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烛影摇红 梅影 |
释义 | 烛影摇红 梅影盛昱 一缕冰魂,和烟澹到无寻处,几番相约是黄昏,又怕余寒误,冷落江头千树。奈相逢,风斜日暮,春愁满地,浅梦如烟,都无凭据。晚笛吹残,玉龙似和湘波语。独扶残梦下瑶台,可是凌波步?解佩纵逢交甫,亦凄凉,几番烟雾。翠禽宿后,寒蝶来时,者番前度。 盛昱,字伯韫,号伯希,满州镶白旗人,是清代宗室,曾做过翰林院编修。他的这首《梅影》词,运用美丽的神话传说,形象地描绘了黄昏后梅花的冷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凄凉。 词的上片,写诗人黄昏赏梅,着重渲染了梅花的冷落。“一缕冰魂,和烟澹到无寻处”。“冰魂”历来被诗人用来形容梅花的皎洁。苏轼在《再用前韵》诗中曾经写过:“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陆游的《北坡梅立春第一枝》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魂回”。澹,即是淡。这两句是说,洁白的梅花,笼照在一片淡淡的烟雾之中,让人无处去寻找。“几番相约是黄昏,又怕余寒误,冷落江头千树”。好几次计划傍晚的时候出外赏梅,可是总担心晚上天冷,那江边的许多梅花会因此凋谢了。“江头千树”是形容江边的梅花很多。苏轼在《和秦太虚梅花》诗中,就曾写过“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奈相逢,风斜日暮,春愁满地,残梦如烟,都无凭据”。无奈,与梅相逢,还是在晚风斜吹,太阳落山的时候。那满地的落花,朦胧的梅影,如愁似梦,缥缥渺渺,无依无靠。 下片,从吹落梅花的笛声写起,连用湘妃、洛神、江妃三个传说中的仙女去形容梅花,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凄凉”是本片宗旨之所在。 “晚笛吹残,玉龙似和湘波语”,自从李白“黄鹤楼中闻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一出,在诗人笔下,笛声便与梅落联系起来。本句意思是说,黄昏时节,笛吹梅落,那片片梅花飘在水中,似乎在与湘妃谈论着什么。“玉龙”,原意是形容下雪。 北宋张元有“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麟残甲满天飞”的诗句。这里是以玉龙比喻梅花象下雪那样飘到水面上。“湘波”,隐指湘江上的湘妃女神。“独扶残梦下瑶台,可是凌波步?”“瑶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凌波步”,是在化用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暗指洛神。这句是说,看那朦朦胧胧,似在梦中的神态,是不是洛神在江上行走呢? “解佩纵逢交甫,亦凄凉,几番烟雾”。既便能遇见郑交甫那样有情的男子可以解佩相赠,不过象腾起的几阵烟云,也一样的悲伤孤寂。这里是在暗用江妃赠佩给郑交甫的典故。据《列仙传》记载:“江妃二女者,不知何许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帨之”,“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以上,诗人连举的湘妃、洛神与江妃,都是不幸的女神,都有过投水或溺水的经历。用她们去比喻落在水面上的梅花,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同时,诗人在借用这三个女神时,又包含着三个不同层次的演进。写湘妃,指梅花初落;写洛神,指梅花在水上飘流;而到了写江妃时,则是写梅花消逝在烟雾中了。“翠禽宿后,寒蝶来时,者番前度”。这是倒装句。“者番前度”,应放在前面,意思是这些情景发生之前,翠鸟已经在梅树上安歇了,只有几只带着寒意的蝴蝶不时飞来。这实在是够凄清的了。”者番”就是这番。 总的看来,这首词写得空灵蕴藉,让人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因为诗人除了头与尾是实写外,主要部分都是虚写的,先是用梦与愁去形容梅花,后来又引来三位神女去比拟梅花。这种形容与比拟,都是象征性的,因此诗中的梅花形象也如水中月,雾中花,让人只觉其美,却无迹可寻,正惟如此,愈发引人遐思,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而这也正是本词的最突出特点。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