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柳永《倾杯》 |
释义 | 柳永《倾杯》《倾杯》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①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②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③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似织。④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⑤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⑥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⑦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⑧ 【注释】 ①鹜:野鸭。烟渚:见《竹马子》注①。②小楫:小船。楫,船桨,此指代船。③羌笛:笛出自羌(古代少数民族)地,故名。④切切:形容声音轻微。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小弦切切如私语。”此处拟蛩鸣声。蛩吟:蟋蟀名蛩,又名吟蛩。此处“吟”为动词。如织:形容蟋蟀鸣成一片如丝之密织。唐·李白《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 ⑤鳞翼:即“鳞鸿”,鱼和雁。古时有鲤鱼、雁足传书的传说。⑥“绣阁”二句:化用唐·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句。深沉,此处为“遥远”意。⑦楚峡云归:倒装。即“云归楚峡”,谓佳人已离去。战国·宋玉《高唐赋》载:楚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会,临别时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峡,巫山的代称。云,借指心上人。高阳人散:谓酒友离散。《史记·郦生传》载:丽生求见汉高祖时说:“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李白《梁甫吟》诗:“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⑧京国:即京师,国都。指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 【译文】 野鸭降落在结霜的水中沙洲上,大雁横飞过烟霭笼罩的洲渚,这是多么鲜明的秋天景色。一叶扁舟夜泊在长满芦苇的岸边,投宿在山村的驿馆中。秋夜,月色苍茫,芦花飘白,是何人在那儿临风吹奏起羌笛?那笛声似含有无限的别绪离愁。这时,岸边草丛中蟋蟀的切切低吟,也不断地传入耳中。自那日别后,心上人的美丽面庞不断在脑海浮现。万水千山隔阻了彼此,连书信也无法传递。揣想那深沉绣阁中的佳人,她又怎知我这天涯行客为相思所苦,而憔悴万分。佳人似回归巫峡的彩云,飘摇而去;往日一起畅饮的朋友,也四散离分。旧日疏狂的踪迹如梦,欲寻无迹,只留下眼前的一片空寂。眺望京城,徒然地极尽目力,看到的只是碧翠的遥远山峰。 【集评】 清·周济:“依调‘损’字当属下,依词‘损’字当属上,此类甚多,后不更举。”(《宋四家词选》) 清·潭献:“耆卿正锋,以当杜诗。‘何人’二句,扶质立干。‘想绣阁深沉’二句,忠厚悱恻,不愧大家。‘楚峡云归’三句,宽处坦夷,正见家数。”(《谭评词辨》卷一) 近代·俞陛云:“‘暮雨’二句音节极清峭。毛晋谓屯田词‘音调谐婉,尤工于羁旅悲怨之辞’,此作克副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现代·唐圭璋:“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脉胳甚明,哀感甚深。起三句,点秋景,‘暮雨’三句,记泊舟之时与地。‘何人’二句,记闻笛生愁。‘离愁’二句,添出草蛩似织,更不堪闻。换头,‘为忆’三句,述己之远别与信之难达。‘想绣阁’三句,就对方设想,念人在外边之苦,语极凄恻。‘楚峡’四句,念旧游如梦,欲寻无迹。末两句,以景结束,惆怅不尽。”(《唐宋词简释》) 【总案】 这首词写得委婉曲折,翻腾起落,极尽铺叙之能事。先由鹜落霜洲下笔,继之以雁横烟渚,点明这是一幅秋色画后,又缀以暮雨乍歇、小楫夜泊,自己独宿山驿,以此衬托其离愁万绪。同时,作者又调动听觉,描述岸边丛草间的切切蛩鸣,月下笛声,真可谓声色并茂。然而他似仍嫌不足,再施起伏转接手腕,把笔触渐渐深入内心世界,直笔抒写自己怀人,又设想对方念己,由己及彼,又由彼及己,直笔与曲笔、虚写与实写交互使用,层层推进词情,从而达到体物写志的最终目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