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杜甫《绝句》
释义

杜甫《绝句》

杜甫《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东坡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的是至评。试看这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不是一幅美妙的风景画么? 画面的近人处,几棵翠绿的垂杨,枝头有两个黄莺儿在婉转歌唱。画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太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皑皑一白——那是千年不化的积雪。画的一侧露出半边茅屋,屋窗正对着远山,门前是一条通江大河,水面还有许多船只——那是趁着春江水满从江浙一带来的远航商船。

这首诗的意境构思实在值得我们从绘画的角度细加玩味。从颜色和线条来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团葱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背景上勾勒出一条白色的曲线,色泽印衬鲜明而又和谐。水是淡的,山也是淡的,天更是淡的,山头还现出了白雪,这种构思体现了中国水墨画浓淡对比轮廓分明的特点。从景物配置和构图来看,飞鸟与鸣禽遥相呼应,青山与白雪化为一体,杨柳傍水而生,船只靠河停舶,房屋建筑在水边,窗户向着山,门口通向河。……这些安排好像平常,其实并不简单,件件景物各得其所,互相有机联系,其间还有一定的比例和角度,决不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写出来的。尤其是写雪指出是在西岭,言船标明来自东吴,还特别显示出风物的地方特色。从这种意匠惨淡经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还同时具有画家的慧眼。

杜甫对于绘画是很有修养的。他流浪各地时,注意访求古今名画,像顾恺之的作品,就曾使他神往(“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和当时著名画家王维、曹霸、韩干、王宰、姜皎、薛稷等人都有交往。他写过很多题画诗,题材包括鹰、马、鹤、松、山水、园林等许多方面,对绘画艺术发表过不少精辟见解。他的一些诗之所以同时具有画意,决非偶然。

这首小诗,从表面上看,纯粹描写自然风光,似乎没有什么深刻的社会意义。然而,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并不难发现其中依然蕴含着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 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音乐么? 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 冰消水涨,远方的船儿不远万里而来,正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这一切形象构成了一个鲜明的主题: ——春天来了。

作者以饱蘸着喜悦的笔墨,描写这些清新活泼、生气蓬勃的事物,以敏锐的观察,摄下一幅万类竞荣的景色。在明丽的画面之中,洋溢着迎春的激情; 从那轻快的节奏里,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抚摸到作者随着万物而跳动的脉搏。诗人高瞻远瞩,看得细,想得宽,从山上的积雪联想到人间悠久的岁月; 从江中的航船遥望见祖国辽阔的土地。“千秋”、“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 这样的形象反映了诗人的眼界。一个精神萎靡、心胸狭窄的人,决不可能写出这样爽朗的诗句。

如果联系写作的历史背景,也许看得更加清楚。此诗作于公元765年,杜甫正“漂泊西南天地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 可是他的意志依旧坚强,情绪仍然开朗、旷达、乐观。这一时期他写了不少充满生活情趣的短诗,从这些作品里,我们也可以窥见诗人博大胸襟之一斑。

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在对仗方面尤用功力。本来绝句只要求两句相对就可以了,然而他晚年有些小诗 (包括五七言绝句) 竟全由偶句组成。像上面这首诗,他题为绝句,后来就有人笑为截律。它的每一个字都是整齐地相对的。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窗”对“门”,“含”对“泊”,“西岭”对“东吴”,“千秋”对“万里”,“雪”对“船”。第一联不但前后两句相对,而且一句之中意境还上下成对。这种情况,诗律学上称为工对,是很特出的。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并无奇字险句,似乎没有经过多少推敲。尤其第一联,纯系白话,有的评点家说是拙句。其实不然。它自然、通脱、流畅、匀称,信手拈来,似拙而实工。后联中的“含”字和“泊”字,下得更是极有讲究。如果让一般人来写,用“窗外”、“窗望”、“门旁”、“门过”等等,也能讲得通。可是杜甫却创造了一个新的语汇:“窗含”。这个“含”字用得很妙,妙在它把诗人的地位点出来了: 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这样就不是平板地描写自然美,而且还表现出审美者对自然的把握和欣赏,还能引起读者对诗人情怀的窥探和丰富的联想,涵蕴是极深的。全诗无一字写到人。但有了这个“含”字,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然而又避开正面写人。这也许就是人在画中而不见人的笔法吧。

再说“泊”字。我们知道,这首诗作于四川成都。如果用“门旁”、“门过”,那么凡是长江上游沿岸任何地方都可以,未免失之太泛。“泊”字能够说明,那些长江下游的远航船只,不是在这里寻常过往,而是停泊、聚集于门前,足见附近必定是个不小的水陆码头。另外,此刻杜甫正颇有离蜀去吴之意,(“三年望东吴”)。这里下个“泊”字,似乎还隐含着见鞍思马之意: 去不去东吴呢?有顺路的船在门外等着哩。诗人的踌躇心情,在这个字里不是也多少透露了一点消息吗?

全诗各句貌似相对独立而实际却互相关连,应当贯穿起来理解。第一句从眼前近景说起,开窗闻莺而见柳; 第二句由近及远,抬头望鹭又见天; 第三句凭窗遐想,由无边的空间追寻到无穷的时间; 第四句也许是出门散步,又由船只而回到行旅、人事的思索。浑然一体,不露半点针线痕迹。从实到虚,又由虚回到实,意味无穷。旧注有以春夏秋冬四时景诠释的,实在未免既穿凿而又割裂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