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王献之洛神赋 |
释义 | 王献之洛神赋王献之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兼精诸体,尤工行草,富有创新变革精神。“天资既纵,家范有方,入门不必旁求,风气直当专尚。” (孙过庭语) “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芝),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 (唐张怀瓘《书断》)进一步变革先前朴拙的书风,有“破体”之称。“自晋、唐以来,从大令问津以迄于成者,代不乏人。” (唐太宗语)可见其影响之大。 《洛神赋》,魏曹植撰。王献之以小楷书于麻笺之上,为现存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小楷作品之一。入宋残佚,仅存13行,故历来简称此帖为《十三行》。宋元时有两种墨迹流传: 一为晋麻笺本,南宋贾似道得之,刻于碧玉般的端石上,故俗称《玉版十三行》亦称《贾刻本十三行》、《碧玉本十三行》; 另一墨迹硬黄本,后有柳公权等人跋语,赵孟𫗲认为是唐摹, 有人认为即为柳公权所临。两种墨迹皆已失传。此帖翻刻极多,以碧玉版为精。碧玉版原石曾佚,明万历间出土于杭州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侵华时石流入民间,今在上海。 前代书家在评价二王父子书法时, 一再强调:羲之常内𢬍, 献之多外拓。 “内𢬍”指笔意紧敛, 所谓“骨胜之书”, “要用内𢬍法, 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纸上的笔意在每一点画的中心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笔毫摄墨,不令溢出划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 (沈尹默《书法论丛》) “外拓”,指笔意开展,所谓“筋胜之书”。“外拓”用笔,多半是在情驰神怡之际,兴象万端,奔赴笔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于行草为宜(参见《沈尹默论书丛稿·二王法书管窥》)。“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洛神赋十三行》便是以“尤于行草为宜”的外拓法写成,它的点画妩媚娟秀,横竖撇捺处处带着放逸流畅的笔风,尤其是捺笔,均以垂长的笔态增其美俏。“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多整严。” (南宋董逌《广川书跋》)此帖在结体上也非同寻常,虽是小楷,却有大字气概。结体疏朗而茂实,虚和简静,宽绰灵秀。正如清人蒋和所言: “《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洛神赋十三行》确为传世小楷之绝致。 但是,在书法史上王献之几经沉浮,常遭贬责。扬羲抑献最起劲的要数唐太宗。他说: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览其笔纵,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 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羊欣等人认为献之“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李后主批评献之“无蕴藉态度” (均据《书林藻鉴》)。如果以有 “媚趣”赞献之笔姿,则是可取的;如果以为献之法书只以“媚趣”取胜,则有失公允。比如《十三行》即从王羲之《黄庭经》那种肃穆的气氛中解放出来,以放逸之笔为之,笔画也十分劲利。黄庭坚“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也。” (《山谷题跋》)右军父子的楷书固然可以文章比之,但不好说左氏与庄周孰优孰劣,自然也不好说《黄庭经》、《十三行》谁好谁差。王献之以外拓法作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 王羲之以内𢬍法作书, 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子为神骏,父得灵和,固为百代之楷法。” (张怀瓘《书议》)后世楷书以严整俊美见长的,是师《黄庭经》; 以媚俏放逸见长的,是法《十三行》。其实,连唐太宗自己也曾受过献之的影响。 当然,《十三行》因为十分流美,学不得法,易偏侧媚,但这不是王献之的过错。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