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梦江南 |
释义 | 梦江南人去也,人去鹭鸶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这一组词,共二十首,此为第二首。大都是怀念文学泰斗几社领袖陈子龙之作,陈寅恪先生取陈子龙诗词互证,意精语详,并评柳氏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 陈子龙《戊寅草序》称她:“灵矫绝世之人。” “柳子(对她的尊称) 遂一起青琐(代青楼)之中,不谋而与我辈之诗竟深有合者,是岂非难哉! 是岂非难哉! ” 顶真格开头,重复强调,更突出“人去”引起的悲痛,人去何处?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他的下落,在“鹭鸶洲” (鹭鸶,即白鹭。洲,水中陆地) ,这是天大的喜事,可以久别重逢了,然而不行,他在“洲”中,四周环水,白茫茫,雾蒙蒙,汪洋一片,可望而不可即,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急欲与情人相会,倾诉离愁别恨,早期的欢恋,中期的思恋,后期的失恋,有说不尽的相思话,为何硬把自己的情人驱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无路可通,无桥可渡,无舟可济。隔水遥遥相望,水中盛开的“菡萏” (荷花) ,点缀于“翡翠”(硬玉)般的荷叶丛中,花枝微动,绿叶轻摇,面对心旷神怡的美景,她却“恨”! 恨从何来?来自内心深处之恨别,“别时容易见时难”,情人被禁锢在“洲”中,无由把晤而忧心忡忡。与诗圣杜甫面对大好春光之际,百花竞艳之时,而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春望》)是同一心态,眼前景,心里事,意中人,融为一体。“柳丝”句,钿筝(钿,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金首饰。筝,拨弦乐器)是把视线由远望而移至近观,倒叙春景; 菡萏为夏秋之交景物,秋春倒叙之妙,突出了由秋愁恨到春,又由春愁恨到秋,回环反复,无穷尽焉。这两句触景生情,以自然界荷花绿叶结合为恨,是因为联想到英雄美人反而无缘结合的缘故; 以随风飘飏的柳丝为愁,从而“愁君独向江头宿”,愁恨都是因为“人去也”,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罗幕早惊秋”,好一个“惊”字! 阴、雨、明、晦、惊,白天惊,晚上惊,睡梦中也一次又一次惊醒,惊的是一个个秋天过去了,一个个秋天又来了,不见情人,永无止境,语尽而意未尽。 皮日休曰:“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余窃以为这首小令“去”字见新,“恨”字见奇,“愁”字见色,“惊”字见险,用典故则熔于全句中,天衣无缝,毫无斧凿痕迹;写景物,是为发抒自己愁恨情感服务,尽善尽美,字字清新,句句俊逸。陈寅恪先生并称“陈杨”,信不诬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