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柳宗元《南涧中题》 - 唐山水诗赏析
释义

柳宗元《南涧中题》 - 唐山水诗赏析

柳宗元《南涧中题》唐山水诗鉴赏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寂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有一篇《石涧记》,此诗所谓“南涧”,即记中的石涧。涧在永州(今湖南零陵)朝阳岩东南。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时作者正遭贬谪,任永州司马。

全诗可分两层来读。第一层为前八句,主要写涧中景物。首四句谓南涧集秋气于一身,时当正午,诗人独游于此,但觉回风萧瑟,林影参差。“风”与“影”,“一萧瑟”与“久参差”相应,承首句写秋气,可谓传神之笔。读完这四句,不免使人想起宋玉的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九辩》),从中不难领会诗人郁闷愁苦的心情。“始至”二句写因览景而情绪有所变化。“若有得”,暗谓平日有所失; “遂忘疲”,明说因游而稍生喜乐,亦隐谓遭贬之后,已倦于仕途,至此才稍忘其倦。“稍深”本当疲乏,但因 “有得”而不觉也。七、八两句写“稍深” 以后所见之景: 孤鸟的凄鸣在幽谷中回响,带有寒气的水藻在涧水的微波中轻轻晃动。这种景象,难免动人哀思。这就为后一部分的抒情作了不着痕迹的过渡。诗的后八句为第二层,主要抒发游览时产生的身世之感。“去国” 以下四句写自从贬谪离京之后,精神恍惚,而远方的亲戚朋友又不可得见,怀想起来,只能双泪空垂,徒增寂寞之感。孤独的生涯易为外物所感,失路之人,动而得谤,与万事万物皆难得相宜。这几句承上转折,从身世的遭遇上道出了心绪郁闷的原因。最后四句自问自答。“寂寞竟何事?”其实前面已经有了答案,所以说“自知”,见得别人难以理解,因而只能徘徊踯躅。“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意谓此时此际,没有能与我心契合的人。只有以后遭到贬谪的人,也来游览此处,才能够理解我的心思。这就告诉我们,诗人孤寂多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人能理解他,知音难觅,焉得不愁!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这情,就是仕途失意后的孤愁苦闷。为了表达这种情感,诗人选择了秋气、回风、林影、羁禽、幽谷、寒藻、沦漪这样一些具有特定色彩的景物来加以描绘,先给全诗笼上了一层伤感的气氛。而且透过诗人着力描绘的景物外表,我们还会发现其中有他自身的影子。“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就似乎是他贬谪之后,政治上、生活上都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以致精神迷惘,徘徊无所适从的象征。“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更象是他孤独寂寞、愁绪万端的写照。清人何焯谓此联“乃兴中之比” (见《义门读书记》),是颇中肯綮的。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而且赋予它们以主观色彩,便为后一部分抒发愁情作了很好的铺垫。面对如此幽僻清冷之境,触景伤情,以去国、怀人、孤生、失路、寂寞、徘徊这些字眼刻划当时的心绪,与那些富有伤感色彩的景物便显得十分宜合。这样,客观环境与诗人的主观心情在诗中就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在主客观的交感中产生了动人的意境。全诗由景生情,又因情而入景,复承景而生想,转折无痕,脉络清晰。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中称柳诗“构思精严”,于此诗可见一斑。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19 9: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