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犯戒之处罚——肃众
释义

犯戒之处罚——肃众

佛教十分重视戒律,由此产生对不遵守戒律僧侣的处罚。这是依靠僧团的集体力量,以强制的手段来约束僧侣,以达到维护僧团的和合与纯洁,使僧侣们趣于解脱之道的目的。
释迦牟尼在世时制定了许多戒条,从杀人偷盗到日常的行住坐卧,无不有种种具体规定。由于戒条既多又严,不管是在家信徒还是出家僧侣都难以绝对不犯。佛典上说只有到了佛陀的地位才能绝对不犯大乘戒,只有到了阿罗汉的地位才能绝对不犯小乘戒。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历代高僧根据印度佛教的戒律,参照本土的风俗习惯,又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清规。这些清规可说是多如牛毛,与原来的戒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僧侣们举手投足无不有犯戒的可能,既然人人都难免犯戒,那么就必须有相应的处罚规则,这些处罚规则即是肃众。
肃众的具体实施按僧侣违犯戒律的轻重而决定。依照戒律,违犯四条根本大戒适用公摈(即开除僧籍);违犯次重的戒律,如犯僧残罪等则适用默摈、别住;违犯较轻的戒律适用忏悔等处罚。谩骂斗殴在印度戒律中本属较轻的罪行,而中国丛林一般都按清规处以公摈。另外,中国丛林还有罚款、罚斋、罚(豆)腐、跪香等处罚条例。按照丛林清规的说法,处罚犯戒僧侣对佛教有四大好处:不污清众,生恭信故;不毁僧形,循佛制故;不扰公门,省狱讼故;不泄于外,护宗纲故。
公摈,就是依靠僧团的集体力量,举行羯磨,取消犯戒僧侣的僧侣资格。中国丛林清规规定此时可烧毁犯戒僧侣的衣钵、道具,用杖将他逐出山门,且应从偏门逐出。公摈逐出山门的犯戒者,从此永远失去僧侣的资格,不但此处丛林不再接纳他,其他丛林也不会接纳他。因为,被一处丛林僧团以羯磨形式制裁,即等于受十方丛林所有大众僧侣的制裁。
默摈,即僧团中的所有僧侣都不与犯戒者说话。
别住,让犯戒者独居一处,反省悔过。别住期间,受处分者被剥夺在僧团中应享的一切权利,别住期满,他还必须在二十位戒行清净的比丘面前举行“出罪”仪式,征得二十位比丘一致同意后,才算出罪清净,恢复在僧团中原有的地位,此后,其他僧侣不得因此加以歧视。
忏悔,是梵汉复合词。“阡”是梵语忏摩,意译为乞求宽容;“悔”是汉语的悔过;合起来的意思即为乞求宽容悔过。忏悔一般属于自我坦白罪行。按犯戒的轻重,忏悔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犯波罗夷罪虽然终身失去僧侣资格,但如系初犯,又能立即向僧团自首坦白,则在二十位清净的僧侣之前忏悔后,终身受持三十五事,即可留在僧团服役,但不再享受僧侣的一切待遇。犯僧残罪的忏悔方法是别住后在二十位清净僧侣面前忏悔。犯波逸提罪的忏悔是在众僧眼看得见但耳闻不到的地方向一位清净僧侣忏悔。犯波罗提提舍尼罪则不必向僧团坦白,只须向一位清净的僧侣坦白悔过就算灭除罪行。犯突吉罗罪,可以不必对任何人说,只要自我内心谴责,决心痛改前过,便算消灭罪行。
中国丛林对犯戒僧侣除了以上几种处罚外,还有罚款、罚斋、罚腐、跪香等。损坏丛林财物的处以罚款;拌嘴吵架的处以罚腐、罚斋;违犯堂规的一般处以跪香。这些处罚可以说是家规,不在戒律之中。对这些不入戒律的种种家规,是否符合释迦牟尼制戒的原意,在佛教界也有种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有些家规与戒律的根本精神有相悖之处,戒律的处罚是以挽救为目的,而跪香等则已涉及人格问题了。
肃众在斋堂举行。饭后,由僧值宣布犯戒僧侣的法名与所犯情由,然后由住持和尚进行训导。违犯一般规矩的,堂内所犯,由堂内维那处理,堂外所犯由知客处理,外出劳动所犯由值岁处理。检举某人的过错只能在举行羯磨时向大众公布或私下对犯错之人给以警策,否则检举之人也属犯错误。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