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水调歌 |
释义 | 水调歌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入破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彻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至唐,演为大曲。按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数部,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这首《水调歌》从体式上看,在当时应该是入乐的了。 歌第一描绘的是大战前夜的宁静。大漠落日,陇上明星,孤山烽火,壮士连营,这组画面透射出半是悲凉半是悲壮的气息。“鞞”与“鼙”同,鼓也。 歌第二没有了紧张和不安的气氛,取而代之的是几多松弛、几多潇洒。关西的猛将气概豪迈,胯下骑骏马,手中挽雕戈,金鞍宝铰透出精气神,笛子奏出的水调歌也吹掉怨切的声韵。关西,指函谷关以西之地,今陕西、甘肃二地。琱戈,即雕戈,戈之有文者也。铰,钉铰,刀柄鞍首皆有。 传说有一位叫绿珠的女子“美而艳,善吹笛”,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妓。石崇因不愿将她转让于权奸而获罪,绿珠遂坠楼而死。后来,“绿珠”成为咏豪门宠妓的典故。歌第三 “王孙别上绿珠轮,不羡名公乐此身”,两句是说王孙不羡慕石崇贪恋绿珠这样的美色。“户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意思是说马儿沐浴着春水的洗涤,有情人期待着征西王孙的回还。这一段表露了一位青楼女子渴望得到爱的抚慰的焦灼心态。“春洗马”、“夜迎人”等比拟词组都是这种心态的逼真写照。 歌第四突出了一个“愁”字。边关萧条秋气令人愁,征人经年不归愁更愁。陇头,又叫陇山、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断肠,据载,桓温入蜀时,于三峡中见有母猿因其幼猿被捉,肠寸断而死。后因用“断肠”表现悲痛之深。 白居易《听水调》诗云: “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所言极是。歌第五的头两句: “双带仍分影,同心巧结香”,以衣带比喻情侣,以同心结象征爱情,传递出一种超越凡俗的爱的信息。“不应须换彩,意欲媚浓妆”,没有得到心上人的应答,痴情女子并未灰心,相反意欲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光彩照人以获得心上人的回报。何等的专一,何等的执著!那么,痴情女子要得到谁的应答呢? 恐怕也是一位经年不归的征人。 “歌”者,大约相当今天的独唱。那么,何谓 “入破”呢? 《新唐书 ·五行志》云: “天宝后,乐曲多以边地为名,有《伊州》、《甘州》、《凉州》等。至其曲遍繁声,皆谓之入破。破者,盖破碎云。”据此可知,入破是指乐曲将终时其声骤变为齐唱合奏的意思。 入破第一写的是戍边战士“经年不复归”的孤苦。“一雁飞”为孤,“挂戎衣”为苦。孤与苦是 “明王”给予戍边战士的特别 “恩宠”。显然,这里面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情绪。黄龙,明君。古代传说,王者有德,黄龙现身,以呈瑞应。后因用作咏明君的典故。 表面上看,入破第二俨然是对美妙乐曲的高度赞美,然而细一品味,似可听到其弦外之音。这一段本是杜甫的《赠花卿》诗,拼搭歌辞来凑合乐谱是乐工们的家常便饭。我们姑且不论杜诗的原意,入乐后,这首诗是否有了或者说突出了讽刺的意味呢?“天上”的皇帝、“人间”的百姓何曾共享过那美妙的音乐呢?这一段分明带有几丝讽意。锦城,即成都。 从昨夜到今朝,从建章宫到昭阳殿,从室内到室外,入破第三的时空跳跃令人目眩。不知作者的用意在哪里,总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荒淫无度的君王的不光彩形象隐藏在其中。建章,指汉武帝建造在西汉都城长安近郊的宫殿。昭阳,受宠后妃居住的宫殿。黄金屋,《汉武故事》,“帝内胶东王数岁,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 ‘儿欲得妇否?’ 曰: ‘欲得。’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娇好否?’ 笑对曰: ‘好!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后因用以泛指后宫。白玉堂,犹如仙境的宫室内堂。 入破第四表达的又是一个“愁”字。日夜不绝的笳声,漫漫的行云,东去的流水,以及西去的行人和满目关山,创造出极其凝重的意象。这种意象通过一个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的“咽”字更增添了几分压抑,让人感到透不过来气。咽戍楼,即戍楼咽,这是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相传,当年为投楚王所好,宫女们多为细腰减食而饿死。唐代以胖为美,宫女们当然不会追求“细腰”。所以入破第五中的 “愿对君王舞细腰”一句只不过是比喻宫女们献媚 “千年一遇”的“圣明朝”的夸张之词。然而,她们的境遇能比楚王的宫女们好到哪里去呢?她们只能当“熊”任生死,很少有人能得到皇帝的真正宠爱。这一段,一方面可以看出宫女们的意欲获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宫女们深受封建宫禁之苦的无限酸辛。 入破第六彻,是这组歌的尾声,一种盼君归来君不归的失望情绪溢于言表。闺烛高照,不见人影;思亲成梦,惟魂相逢。与歌第五一样,这一段也是调少情多。 全歌十一叠,由于出处不一,因此,在立意、题材、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我们不便从整体上对其详加评论,这是一个遗憾。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