂(①)。 4.答案为C。本文主要谈影响皮肤老化的外在因素,因此以“内外因素”做标题并不符合本文的内容。 一四 1.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代词指代意义的能力。代词的指代义一般都在上文出现过,仔细阅读便能找出。 2.答案为C。该项所指的是“地面信息高速公路”,并非指“空间信息高速公路”。 3.答案为B。注意原文中说“有效地实现的信息交流代替人流、物流与能量流”是指“此外”后的一段文字,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等人工专家系统”,指有了这些条件后才能达到的目的。文中也并没有说“人流、物流与能量流”没有意义。 4.答案为D。文中根本没有谈到什么两者结合的问题,该项已完全脱离了文意。 一五 1.答案为C。“它们”的指代作用是明显的,即上文所说的两件事: 一件是“在常温下,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表现出电阻”,另一件是“水蒸气和冰的关系”。C项准确地表述了指代内容。 2.答案为B。从文意看,临界温度越高,耗费精力和物力越小,它的应用价值就越大;相反,临界温度越低,耗费精力和物力越大,应用价值自然就小了。 3.答案为D。超导需要的两个条件: 一个是低温,另一个是高压。而D项却改称“高临界温度只有在高压下才能产生”,与原文已大相径庭了。 4.答案为D。只要研制出无电阻的导电材料,其他问题则迎刃而解了。 一六 1.答案为B。根据第二段前半部分解答此题。其根据是: ①根茎叶表面可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物质;②这些有机物质可随植物体经筛管与导筛传布;③这种特性给农用药剂打开方便之门(即农药也利用这种特性使植物吸收)。 2.答案为B。根据“此外”后的两句,内服可以使药物在体内转移保留,而外敷只对覆盖枝条有效,且量大期短,当然与内服无法相比。 3.答案为A。该句主要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从上句即可知溶液养殖植物所需营养是水分与矿物质元素,这些资源必须在阳光下才能供给植物能量和提供必须的生态环境。 4. 答案为D。根据上两句的内容解答此题。第①句是讲植物“敏感部分受到刺激后”“影响效应部位反应出来”,第②句则是分析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人工合成。这一句说“对植物微量使用,就会启发显著的生理变化”,显然是指第①句的内容。 一七 1.答案为D。“锦囊妙计”的实质是“燃料的增殖”,“不断把湿木块烘成干柴”,及其到了增殖的作用。 2.答案为B。本题要求找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相对应的一项。仔细阅读第二段后半部分可知:“核燃料钚-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可比作“点燃干柴”,由此判断A、C两项之误;“铀-238在快中子的轰击下……大部分在吸收一个中子后,经过两次β衰变,又变成了易裂变核燃料钚-239”,可比作“湿木块烘干后继续燃烧”,由此判断B项正确;“快对中每‘烧’掉一个钚-239原子核,可产生一个以上的裂变原子核”,可比作“湿木块变成干柴后继续燃烧”,由此判断D项也是错的。 3.答案为D。在我国“其开发工作已列入‘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并非“已成为我国核电站所使用的先进核反应堆”。 4.答案为C。A项应去掉钚-239;B项中说“快堆的增殖比大于1”,说明铀-238在吸收一个中子后,经过两次β衰变,变成易裂变核燃料钚-239,并非说“铀-238可以重新变成钚-239”。D项所说“快堆中新产生的核燃料”,是指由“绕掉一个钚-239”产生的,并非是吸收了高能中子的铀-238。 一八 1.答案为A。“数字信息”是电子现金的本质属性,故A项正确。B项指的是它的手段和方式;D项只是诠释,指出与其他货币不同;C项用否定的形式来说,当然不能指出其本质属性。 2.答案为B。根据文章最后“在数字商品市场中,靠电子现金和数字商品间的信息交换完成交易”一句便可确认B项正确。 3.答案为D。电子签名是因有被伪造的危险而出现的加密技术,它比纸币上使用的水印更难伪造。其他三项都没有说到它的本质特征上。 4.答案为A。本文介绍电子现金这一新事物,旨在说明“电子现金蕴藏着创造巨大的数字商品市场的可能性”,并指出它将得到巨大的发展。后三项的“推动了”、“促进了”、“提高了”,都把未然说成已然,显然错了。 一九 1.答案为B。2.答案为A。3.答案为D。4答案为C。 二○ 1.答案为D。2.答案为D。3.答案为B。4答案为B。 二一 [分析]1-3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抽取能力。 1.答案为A。(a-可排除C、D,b-排除B) 2.答案为C。(c是对根源的概括,d是对c的具体解释;答题肢中取c意) 3.答案为A。(由答题肢看,关键是“谁”出现错误;分析e句结构,主干为“5个出现错误”,再看“5个”是谁的数量,答案就明了了) 4. 题主要对逻辑运用能力进行考查。答案为D。(从第二段“而当一种模式足够精确时,它能产生与实际操作中对同一条件相同的反应”中,可知这两句话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显然A的说法混淆了这一关系。B的错误在于逻辑判断的程度不当,原文是说“可能”,用的是或然判断;B则为必然判断。C是张冠李戴,后文的说法不是费伦伯格博士指出的,而是科学家们的发现) 二二 1.答案为C。(B是否定的方法下定义,A、D均偷换了第二段的概念) 2.答案为B。(由倒二段的内容来看,“制造”过程真正开始于“糖”) 3.答案为D。(结合2题,不难发现C的错误;A把原文的未然说成了已然,B把原文的或然说成了必然,都改变了原来的说法) 4.答案为A。(张冠李戴,200亿是现有的市场现模,非为杜邦公司的销售规模) 二三 1.答案为C。(该句强调紧迫性) 2.答案为A。(B项不合逻辑,因为③④两句都是对太阳能源的解释,而题干所判断正是这些解释产生的结果) 3.答案为D。(A“聚光镜”不同于“聚焦点”;D为二段的首句,由其比照,即可发现B、C在定义上存在问题) 4.答案为A。(其隐含的意思是: 因为太阳不会消失,也就不必担心会因此而造成地球的灭亡;要使人类生存下去,保护好地球就行了) 二四 1.答案为B。(A对原句的语法结构理解不准确,导致定义的错误。“深海细菌”是形成的原料,不是形成的条件;C项犯了同样的错误;D偷换概念,是“埋在沉积物中”,它不是沉积物) 2.答案为C。(注意划线句与前文的因果关系) 3. 答案为D。 4.答案为D。(只能看成部分原因,深海细菌的存在、数千年的积累都很重要) 二五 1.答案为B。(思考的钥匙: 与植物比较的重点在哪里?) 2.答案为D。(注意尾句) 3.答案为B。(原文是“有望”,或然不能改为必然) 4.答案为A。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