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祭文赏析·《祭祖(宗)文》(杜树泽) |
释义 | 祭文赏析·《祭祖(宗)文》(杜树泽)祭文赏析·《祭祖(宗)文》(杜树泽) 维 公元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六日,丙戌仲春,清明将至,和风送暖,万物复苏。靖远、会宁、平川、榆中等地杜氏同祖宗亲代表三百余人,聚于我祖可乾公安息之地榆中县园子乡魏家小岔大樱桃,立碑祭祖,并以时鲜佳品,祭我祖在天之灵曰: 昭昭日月星,悠悠三百年,绵绵黄土地,拳拳报本情。 我杜氏家族先祖,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肇基南京应天府,而后又随肃王,千里迢迢,来到兰州,镇守西陲。肃王驾崩,诸臣解散,我先祖遂卜居海都塬,解甲归田,至今六百年矣。惜先祖名讳及宗族渊源失考,无以为敬,诚乃千古遗憾! 今止知有我先祖讳天雨者生二世应能、三世可乾,我宗亲族人皆为可乾公之后裔。我祖可乾公生而失怙,幼年孤苦,全赖慈母李氏艰难抚育,境遇凄楚。少年即为生存所迫,流离他乡,曾以织褐布谋生,披星戴月,餐风饮雨,备尝生活之艰辛。流落魏家小岔之时,欣蒙魏公殿选厚爱,许女为妻,遂居于斯地。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勤俭持家,生育六子,耕读为本,孝悌克承,自此子孙繁衍,家道复兴,功垂不休,祖德名传。延至今日,我同宗族人广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宁夏、陕西五省地区,枝繁叶茂,人丁昌隆,仕农工商,涉足各界,学识造诣,事业有成,可谓人才济济,无愧先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杜氏子孙虽人口众多,广布各地,然报本溯源,朝思暮想。叹世事沧桑变迁,物换星移,念先祖庐冢不存,茔墓无寻。今逢盛世,百废俱兴,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祖地乡亲满足我杜氏宗亲报本寻根之愿望,开明大义,慷慨襄助,我族人为祖可乾公勒石立碑之举,乃臻于阙成。值此奉祀之节,杜氏族人特叩拜于我祖安息之地,谨献钦仰先祖勋德之诚心,慰告先祖英灵于九泉。 慎终追远,恭敬毋忘。祖德家风,百世流芳。自强不息,振家兴邦。 我辈子孙,共同理想。立碑祭祖,众归所望。乾公吾祖,永安乐壤。 虔诚致祭。 伏惟 尚飨 杜氏家族后裔 叩呈 十三世孙杜树泽敬撰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