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江南的斗鹌鹁和斗鸡 |
释义 | 江南的斗鹌鹁和斗鸡鹌鹑,简称“鹑”,是一种鸟类。养斗鹌鹑始于唐,《清稗类钞·赌博类》载:唐玄宗时.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肢。到了明清,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均好养斗。鹌鹑也有许多品名,清·程石邻著有《鹌鹑谱》一书,列举了四十种,如丹山风、赤绒豹、锦毛虎等。从鹌鹁的体形好坏,可大体看出搏斗时能否取胜, 《鹌鹑谱》日:“必日虎头。胼胁、熊臂、伟躯.方能临阵摧敌,百战不疲。”斗鹌鹑一般在霜降之后.斗场上有一圆形的斗圈,开斗时,主人把各自的鹌鹑放入斗圈.观其争斗的胜负。藉以娱乐。养斗鹌鹑原为民间游戏,后成为官宦、公子哥儿的消闲取乐。民众中的养斗者便越来越少。近代以来,民间养斗鹌鹑已基本绝迹。 斗鸡,也是一项古老的游戏,把两只雄鸡放进场中,使之互相啄斗故谓“斗鸡”。斗鸡,发端于印度、中国、波斯等东方国家,后传入欧洲,风行各国。我国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鲁昭公》,其中云:“季、邱之鸡斗”。西汉时,许多诗词歌赋中都有关于斗鸡的记述。到了唐代,唐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皇帝好斗鸡,官宦亦效仿,于是斗鸡之风,波及民间。从唐至清,此风一直未衰,明末清初的郝璧在《广陵竹枝词》中记载了当时扬州的斗鸡场面:“沙冠金距集时齐,蹴鞠场开一斗鸡。走向桥南新曲里,袒肩掷帽竞相提。”开斗多在春暖花开之际,斗鸡场上有围栏,斗时,双方主人将鸡放进场内,一旁有人摇旗击鼓,激得雄鸡性起,便上前拼命啄斗。后世,有人还在鸡翅内夹藏辛辣的芥粉,又在鸡爪上装有金距,啄斗时芥粉飞扬,金距如剑,更为紧张刺激。斗鸡至清末,已日趋少见,如今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此俗。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