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次北固山下
释义

次北固山下

诗词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做过荥阳主簿和洛阳尉等小官。次:停留住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长江南岸。风正:顺风。归雁:托雁传家书之意。
     唐代著名的诗歌选集选入此篇,编选者高度评价“海日”一联,认为“诗人以来,少有此句”,还说宰相张说将这一联书写于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这首诗的题目又作《江南意》,凭此可以窥见作者的写作动机。他是北方人,到江南后被早春的景象所触动,有叹美的欣喜;同时,他到江南并非得意差事,所以末两句表达了在异乡的乡愁。这首诗写景好,景中含理趣更好。前四句以纪行的方式写景,意义明确,并无理解困难,但一字之争仍然发生。“潮平”句的“阔”字,另有版本作“失”。沈德潜认为“失”字好,“阔”字“少味”;纪晓岚又认为“失”字不好,有“斧凿痕”。可见同样景物,用字用语却感觉各异,诗歌语言原本是感觉的艺术。这首诗最值得品味的是五六两句。远望江海,朝阳已经喷红欲出,可夜晚还未完结;长江边已春景可见,春意萌动,但又还未进入新年(此诗可能是农历腊月所作)。两句景象都美,避免了单纯议论说理的枯燥乏味。当然这两句的重点不在写景,它们将空间和时间融为一体,让新和旧联系不断,原来人和自然宇宙就是这样生息、运行的,周而复始,一直到永恒。旧推出了新,新包含了旧,无所谓新,也无所谓旧,新和旧就这样一直纠缠到永恒。这样的道理其实人所习之,但经诗人用意象包裹道出,就深刻透辟,让人遐思。江南的新景是去年的旧景,江南的新景并不能冲掉心中的旧情,羁旅愁思依然在心间,于是诗人回望北方,乡愁缕缕袭来。托大雁捎带一封家书去吧!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 《 cì běi ɡù shān xià 》 
    《 次 北  固 山   下  》 
    .[ tánɡ ]. wánɡ wān.
    .[ 唐   ]. 王   湾 .
    kè lù qīnɡ shān wài , xínɡ zhōu lǜ shuǐ qián 。 
    客 路 青   山   外  , 行   舟   绿 水   前   。 
    cháo pínɡ liǎnɡ àn kuò , fēnɡ zhènɡ yì fān xuán 。 
    潮   平   两    岸 阔  , 风   正    一 帆  悬   。 
    hǎi rì shēnɡ cán yè , jiānɡ chūn rù jiù nián 。 
    海  日 生    残  夜 , 江    春   入 旧  年   。 
    xiānɡ shū hé chù dá ? ɡuī yàn luò yánɡ biān 。 
    乡    书  何 处  达 ? 归  雁  洛  阳   边   。 
  •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大意】一条弯弯曲曲的驿路,从青翠的北固山中绕出,又远远伸向山外;眼 前是碧绿的江水,我乘着小舟朝北固山进发。正是涨潮的时候,放眼望 去,江面宽阔,江水似乎已与江岸齐平了。小舟白帆高悬,乘着顺风,静 静地向前驶去。残夜尚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慢慢升起;旧岁还没 逝去,江上岸边已露出阵阵春意。面对这良辰美景,不禁使人想起了家 乡。北归的大雁啊,烦请你们捎封信儿给我洛阳老家的亲人吧。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潮平水阔吞失了两边的堤岸,顺风鼓起了一张白帆。火一样的太阳从海面冉冉升起,江上的春色送走了旧年。我的家书应该寄向那里?北去的归雁呵,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 1、次:停留。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3、客路:旅客往来的驿路。

    4、青山: 指北固山。

    5、乡书:寄往家乡的书信。
  • 【集评】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下):“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人楷式。”(《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所有众制,咸类若斯,非张蔡辈之未见,觉颜谢之弥远乎!”(《历代诗话》,中华书局出版)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下):“诗不可不造句。江中日早,残冬立春,亦寻常意思,而王湾云: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经锤炼,便成警绝,宜张曲江悬以示人。”(《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倒装法也。”(《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或作‘两岸失’,非是。凡波浪汹勇,则隔岸不见,波平岸始出耳。‘阔’正与‘平’字相应,犹‘悬’与‘正’字相应。若使斜风,则帆欹侧不似悬矣。(黄白山评:“平犹满也。凡潮落则岸边之地尽见,故觉其狭,潮满则岸边之地为水所没,故觉岸阔。苟识其意,则作‘失’字亦可,盖指岸边之地而言。然觉‘阔’字妙些。贺力辨正此字,而究竟失作者之意,总之误认‘平’字作‘落’字也。”) (《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八):“《河岳英灵集》选王湾《江南意》云:“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芮挺章《国秀集》选王湾《次北固山下》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殷、芮皆唐人,何所传各异如此?愚按‘两岸阔’,‘阔’字不如‘失’字之隽,而首尾四句,当以芮选正,殷选首尾词意,殊欠老成。沈归愚《别裁》亦主芮氏,而‘失’字独从殷氏,未免任意取携。王新城删纂殷、芮选本,不加考订;至《三昧集》,乃从芮氏,但注曰‘一本作《江南意》’云云而已。”(《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殷璠《河岳英灵集》)
     
    (黄)山谷曰: “唐诗曰: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置早意于残晚中。 有曰: ‘惊蝉移别柳,斗雀堕闲庭。’置静意于喧静中。”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
     
    唐人芮挺章天宝三载编次《国秀集》,《唐书·艺文志》、宋《崇文总目》中无之。元祐三年戊辰刘景文得之鬻古书者,以传曾彦和,曾以传之贺方回,题云《次北固山下作》,于王湾下注曰: “洛阳尉”。而天宝十一载殷璠编次《河岳英灵集》,取湾诗八首,此为第六,题曰《江南意》,诗亦不同,前四句曰: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世之所称“海日” “江春”一联同外,尾句不同,曰: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似不若《国秀》之浑全。
     
    (方回《瀛奎律髓》卷十)
     
    “两岸失”,言潮平而不见两岸也。别本作“两岸阔”,少味。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与少陵“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天”,一种笔意。(沈德潜《唐诗别裁》)
     

  •       王湾是洛阳人,这首诗大约是诗人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船经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诗人睹物感怀,即景生情,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这篇起首便用一对偶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巧妙地点明了北固山的位置,交代了自己客泊他乡异水的情景,诗人正乘着一叶扁舟。经过眼前的“绿水”驶向那“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一种漂泊江南,神驰故里的羁旅之情,溢于言外,与末联的“乡书”、“归雁”一脉相承,遥相呼应。下面四句便扣着“绿水”写江上的景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所见,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而开阔平静的大江上只有诗人小舟上的帆高高悬起,显得十分突出。阔大的景象中蕴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孤寂。为什么潮平江阔而行人却如此稀少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原来作者是于岁暮腊残之时连夜行舟的。这一联描写的就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当残夜尚未消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冉冉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月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明时序的交替,岁月更迭时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而恰恰在此时,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思乡之情更烈。于是只好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在这北归的大雁身上,让它替自己问候一下远在洛阳的亲人吧!这两句用比喻寄托情思,笔意简洁,余味无穷。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三、四两句写景清新,五、六两句富于理趣,虽经锤炼,却无斧凿之痕,因而遂成名句,脍灸人口。当时的宰相曾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亲手题在政事堂上,作为写诗的典范,可见其炼意之高妙。

    北固山简介:

         位于市区北面的周江之岸,高53米,因临江一侧山壁陡峭。如坚固的屏障,故而得名。是镇江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一千四百多年前,梁武帝曾登临此山,眺望壮观的长江雄姿,曾为此发出过“天下第一江山”的赞语,并将此山易名为“北固山”,现今横嵌在北固山甘露寺坡墙壁上“天上第一江山”6个大字,系南宋著名书法家吴琚重写。唐代又称“金陵山”。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3部分组成。前峰又称鼓楼岗,相传是三国孙权的宫殿和周瑜的帅府所在地。中峰旧有北固山房,山下有东吴大将太史慈墓与已湮没的宋代杰出词家柳永墓。后峰亦称北峰。系北固山主峰,是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山上许多古迹都与三国故事有关。雄踞山巅的甘露寺,相传刘备就是在大殿里被招亲的。位于寺后的多景楼,俗称“梳妆楼”,相传是刘备夫人孙尚香梳妆台旧址。现楼3层,临江而立,画梁飞檐,是北固山风景最佳处。宋元以来,是文人雅士宴会赋诗的场所。米芾曾誉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它与洞庭岳阳楼、武昌黄鹤楼齐名,被誉为古代“万里长江三名楼”。位于后峰最高处的北固亭,又名凌云亭、摩天亭,相传孙权妹妹孙尚香听说丈夫刘备战败,忧愤死于白帝城,曾于此设奠遥祭,后投江殉情,故又称为“祭江亭”。北固山其他著名景点还有铁塔、试剑石、走马涧、狠石以及新近落成的、为纪念唐代日本友好使者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的汉白玉诗碑,上面镌有当代中日著名书法家,分别用中、日文书写的阿倍仲麻吕的《望月望乡》诗:“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       这是一首描写风景,进而即景抒情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又名《江南意》,是王湾的名作,在当时已负盛名。唐代殷璠在他选编的《河岳英灵集》中,说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 ‘海璠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燕公即开元宰相张说,他是诗文高手,竟亲手抄写王湾诗句以教文士,可见对这首诗评价之高。
          北固山,在今江苏丹徒县以北,直入镇江境内,横插江中。它三面临江,山青水阔,风光旖旎。诗人虽是北方人,但是,他一生中却“尝往来吴、楚间”。这首诗就是他到江南旅行时,看到江南好风景而触景怀乡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最早见于芮挺章的《国秀集》,后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题曰《江南意》,但字句有些出入,作: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起。以“青山”对“绿水”,倘在别处,未免近于俚俗,而这里在“青山”、“绿水”后面加了“外”“前”二字,倒显得工丽脱俗。可见诗人的旅程兼备水陆。这两句是行舟停泊在北固山下特有的景色。旅客往来的驿路,从青山中绕出,又远远地伸向青山之外;水上的飞舟,好象开到绿水的前边去了。于是暂停旅行之意油然而生。这二句诗恰好扣合诗题中的“次”字,这就叫做开篇点题。诗中也透露些微焦灼的心情。好象是说,水上陆地的人儿都有归程,而独我滞留在这山下,漫漫归途,可望何日启程呢?漂泊江南而神游故里之情,淡淡流露,又不留痕迹。
            颔联和颈联四句,集中描写江上的景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一幅优美的风景图画。“两岸”和“一帆”相对,表现出水、陆形象的变化。因为潮平(静、落)才显出两岸宽阔,风正(稳、顺)更加使帆悬挂得体。这两句写出了人们的眼中景,心里话,手法干净利落。“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含蕴丰富而构思巧妙,也是吸引人的警句。殷璠说: “诗人已来,少有此句。”胡应麟说: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海日生残夜”,是写江面开阔而平展,所以,一眼就望到地平线。于是在残夜尚未消尽时,红日即已从海上涌出;好象残夜带来了红日,而不是红日把早晨带来似的。“江春入旧年”,是说江边景物已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好象春的根芽,早在旧年的岁暮就埋种下来。“生” “入”两字,生动写出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变化,也隐藏着生命衰替的人生哲理。这两句虽是写景,含意却高于景物;即景生情,便引出尾联二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面对红日春光,不禁对自己的羁旅生涯大兴感喟。旧日消失,旧年溜走,北往的鸿雁成阵长鸣,掠空而过,而自己却仍然远役江南,不知何日返里?忽然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只好叫大雁捎封信儿给洛阳老家的亲人了。这两句紧承颈联,遥应首联,写出诗人在早春中、客路上所泛起的淡淡乡愁和人生感慨。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音节响亮,具有盛唐诗歌的气象,一直为后人所激赏。
  •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得不叹服作者构思的精妙和选材的恰切。全诗,紧紧扣住题目中的一个“次”字,来发抒远行之客怀念故乡的感情。
           作者王湾,洛阳人,生活在唐玄宗先天开元年间。是当时一个很有盛名的诗人,可惜他的诗留下来的不多(全唐诗所录仅十首),而这首《次北固山下》却历来脍炙人口,每每为唐诗选家所激赏。
             一开始我们说,这首诗是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次”字来写的,乍听起来,也许觉得奇怪。细细揣摹的话,这话是一点不假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自然是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江南胜景,青山、绿水,显示着春天已经到来,蓬蓬勃勃的一片生机,是与第六句“江春入旧年”互相照应的。这是说,行客走的路从青青的北固山中蜿蜒而出又远离北固山而去,一直伸向遥远的远方,那乘风驾驶着的小船仿佛已驶到绿水的前面去了。这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不要忘记,我们的作者是“次”在北固山下,在自己的小舟里,极目远望的。那么远望的景物收入眼底的应该很多,为什么独独就写“客船”和“行舟”呢,那就是因为作者并未上“客路”,也没有让自己的舟“行”,而是停留在那里,大概是有什么事儿耽搁了。所以说,这两句不仅是一幅江南春天的风景画,而且也暗示着作者的一种焦急、盼望的感情在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作者望中之景。潮水平稳,没有大波大澜,两岸反显得宽阔;而前面呢,和风吹拂,帆儿高悬,水天也显得空阔宽舒。帆儿并不是片片,而仅仅是“一”,这“一帆”,还是前面所说的“行”在“绿水前”的“舟”。大江之中,一帆高悬,气象十分壮阔。这两句,连同下一句“海日生残夜”,读了之后,我们不禁想起了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是描写江南春景,一个是描写边塞的风光,但同样都显出壮阔的美,写得气象万千,真可谓是异曲同工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得更是警辟。据说当时尚书左丞相张说对此联特别欣赏,亲手将它题在政事堂,让朝中文士作为楷模。这两句是说,大海上的太阳在残夜未尽时就已经从地平线上涌出,而江上的春天好象是把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旧年之中似的,又来得特别早。这前一句还可以说是作者之所见,这后一句就是作者之所感了。江南的春天的确是来得早的,春寒尚且料峭,可是枝头的嫩芽,却已在寒风之中偷偷地露了脸,这难道不令人欣喜吗?可是作者之“所感”是什么呢?我们还应该紧扣到题目上的一个“次”字去,作者看到早上的太阳的升起,当然感到在客路上已经又过了一天,这是日复一日,尚且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洛阳;而看到春天的到来,又想到自己外出,又过了一年了,旧年过去,新年来到,年复一年,这生活什么时候是尽头? 由是引出尾联,便显得极其自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希望在春光中北飞的鸿雁把自己的一封家书先带回去吧!其思念家乡的心情的迫切,也就可知了。张说在他的《蜀道后期》中也曾经有过两句:“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也是同样的意思。他在蜀中归洛阳的途程中受阻滞了,也叫秋风不要等待他,把他的信息先捎到洛阳去吧! 可见这种手法在当时很多人都会运用的。
          这样看完,我们都的确会佩服作者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水画,又在这画中融注了自己复杂的感情。这感情表现得细微,隐藏得很幽深,不仔细寻找,是不会得知其中“三昧”的。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