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清平乐 |
释义 | 清平乐韦庄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张炎云:“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当以唐《花间集》中韦庄、温飞卿为则。”(《词源》卷下)韦庄这首写别情的小词,就颇擅令曲之妙。 离别在一个暮春落花时节,这一时间的安排是深具匠心的。汤显祖评“门外马嘶”二句道:“情与时会,倍觉其惨。”其实这种匠心,可以说从开篇就已运用,不待这两句开始。“残月”即下弦月,在黎明前出现,为时极短,月出惊鸟,遂有“莺啼。”不过,写作“莺啼残月”,便不止月出惊鸟之意,更有一重意味:那月牙一现即逝,“莺啼”似有留恋的哀苦。“残月”的意象意味着好景不长,与灯灭、花落、郎去等,能构成一种象喻关系。“莺啼”与女子对情郎的留恋,也含这样的关系,恰与催人离别的“马嘶”形成一种对照,故读来倍觉有味。整个上片,写出缺月残花、良宵已尽这样一种典型的伤春伤别情景,又点出“欲别”之事,笔墨极为凝炼。 下片写女子在情人别后的情态。“妆成不画蛾眉”耐人寻思。这含有双重意味,一重与杜诗“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意近,未完成的画妆,正是一种无言的表白。另一重则暗用张敞画眉的故事,“不画蛾眉”乃因画眉人去。下句说“独倚金扉”则郎既去矣,空馀行处。女子凝望路尘之神,句外传之。末二句更精采:“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路尘之扫与不扫情郎的早迟归有什么必然联系?然而,处在失望而终不断念的境遇中的情痴,总能从一般人不在意的现象中发现预兆,或设置希望。鹊的鸣叫,灯的结花,衣带的松驰、蜘蛛的结网之类小小事体,往往具有重大意义。无理语正是情至语,故汤评此二句说:“如此想头,几转《法华》。”这两句概括了唐时民间一种流行说法。施蛰存《读韦庄词札记》云:“‘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此民间习俗也。凡家中有人出门,是日忌扫除门户,否则行人将无归期,今吴、越间犹有此习俗。”词人运用这种生活气息很浓的说法,出以口语,明白而隽永,就有“有馀不尽之意。”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