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春庭晚望》 |
释义 | 《春庭晚望》春庭晚望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春天,标志着新一年又开始了,天地和同,万木萌动欣荣,而在以农业生产为经济主体的中国古代社会,它更撒播下丰收的祝愿、寄托着温饱生存的希望,难怪乎先民们对之如此注重了,早在《诗经》和一些上古谣谚里,便屡有这方面的吟咏唱赞。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精神天地也愈益复杂丰富,就不仅仅是从单向的物质生活角度去观察、认识世界,而是力图多层多侧地理解、把握它。所以,象春天的许多自然属性的季节特征,诸如阳气升腾、暖风涤冻,燕雁归飞、桃杏始发的初春;满眼姹紫嫣红渲染就一片绚丽风光的盛春;乃至暮春的艳极终衰,子规啼残、百花零落而绿枝畅茂,凡此等等景象,无不被赋于浓厚的主观情绪与特定社会意义,由人们锐敏细腻地感受着,于心理生理上形成反应。或征兆恋情的和谐,或触引离别相思之念和青春的寂寞渴求,或与年华迟暮、旧志成空的深长人生喟叹交织到一起,种种不一,从而拥载着多向多层的指归,吸引了历代诗人墨客的兴趣,成为不断描写抒发的传统主题。 就这首诗来看,萧悫也不过对晚春物色作了一番客观描述,绝似密丽精致、敷色雅细的工笔画,只是到了尾联才略露惜花伤时之意而已,似无更深寄寓。但掩卷之余,又总觉得他那留连光景、爱慕春华的怅惘之情,象一丝丝烟雾轻轻地蕴润在字里行间,虽淡淡,却教人迟回低顾,难以释然……不然你看,重重楼台隐掩在沉沉暮霭中,化作一派朦胧,遮断了居人远望的目光,待低头时,才忽见窗下梅花竟无言自落,池旁新笋悄悄萌发,一切都昭示着春光行将逝去。这里的“晚”字不仅切合题目的“春庭晚望”,显然还涵纳有韶华迟暮的深层意蕴,以扣实到上面的“落”字,并与下句的“初”字对映,从而暗暗透出花残春归的叹息。第三联的“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两句,通过听觉联想与视觉感受,描画出一幅动态图景,体现了对人生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清旷潇洒的审美趣味,恰恰呼应到尾联“不愁花不飞,到(倒)畏花飞尽”上来。为什么呢?因为“花尽”时便是春归日啊!这种事情让人哀怨忧虑,但又无可奈何,就如同消逝了的年光永远不能倒流,也只有徒然迷惘喟叹一样。全诗借情语结景,似离实合,便平添了深沉凝重的意味,避免只知堆砌罗列的琐屑之病,故耐人讽咏。 萧悫少时即负才名,由梁入北齐后更称文坛重镇,一般说来,他多为应制奉侍之作,诗风趋于轻绮浮华,过分注重字句的锤琢巧艳,以致雕刻造作,格调软媚。这是时代风气的熏染和个人特定文化背景使之然,不足为奇。然而他也有少数制作,精美又不失之于清新,流丽中隐寓峭拔之姿,写景状物既穷形尽态又有自然生动之趣,不致带来碎乱板滞的憾病,本篇或属这类佳作之一。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