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李煜·虞美人
释义

李煜·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应作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死前的春天。据《五代诗话》卷一引《蓉槎蠡说》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毒药名)随至。”足见此词是李煜致死的原因之一。

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原都是自然界最美的景物;但词人似乎嫌它太多了,因而问:这种种什么时候才能了啊?表面看,这很反常;而其实,词人之所以怕见春花秋月,是由于它会触起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而这些往事又是不堪回忆的,因为它已一去不可复返了。但不堪回忆,却又无法不回忆。词人终于不知不觉地坠入烟海一般的回忆中去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说明春天又到了,这怎能不触动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呢?但他一想起失去的故国,就无限悲痛。加上明月当空,更添凄清之感。李白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李煜此时的故乡、故国都已不堪回首。在明月的映衬下,词人的心情自然益见凄凉了。

尽管如此,无穷往事仍然不可抗拒地袭上心头。于是,词人回想起雕栏、玉砌的宫殿。这些该还在金陵吧?只是江山改属,人事皆非,词人红润的容颜已变得苍老。李煜不说江山改而说朱颜改,乃由于不敢明言。面对这种情况,自难免勾起无穷幽怨。

为了说明他愁多、怨广、恨深,词人用一江东流水做比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就使那本来难以捉摸和觉得抽象的愁怨,变得可以捉摸和具体如画了。“有几多愁?”愁像一江春水。一江水已够多,加上是春水,那就更多了。而且这愁苦连续不断和澎湃起伏,就像向东流去的江水那样奔腾、汹涌和永无止息。这两句之所以千古传诵,也正因为它把词人那种深邃、浩淼和无穷无尽的愁情,形象地和恰切地表达了出来。

在李煜之前,好些著名诗人已有过类似写法。如杜甫的《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的《竹枝词》:“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愁。”他们都用江水比喻愁的无穷无尽。但仔细吟味一番,便能觉出他们各有个性和特色。我以为在上例中,杜甫的哀痛显得更沉郁,虽凄凉而复悲壮;刘禹锡的情趣则偏于俊赏,以至于把女主人公的愁也美化了。李煜这两句,却哀而且伤,简直像一只啼血的杜鹃,声声都从血泪中迸出,使人不忍卒闻。

全词皆直抒胸臆,不假寄托,不用典故,更不堆砌侬丽的词藻。它以问起,以问结,既像是昂首问天,又像是低头询众,因此字字句句都扣人心弦。在短短的五十六个字中,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起初是怕回忆,而又偏勾起许多回忆;勾起了回忆,又说不堪回忆;不堪回忆,却又更深地坠入回忆之海而无力自拔。真是矛盾重重,难分难解,一步深似一步地引读者寻思。它拥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低徊凄怆,为词人一洒同情之泪。

李煜的词之所以获得广大读者的赞许,主要在审美创造方面。它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把本来只供乐工歌唱、只写闺情别绪一类题材的音乐唱词,一变而为抒写自己身世、寓有深刻感慨的文学作品。它一扫花间词的秾艳习气,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浅显、隽永、生动、流畅。形象更富有个性和概括力。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