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曲品 |
释义 | 曲品戏曲论著。二卷。明吕天成撰。吕天成(1580—?),字勤之,号棘津、郁蓝生;一说名文,字天成。浙江余姚人。万历间诸生。其家藏戏曲剧本甚富。父吕姜山为汤显祖同年进士,也爱好戏曲。吕天成平生最服膺沈璟,与王骥德也为文字交。著作有《烟鬟阁传奇》十多种,杂剧八种,大多已佚,现存《齐东绝倒》一种。在创作思想上,吕天成经历了“文采一格律一双美”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曲律》称其“所著传奇,始工绮丽,才藻烨然;后最服膺词隐,改辙从之,稍流异质,然宫调、字句、平仄、兢兢毖慎,不少假借”,沈璟亦说他的作品“格律精严,才情秀爽”,在创作上实现了他自己提出的音律与才情“合之双美”的戏曲理论主张。 吕天成的《曲品》,是明代传奇作品的评论集。上卷专评作家,评判戏曲作家九十人,散曲作家二十五人。下卷专评作品,评论戏曲作品一百九十二种。凡是明代嘉靖以前的作家作品共分神、妙、能、具四品,称之为《旧传奇品》,隆庆、万历以来的作家作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称为《新传奇品》。这是他仿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画品》例,有意识地将“品”这种传统的文艺批评方式引入戏曲领域。 通观《曲品》全书的戏曲评论,可知吕天成的批评途径大致是以孙鑛的“南戏十要”为准绳,概言之,即从戏曲情节结构、搬演、音律、词采、脱套、关风化等几方面入手。如对于戏曲情节结构,吕天成强调“奇”、“佳”和“新”,对于戏曲内容,则推重“有关风化”,关于戏曲音律和词采的关系,吕天成提出“双美说”,即“守词隐先生之矩矱,而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同时,吕天成《曲品》还强调“搬演”,即戏曲的舞台性效果。《曲品》虽然是一部戏曲评论著作,但理论思想也较为丰富。突出的有如下几点:一、杂剧传奇比较论。吕天成认为:“杂剧北音,传奇南调,杂剧折惟四,唱止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则孰开传奇之门?非传奇则未畅杂剧之趣也。”所评颇为精到。二、对于沈汤的评价和理论总结。沈、汤之争是明中叶曲坛之盛事,体现了不同的戏曲创作理想和理论观点。吕天成认为:“不有光禄,词硎弗新,不有奉常,词髓孰抉?”充分肯定两者各自的功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之双美”的主张,这在戏曲史上有广泛影响。三、关于“本色”、“当行”的理论思想。吕天成认为,“当行兼论作法,本色专指填词”。曲词的本色在于“别有机神情趣”,当行则“自有关节局概”,即要处理好结构等技巧问题,并认为本色与当行是有联系的,“果属当行,则句调必多本色,果具本色,则境态必是当行矣。” 《曲品》还保存了大量的作家生平史料和剧目内容,从而为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文献资料。以“品”的形式来评论戏曲作家作品这种戏曲批评形式自吕天成始,自此以后,这种形式在戏曲批评史上日见其多,成为戏曲批评的一个重要形式。作为草创之作,《曲品》自不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如品评时分等级太多,将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列入一个品级等,均是不够科学的,对此,王骥德在其《曲律》一书中曾经提出过批评。 此书初稿完成于1602年,1610年应王骥德建议对旧稿加以更订,成现在常见的通行本《曲品》,1613年又有增补。增补本《曲品》1791年由杨志鸿过录,现藏清华大学图书馆,是目前唯一善本。明刻本均已佚。现还有暖红室刻本、《曲苑》本等,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