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诗句出处:《许州西湖》;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来従古城角,夜半传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注释】:
诗文 |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 |
释义 |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诗句出处:《许州西湖》;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 来従古城角,夜半传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注释】: 池:①池塘。《荀子·王制》:“污池渊沼川泽。”(污池:贮水的池塘。渊沼:深水池。)②护城河。《韩非子·存韩》:“筑城池以守固。”台:(一)星名,即三台(六颗星)。古代以“三台”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 (二)yí ①代词。我;我的。《尚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禹贡》:“祗台德先。”(祗:敬。)②何;什么。《法言·问道》:“闵氏之孙其如台?”③通“怡”。愉悦。《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信:①诚实;真实。《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②副词。实在;的确。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③信用。《左传·桓公十二年》:“战焉,宋无信也。君子曰:‘苟信无继,盟无益也。’”(苟:如果。继:继续。盟:结盟。)④相信。王充《论衡·问孔》:“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⑤信奉。《论语· 子张》:“信道不笃。”(笃:坚定。)⑥音讯;消息。杜甫《喜达行在所》诗:“西忆岐阳信。”⑦信函。元稹《书乐天纸》诗:“半封京信半题诗。”⑧古指传递信件的人。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君》:“书成无信将。”(书:书信。将:送。)⑨信符;凭证。《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为信,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大人:酋长。)⑩随意;随便。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11)同“芯(xìn)”。(12)古通“伸(shēn)”。伸展。扬雄《解嘲》:“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宏:①大;宏大。《周礼· 冬官·梓人》:“大声而宏。”《颜氏家训·勉学》:“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宏圣人之道。”②广博;普遍。任昉《王文宪集序》:“宏览载籍,博游才义。”丽:(一)①成双的;成对的。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辞之体,凡有四对。”《周礼·夏官·校人》:“丽马一圉(yǔ),八丽一师。”(圉:养马的人。师:指掌管马匹的人。)②附着;依附。《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③华丽美好。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五:“清词丽句必为邻。”(为邻:指借鉴。)④美丽;漂亮。曹植《洛神赋》:“睹一丽人,于岩之畔。”(岩:山崖。)⑤特指美貌女子。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杜甫《丽人行》:“长安水边多丽人。” (二)lí [丽水]县名。在今浙江省。贵:①价钱高。与“贱”相对。杜甫《岁晏行》:“去年米贵缺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荀子·天论》:“籴贵民饥。”②地位高贵,显贵。韩愈《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可贵;重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崇尚;重视。《尚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⑤欲;想要。《战国策·东周策》:“魏王以国与先生,贵合于秦以伐齐。”⑥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事。《国语·周语中》:“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虔:恭敬。)与:(一)①给予;授予。《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原思:孔子弟子。宰:官名。粟:指俸禄。)②帮助。《战国策·齐策一》:“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③赞许。《论语·述而》:“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④结交;亲附。《荀子·王霸》:“不欺其与。”(其与:指所结交的国家。)⑤盟国;友邦。《荀子·王制》:“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之:其。人:指贤士。)⑥党与;共事人。《后汉书·寇荣传》:“于人少所与,以此见害于权宠。”(权宠:权臣;宠臣。)⑦介词。相当于“跟”。《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⑧连词。1. 相当于“和”。《汉书·贾谊传》:“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2.[与其]表示比较。《论语·八佾》:“与其奢也,宁俭。”⑨对付。《史记·燕召公世家》:“庞煖易与耳。”(二)yú 语气词。1.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文信侯:指吕不韦。专:专权。)2.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知:智。)以上意义后作“欤”。 (三)yù 参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师:军队。)民:①[名]奴隶。《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分鲁公以殷~六族。”②[名]人民,百姓。《曹刿论战》:“小惠未遍,~弗从也。”③[名]人。《礼记·王制》:“五方之~,言语不通。”④[名]指别人。《诗经·邶风·谷风》:“凡~有丧,匍匐救之。”同: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赏:①奖励;赏赐;奖赏。与“罚”相对。《墨子·尚同下》:“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②赏赐或奖赏的东西。《宋史·张浚传》:“闻贼以重赏购吾首。”③赠送;赠予。《淮南子·说林》:“毋赏越人章甫,非其用也。”(章甫:帽子。)④褒扬;赞赏。《国语·晋语九》:“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⑤欣赏;玩赏;游赏。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