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有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
释义

有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惘:蒙蔽。)

————《论语·为政》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士:古代指读书人。怀居:留恋安逸。)

————《论语·宪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奋勉。)

————《论语·公冶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专心实行。求学之道要多多地学习,细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白地辨析,专心地实行。)

————《礼记·中庸》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求之而后得,为人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荀子·儒效》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荀子·非十二子》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荀子·非十二子》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儒效》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箸:通“贮”,藏。形:表现。)

————《荀子·劝学》

欲知则问,欲能则学。

————《尸子·外道》

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讽诵:诵读。论议:分析讨论。业:业绩。)

————《曾子·立事》

听其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精:精髓。行:施行。)

————《文子·道德》

评析:书到用时方恨少,实践时才知学习知识的重要。

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学习不专一,所学到的知识就不深入。)

————《文子·道德》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夫谷未舂蒸曰粟,铜未铸铄曰积石,人未学问曰朦。

————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论衡》

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故多闻博识,无顽鄙之訾;深知道术,无浅暗之毁也。

————汉·王充《论衡》

博览多闻,学问习熟。

————汉·王充《论衡》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之;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汉·扬雄《法言·学行》

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聪:听觉灵敏。)

————汉·牟融《牟子》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

————汉·徐干《中论·治学》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愈:治好。)

————汉·刘向《说苑·建本》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百仞,众流成也;渊智洞达,累学之功也。(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仞:古代长度单位。渊智:深远的智慧。洞达:通达。)

————三国·唐滂《唐子》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不知厌倦,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志向。)

————晋·葛洪《抱朴子·崇敬》

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务早。(志一:专心致志。长:年岁大。神放:精神焕散。修学:研究学业。)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贯篇》

苦心不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

————北齐·刘昼《新论·专学》

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

有才无学,如巧臣无术,不能运斤;有学无才,如愚贾操金,不能屯货。

————唐·刘知几《史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学业。嬉:游戏,玩耍)

————唐·韩愈《进学解》

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有司:主管官府。行:品行。)

————唐·韩愈《进学解》

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抵牾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箧”、“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奚以为?”其斯之谓也。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人思虑,始皆溷浊,久自明快。

————宋·程颐 《二程集》

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古来圣贤,未有不重思者,思只是穷理二字。

————宋·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遗:留下。)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家世:世系。)

————宋·刘克庄《贫居自警之首》之三

学问贵细密,自修贵勇猛。

————宋·陆九渊

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可畏耳。

————宋·朱熹《读书法》

读书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读书法》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继:随后。尔:助词。)

————宋·朱熹《读书之要》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宋·朱熹 见《朱子全书》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象山语录下》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学者用功,须是渐进而不已,日计不足,岁计则有余,若一曝十寒,进锐退速,皆非学也。

————明·朱舜水《朱舜水集·题安积觉逐日功课自实簿》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明·朱舜水《答野节问》

学者贵好学,尤贵知学。

————明·吕坤《呻吟语·问学》

学者三般要紧:一要降伏私欲,二要调顺气质,三要跳脱习俗。(读书人有三样重要的事:一是要克制个人的欲望;二是要调理驯服个性中某些心理特征;三是要摆脱不好的风俗习惯。)

————明·吕坤《续小儿语》

学者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

————明·吕坤《呻吟语·问学》

多能者鲜精,多虑者鲜决。(鲜:少。)

————明·刘基《郁离子·一志》

椎鲁朴钝,非学者之患也;聪明绝异,学者之深患也。(椎鲁:质朴,诚实。朴钝:天资不聪明。)

————明·归有光《六言六蔽》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识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知识的完成。)

————明·王守仁《传习录》

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论诸理而尤贵达于事。

————明·王廷相《慎言·潜心》

圣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圣人。

————清·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齐家》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尚心著力为要。事无大小,均有一当然之理,邵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张乖崖亦云:“人当随事用智”。此为无所用心一辈人说法,果能日日用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累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邪!

————清·左宗棠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又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进露。

————清·郑燮《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刘开《问学》

增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我者还多。

————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学者当自树其帜。(帜:旗帜。)

————清·郑燮《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评析: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学习的结果只不过是个应声虫。

学问以识为本,有识则虚心,虚心则识进;无识则气骄,气骄则识益下。

————清·吴乔《围炉诗话》

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各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

————清·胡瑷《安定言行录》

求学譬如登楼,不经初级,而欲飞升绝顶,未有不中途受挫跌者。

————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

自古以来成大学问、大事业者都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

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积金不积书,守财一何鄙。

————刘岩《杂诗》

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毛泽东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要长期下苦功夫。主要不是进学校,而是靠自修。

————陈云

好问是好的。有全不知,无从思索起,从问着手;有思索之不得而后问;有思索出了头绪,不敢自以为是而问,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便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谢觉哉

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鲁迅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鲁迅

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

————蔡尚思《中国文化史要论》

治学问要有两性:一是记性,一是悟性。记性帮助学,悟性帮助思。只学不思,是“死读书”,学而能思,是活读书。

————郭绍虞 引自《学者论学》

天下书多读不完,最忌懒惰;天下景多画不尽,最怕乱涂。

————黄宾虹 引自《学人谈治学》

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有老师的指导不是经常的,没有老师的指导而依靠自己的努力倒是经常的;有书可查、而且能够查到所需要的东西不是经常的,需要自己加工或者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甚至创造出书本上所没有的方法和成果倒是比较经常的。

————华罗庚

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

学习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就要付出重补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就会使人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

————华罗庚《和青年谈学习》

治学如治兵,要有顽强的攻击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胜不骄,败不馁,循之以往,终有成功之一日。

————舒同

学习别人的东西,要善于“化”,不能墨守成规。不要把别人学像了,把自己丢了,要学到别人的“似”,不要丢掉自己的“真”。把自己的“真”丢掉了,留下的也就只有“似”了。

————曹禺《论创作》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

————邓拓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古罗马]大加图

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逐。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

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引自《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知识的源泉不会枯竭,不管人类在这方面取得多大成就,人们还是要不断地去探索、发掘和认识。

————[俄]冈察洛夫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不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俄]列夫·托尔斯泰

知识就是力量。

————[英]培根

当你处世行事时,求知可以促成才干。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得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英]培根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法]法布尔

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的和经常的怀疑。

————[法]阿波利奈尔

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细心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法]罗曼·罗兰

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

————[法]贝尔纳《科学研究的艺术》

问题不在于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法]卢梭《爱弥儿》

重复是学习之母。

————[德]狄慈根 见《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

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像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

————[意大利]康图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美]爱迪生

没有记忆便没有知识。

————[美]卡尔·贝克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