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燕歌行 并序》 - 唐·高适 |
释义 | 《燕歌行 并序》 - 唐·高适唐·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此指边境战争。〔在东北〕唐开元年间,在东北边境幽蓟一带,爆发了与契丹族、奚族的战争。〔(chuang)〕撞击敲打。〔榆关〕即山海关。〔旌旆(pei)〕泛指军中的各种旗帜。〔羽书〕传送紧急情报或命令的文书。〔凭陵〕凭仗强力威逼侵略。〔穷秋〕深秋。〔腓(fei)〕(草木)枯萎变黄。〔玉箸〕玉制的筷子,此指思妇的眼泪。〔三时〕早、中、晚三时,即整天。 《燕歌行》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高适借用旧题来写边塞战事。这是一曲士兵的赞歌,赞颂了战士们在边境有急之际,慷慨应征,不畏寒苦,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和不图功勋以身许国的献身精神。 诗一开头就展示了一幅男儿慷慨应征图。东北边境,烽烟滚滚,外族入侵,边境告急。唐将离家别园,前去御敌破贼。血气方刚的青年们,本来就非常看重驰骋疆场,报效祖国,何况国君又格外重视,赐予光彩,因而毫不犹豫,慨然应征。“本自重”三字极其凝炼地表现出年轻人高度的自觉和热忱。接着便描绘大军出征时浩浩荡荡的气势。金伐鼓,旌旗蔽日,穿行碣石间,直下山海关。前方,战火熊熊照狼山;边防,报急公文传瀚海。苦烈鏖战摆在眼前。若无满腔报国热血浑身杀敌虎胆,不能有如此威武雄壮之军容。九至十六句描写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茫无边际的“萧条”“边土”,可想条件之差。胡骑依仗暴力发动了暴风骤雨般的攻势。虽未正面描述战士如何猛攻坚守,但征战之苦,已溢于言表。“战士军前半死生”便是实证。而此时,将帅的帐幕里,美人犹在歌舞。苦乐极度不均,对比异常鲜明。一个“犹”字,表现了诗人对昏庸将帅的愤慨。对比之中,可感诗人对战士的同情。由于敌人兵多势猛,加之唐军将帅昏庸,战士们虽然竭尽全力死守关山,然而终于陷入重重围困之中。诗人选取“大漠”、“穷秋”、“衰草”、“孤城”、“落日”、“兵稀”六个形象,以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苦战后边塞的凄冷荒凉。用气氛渲染再一次强调战争之酷烈,牺牲之惨重。细析寓于景中之情,仿佛可闻诗人的无限感慨。 由于关山遭困,战争难已。因而必然导致征夫思妇之间的怀念和痛苦。妻子在亲人离别后就惦念垂泪了。可是当年应征参战的亲人,却要身穿铁衣,辛辛苦苦,久守边城。一个“久”字,包蕴着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多少个望眼欲穿的似年度日啊。“少妇”“欲断肠”,“征人”“空回首”,悲切动人,读之令人断肠。为了保卫国家镇守边境,这些战士们,这些战士的亲人们,又承受了多么沉重的痛苦啊,诗人又从这个角度写出了对战士的敬钦之情。 思乡念亲,当然有时免不了落泪。但是这种强烈的怀乡思亲之情,并未丝毫涣散军心,松懈斗志。看,他们身处飘飖难度的边庭,苍茫荒凉的绝域,从早到晚,苦战疆场。在朔风凛烈的寒夜,还在打斗夜巡,严密防守。只要看看他们手中带血的白刃,便可知他们舍身忘死,奋勇杀敌的情景了。这便是他们的可贵之处。但更可贵的还不在此。你听,“死节从来岂顾勋?”尽忠死节的人难道是为了邀功请赏么?动机的纯正,襟怀的阔大,袒然于读者面前。那班战士死战沙场与寻欢作乐邀功行赏的将帅们相比,谁是泰山,谁是抔土?保国卫家的丰碑上当刻上谁的名字?要免除战士们的沙场征战苦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倘若有个象李广那样的将帅,知他们的甘苦,体恤他们,那么,也就是对战士的最大慰藉了。诗虽卒章,诗人对战士们的同情敬佩之情,却如嚼橄榄在口,余味无穷。 在那为帝王将相遍唱颂歌的封建社会,高适能为奋战边境的战士写下慷慨悲壮感情深挚的赞歌,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这是他少时贫困,半生浪游,亲历边塞,接触下层庶民给作品带来的进步性。 《燕歌行》画面开阔,内容丰富。形象地描绘了威武雄壮的出征,激烈残酷的战斗,严寒荒凉的边塞,令人断肠的思念。融概括的叙述、细腻的描绘、慷慨的议论、哀怨的抒情于一炉,或作强烈对比,或作气氛渲染,凝聚成作品的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诗的用韵随着内容的变化而换韵,使诗句有的短促急迫,有的激越高亢,有的低沉哀怨,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婉转悠扬,韵随情转,顿挫抑扬。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