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李寄斩蛇 |
释义 | 李寄斩蛇·干 宝·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𪎊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选自《搜神记》〕 《李寄斩蛇》以四百余字的篇幅塑造了一个善良、机智、勇敢的少女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这是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特点。 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诗歌常用对比,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表达了对贫富不均现象的不满。散文常用对比,如鲁迅《忽然想到(+)》中有一句:“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鲁迅先生用羊和凶兽作对比,勾画出奴才的两副截然相反的面孔:对主子唯命是从,像只温驯的羊,对普通群众却大放威福,像吃人的野兽。通过对比充分揭示了奴才的丑恶灵魂,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恶。小说中运用对比同样会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美与丑、善与恶、谦虚与骄傲、光明与黑暗、诚实与虚伪……相互之间通过对比,各自的特点就更鲜明突出。《李寄斩蛇》这篇微型小说正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围绕着蛇害,层次井然地展开了叙述和描写,突出了李寄的性格特点。 小说一开头就竭力渲染蛇之大及其危害之严重,突出了人们除蛇害的迫切心情。地方官先用牛羊祭蛇,无效。后又征集十二三岁童女来祭。每年八月送入蛇穴,年年如此,已送了九女而蛇害未除。这充分反映了官府的昏庸无能,为下文写李寄斩蛇作了铺垫。 正在地方官束手无策的时候,不幸的命运轮到了李寄的头上。她“应募欲行”,父母慈怜,舍不得让她去,但“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小说没有提及那些已送入蛇穴的少女,当年哭哭泣泣喊爹叫娘的惨状。但对比之下,李寄果断地应募前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敢的行动。她是很明智的,明白“应募”之事是无法避免的,与其哭哭泣泣伤父母的心,还不如豁出去,还可死里求生。行前宽慰父母的一番话,表明李寄是很有孝心的。她不是消极地应募送死,而是冒险为民除害,以图死里求生。那些迷信而无能的地方长官只想用牺牲他人之女的办法缓解蛇患,他们的做法与李寄勇敢果断的行动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显示了李寄的精神境界和个性特点。 李寄斩蛇的过程是小说描写的重点。 李寄行前已想好对付蛇的办法,事先准备好剑、咋蛇犬及喂蛇的食物,说明她果断地去应募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胸有成竹的。 蛇出来,“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果然名不虚传。李寄在关键的时刻放犬,在犬咬蛇的时候,她从后面用利剑把蛇砍伤了几处。蛇痛急,便跃出洞口,“至庭而死”。斩蛇的每一个步骤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描写得真实可信。通过对斩蛇过程的具体描写,充分表现了李寄智勇双全、果断有为的性格特点。这与地方官府的昏庸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李寄的形象。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